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夫妻单车万里东北行005-----领略天下第一关 2007年5月5日 天气小雨转晴,气温21℃。 早上起来见天阴着,就有点担心,如果下雨,行程将大受影响! 早餐后还真的下起了小雨,在小雨中我们告别了秦皇岛,沿着海滨公路奔向今天第一站,数公里外的秦皇求仙入海处。 史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到此拜海求仙并驻跸于此而得名,他先后派两批方士携童男童女下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 在明宪宗成化13年,这里就立了“秦皇求仙入海处”石碑一座,以纪胜景。 入海处的大门是仿秦汉阙门形式,显得很古扑的样子,但大门上的一张告示,使我们大失所望: 根据一位晨练的大妈的提示,我们从旁边小路拐到海边: 小雨慢慢地停了,但天空还是灰蒙蒙的,我们继续顺着海滨公路东行,下一站是山海关长城入海处的“老龙头”。 海滨公路己经显老了,路况不是很理想,但如果不走海滨公路而走102国道又得绕行,于是静下心来,慢慢地向老龙头前进,好在路不很远,很快到了老龙头停车场。 观察停车场,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己成熟的景点。 这时老天也帮忙,晴了!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初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时,就选中了在老龙头这地方修筑长城。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辽总兵抗倭名将戚继光为防止蒙古骑兵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节从海边潜入,修起了一道入海23米的石城。 河北长城第一座敌台靖卤台: 守军烧饭用的大铁锅: 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的200多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览胜的绝佳去处。康熙、乾隆等五个皇帝都多次到过老龙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墨宝。今天,我等小百姓也可以关内、关外海边以老龙头为背景留下了纪念: 天开海岳”碑,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这四个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山海关时,澄海楼毁于一炬,仅存“天开海岳”碑,不久,这块石碑又被英国军队挖弹药库时推倒。1927年,张学良将军到老龙头浴场游泳,发现了这块石碑才命人将石碑重新树立起来。 长城不仅在此奇特地伸入大海,而且又是万里长城中惟一兼有关、山、海、色等诸多景观的绝佳之处。登上老龙头极目远眺,海天一色,使人胸襟大开! 上午9:32时,离开老龙头,去山海关城区。 山海关城区在老龙头以北,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我不知道开网店需要多少钱。徐达见这一带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次年十二月筑起了山海卫城。卫叫山海卫,关叫山海关,因它位于山海之间。山海关城是一座土筑砖包的雄伟关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长4千米,呈正方形。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有四门:东门面向关外,叫镇东门;西门对关内,叫迎恩门;南门面海,称望洋门;北门临北疆,称威远门。在四个城门中,气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镇东门,门上有箭楼,门外有瓮城,明代书法家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就高悬在箭楼檐下。远离战火硝烟的的山海关己没有我心目中的那种肃杀之气,也己没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的那种苍凉、锋芒,有的只是软绵绵的花团锦簇,涂脂抹粉的-----快要变成“陈圆圆”了。 我强烈期盼着在本次东北行中能够欣赏到祖国雄浑大气的北国风光,那种阳刚大气真使人响往!不过还好,后来我们在长白山见到了我们从未见到过的这么厚的积雪;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见到了我们从未见到过的这么辽阔的草原…… 城边有个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和山海关是联票,大院就在城墙边,也就顺道去浏览一下,到了大院内后竟然发现这个大院与明未清初的吴三桂有关----据说王家大院是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时的总兵府,陈圆圆曾在大院内小住过,更为这个大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王家大院都有是平房,几处小院子构成了整个建筑群。大院内展现的都是一些民俗性的东西,有婚俗厅,闺房,少爷房,书房等等: 去年秋天自驾新疆时曾登上过长城最古端的嘉峪关,本次东北行后有人曾问过我,长城东西二端的二个关城中喜欢哪能一个?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关无法与嘉峪关相比,因为山海关己不是一个饱经岁月的苍桑老人,她快要被装扮成“T”形台上的时装女郎了! 