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1949—1992),陕西清涧人。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小说集《人生》、《当代纪事》、《姐姐的爱情》、《路遥小说选》及三卷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等。路遥的创作多表现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的人生命运和性格历程,重视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并力图从生活体验中挖掘出深广的社会内涵。小说追求故事的生活化和地方情调,擅于揭示人物——尤其是少男少女们的内心扰动,从而动人地描绘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说以陕北一个小村庄中的三个户族——孙家(孙玉厚、孙玉亭、孙少安、孙少平、孙兰花、孙兰香)。田家(田福堂、田福军、田润叶、田润生、田晓霞)和金家(金俊山、金俊文、金俊武、金光亮、金光明、金二锤、金富)为中心,十分广阔地描写处于历史转折中的各种不同阶层、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有与改革大潮始终保持同一节拍的农民企业家,也有以“逛”为人生乐趣和靠偷窃“发家致富”的脱离土地的人们;有出卖劳力,以血汗换取生存的“揽工汉”,也有盘剥小工、违法乱纪的包工头;有呼唤改革,为社会变革推波助澜的区乡、地县干部,也有心灰意懒,甚至成为改革绊脚石的新官僚;有神迷煤炭事业,我不知道加气块产品 。在危急关头舍已救人的矿工,也有在矿山以“混饭”为目的的“协议工”;有风流倜傥的大学生,也有庸俗浮夸的年轻人;有传统的老作家,也有自称“第五代”的新诗人;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姑娘,也有移情别恋的少妇;有满足于丈夫怀抱的村姑,也有协助当家人理事的女能人……,并将人情心态的微观刻写与变革时代社会风貌的宏观展示结合在一起。作家还如实地反映了诸如城市与乡村、文明与落后、进取与守旧、当代意识与传统观念、无神论与封建迷信等的矛盾对立,创业故事。乡间宗族的冲突,围绕改革而展开的斗争,等等。一方面,着墨于城乡社会的芸芸众生,另一方面,又着力反映变化着的人情世态和掺和着社会政治内容的民风习俗,在如此广阔的描写中,凸现出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中国政治、经济大变革以及在变革中变得更加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世。 小说重笔刻划孙氏兄弟——孙少安、孙少平的艺术形象。孙少平是路遥笔下最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他从农村到城市,离开黄土地“闯荡世界”的经历,令人唏嘘,促人深思,他的自立意识也充满了时代的内容。他从最底层的“揽工汉”开始其极端艰苦的人生奋斗,并在痛苦的筋肉磨砺中形成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苦难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正是这种人生哲学的支撑,使他忍受剧烈的肌肤之痛,接受常人难于忍受的人生考验,甚至在地层深处,在矿井这一充满凶险的“黑暗世界”里,也不失“吃钢咬铁”的硬汉风度和不畏艰险的强者气质。云南加气块 。作为奋斗者,孙少平不同于高加林。高加林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一己的追求可以不惜手段和不顾一切,而孙少平则不。他脚踏实地,直面现实,不惧怕生活的挑战。因此,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孙少平一步步接近保尔?柯察金,而高加林则偏向了于连?索黑尔。 如果说,孙少平的人生历程是苦难中的寻求,那末,其胞兄孙少安则是苦难中的开拓。孙少安坎坷的人生道路,生活中的频频受挫,反映了“这一代”农民在“左”的路线桎梏下的不幸命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终于如鱼得水,成为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将内心的跳动演化成为改变庄稼人命运所进行的探索。不过,他的开拓仍然是在苦难中进行的。无论是在替中学拉砖中牛马般的劳作,还是在办砖厂中的失手,抑或是在他赞助的小学校舍落成庆典上爱妻的重病暴发,都使他痛苦、惊恐、寂寞乃到迷惘。孙少安在重负中的行进,反映了从田野走向厂房的农民企业家的曲折道路。 在《平凡的世界》中,以理解、信任、尊重为核心的普通农家的家庭关系和不为世俗观念所拘的男女青年的爱情被表现得如此令人耸然动容!双水村孙玉厚一家,无疑是我国西部农民家庭的缩影。作者选择这样一个很快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形势的农民家庭来反映我国农民向贫困走向富裕,在生活开始富裕之后依然保持和谐、美好的关系,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而贯空全书的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则是一种超越于身份、地位、学历、职务的铭心刻骨的爱。一个师专的大学生、省报的记者、地委书记的女儿却始终如一地爱着几乎一无所有的“揽工汉”和洗刷不净煤尘的矿工,“他们看起来是这样的格格不入。但是,他们拥抱在一起。”小说描写的这类没有一丝世俗气,带有强烈传奇色彩和理想色彩的爱情故事,还有金秀与少平、金波与“西藏女子”、田润生与郝红梅、孙兰香与吴仲平等,从中突出地反映了作者要为美好的人情、人性讴歌的创作职志。 路遥在他的长篇创作中追求史诗的风格——以史的线索,多方位、全景式地反映我国西部地区在大荡、大变革时期的社会风貌,描绘存在其间的众生世相,揭示城乡7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走向和未来命运。同时,在描写社会历史时绝不回避政治。恰恰相反,作者甚至不断地运用议论对此进行直接的发挥,从而形成了作品浓烈的政治氛围和居高临下地评判历史的特点。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十分重视人物的人生契机,并紧紧地抓住它展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人生图画,真实地勾画着小说的典型环境。他采用传统的叙述笔调和白描手法描绘众多人物的生活史、命运史,展示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讲究情节线索的清晰自然,故事发展的一波三折;他以质朴无华又富于色彩的语言抒写出一个个情景交融的意境。以上种种,表明作者对我国文学传统的执着追求,并证明着现实主义不衰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