紧急避险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
某日深夜出租车司机孙某载3名外地人,他们要求孙某在一偏僻小路上停车。孙某下车为他们打开车门之时,3人对孙某实施抢劫。当孙某要把手机交给他们时,歹徒们以为孙某要报警,同时拔出尖刀欲行凶。孙某见状闪身跳进驾...
一、 紧急避险的概念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二、 紧急避险的条件 (一) 合法权面临现实危险 现实危...
判定为 紧急避险 ,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必须存在正在发生的并且威胁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利益的危险; 二是必须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三是避险行为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即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需...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 紧急避险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分洪是紧急避险的适例。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特点 紧急避险行为,在世界各国刑事立法中的称谓不尽相同,如紧急避难、紧急状态的行为、紧急的必要行为等等。 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
我们看看这2种行为构成要件: 一 正当防卫: 1、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这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不法侵害行为是指违反法律并具有社会 危害性的行为,既包括构成犯罪的严重不法行为,也包括尚未构成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
这些条件是: (一)避险意图 避险意图是紧急避险构成的主观条件,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因此,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保...
紧急避险损害该如何赔偿?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