下图是去年嘉峪关的照片: 山海关一带,除了我们己游览过的老龙头、关城以外,还有五、六公里外的孟姜女庙。孟姜女庙在望夫石村北小丘陵上。据说该庙始建于宋以前,明代万历、崇祯年间、民国十七年曾三次重修。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孟姜女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面我们己经到过的山东淄博,那里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现在千百公里外的山海关外竟然又有孟姜女的庙,据说附近的海岛上还有她的坟? 过了孟姜庙后就是辽宁省界了,进入辽宁的第一个县是绥中县,是飞天英雄杨伟利的家乡,不过路况不好: 前面就是兴城县了。 我曾看过一则资料,说兴城县有一个古城,又称宁远古城,是五百年前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外城己无存,内城经历代维修,基本保持原貌。对比一下小本创业故事。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 (公元1428年),为宁远卫城,清代重修,改称宁远州城。宁远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和山四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宁远城呈正方形,城墙高8.8米,周长3200米,四城设门,城内正中有钟鼓楼一座鼓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基座平面为正方形,高如城墙,下砌通向四条大街的十字门洞,全部大青砖砌成,分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 明代,宁远古城为边防重地,明将袁崇焕驻兵于此,屡败清兵。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1月 ,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13万围攻宁远城,身负重伤而败退。天启七年5月清太祖统军再攻宁远城,再败城下。 1630年,崇祯中反间计,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军心涣散,明朝廷为了维持其统治地位,笼络军心,崇祯先后下旨为祖大寿、祖大乐建石坊以安抚祖氏兄弟效忠朝廷。 这里还是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三进山城》的拍摄地. 秦皇岛以东为国道205和102同线直到沈阳,但从地图上看,葫芦岛至沈阳最好走高速计 239公里,而国道太弯曲和绕行竟达344公里,我们选择了高速。 葫芦岛至沈阳 今天行车420公里; 卖路线115元; 加油18.21升计85元; 门票停车等270元。 退休夫妻单车万里东北行006---车轮碾过辽宁省 2007年5月6日 晴天 早上气温16℃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离开肇工南街的华天宾馆仅几分钟就遇上了婚车: 沈阳不少出租车后档玻璃上还有即时气象显示: 我们早餐的地方: 我们早餐的地方是和平大街与南三马路的十字路口,我将车停在路口对面的一座大楼旁,准备到对面的小吃店去,无意中发现墙上钉着一块牌了: 说来惭愧,当时不知道“兴农合作社”是什么机构,就随手拍下了。自驾结束回绍兴后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当年日本侵略者疯狂地掠夺东北农业资源的证据----原日本兴农合作社大楼旧址。 所谓兴农合作社,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借以推行“粮食出荷”的组织机构。日本占领东北期间,推行“粮食出荷”,强制农民将其所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按照日伪政府所规定的收购数量和最低的收购价格交售的政策。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粮食,伪满各级统治政权的大小官吏,以及“协和会”“兴农合作社”等组织一起出动。到1945年,农民要交的“出荷粮”竟占总产量的51%,这意味着农民一年收获的粮食在交完“出荷粮”后所剩无几。许多农民连口粮、种子都没有了。而在实行配给制的城市里,中国人每月只分给十几斤的豆饼或高粱米,还得半夜三更就去排队。“伪满”时期,只有日本人能够吃大米,中国人吃大米白面就是“经济犯”。 当年的日本鬼子,不仅仅杀中国人,还掠夺了多少中国的财富!!! 我见宽阔的人行道上停着不少汽车车,估计沈阳“政策宽松”,也将车停在沈州路的人行道上,步行着去沈阳故宫. 几年前我来过这里,今天是陪着妻子来的,算是旧地重游了: 上午10:20时,我们终于“闯出”沈阳市区。 离开沈阳去抚顺县。 今天的自驾路线见下图,目标是长白山天池,具体“悠”到哪里就那里: 我们这一代人当年都曾被雷锋精神影响过。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很快,我们找到了雷锋纪念馆,在抚顺县城的望花区: 抚顺街头的三轮车是这样的,倒着骑还特别长: 继续202国道到清原满族自治县: 二省交界: 进入吉林省仅15分钟,休息时发现右前胎亏气,决定换胎,轮胎螺丝真紧啊,好不容易“踢”松了,看来以后得备支加力杆。 在我“踢”胎过程中,妻子从数百米外的路边人家借来“加力杆”,虽然没用上,也很感谢他们! 又1 小时后,梅河口市到了,赶紧补胎: 补好胎后己17:43分,继续前进: 18:19时,到辉南县城,宿辉南宾馆。 今天行车297公里,路费50元,补胎5元,加油24.42升计133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