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 > 死刑辩护 >

注射死刑不是“毒”死的

时间:2013-08-22 01:33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2013年6月18日,震惊社会的河南官员李新功强奸幼女案结案,李新功被执行注射死刑。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注射,那肯定是“一剂剧毒”使人致死,其实并非如此。注射死

新闻背景

2013年2月2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湄公河“10.5”案四名罪犯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于3月1日下午在云南昆明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

2013年3月公映的杜琪峰新片《毒战》,大尺度地全程展现注射死刑的全部过程。在片中,古天乐饰演的毒枭被执行死刑,在行刑的手术台上,残忍的死亡过程被近距离全程直播。

 注射死刑用的不是“毒药”

之所以说注射死刑不是“毒”死的,是因为其注射的并非有毒药物,犯人并是不因为出现中毒迹象死亡,药剂配方是大剂量巴比妥+肌肉松弛剂+高浓度氯化钾(非氰化钾),其致死原理为血液中过量钾离子导致心肌先过度兴奋,后骤停。这样进入临床死亡时间短,通常在30秒到60秒之间,生理上无痛苦反应。 

但是,被称为“中国第一针”的第一例注射死刑确实是被毒死的,执行时间是在1997年3月28日,打下这第一针的昆明法医院院长汪军事后透露,耗时30秒,当时注射的药物是氰化钾,这是一种含有剧毒的化学品,该药物经口服或注射后,十秒左右即可致人猝死。

之后便产生了一些讨论,有些人认为把犯人“毒死”有违人道主义,过于残忍,同时氰化钾易挥发,执行人员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晕眩等,相关人员开始研究麻醉致死,要让犯人是“让犯人死得不痛苦和有尊严”。后经验反复试验和研究才推广如今的药物配方。

注射死刑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打“通道”

专业通道人员将针头扎入静脉血管,这与平常打吊针时进行的静脉注射完全相同。打“通道”的人即被称为“专业通道人员”,他们经专门培训上岗,基本保证万无一失。此步骤是整个执行中唯一采用人工操作的步骤。

第二步:注射药品

接下来是注射药品,分别为“1号药”和“2号药”,待执行号令一发,执行人员手按“注射键”,两种药水相继注入死刑犯体内。最后,由法医根据心跳、呼吸等来确认罪犯死亡,注射全程不超过两分钟。

注射的药物是巴比妥+肌肉松弛剂+高浓度氯化钾。

所谓“1号药”是指速效巴比妥类药物,可使人先处于镇静和深睡眠状态,之后肌肉松弛剂可以减轻痉挛和疼痛,也可以避免罪犯多余的动作形成干扰。

“2号药”则是高浓度的氯化钾,大量的钾离子出现在心脏自动节律细胞外液中,破坏了原有的电子平衡,导致的心脏停搏,最终导致罪犯死亡。 三次注射的都为医学常用药物。

第三步:死亡确认

由法医根据心跳、呼吸等来确认罪犯死亡。执行结束后,死者的尸体被移走。

注射死刑中你不知道的一些事

注射死刑还是枪决,谁说了算?

死刑犯是执行枪决还是注射死刑由法院决定的,犯人只能申请,决定权在法院。 注射针剂统一由最高法提供,执行死刑前所在高院派员到北京领取死刑执行命令的同时领取注射药剂,一份药剂约400元左右。  

注射死刑不能让脑意识瞬间消失

注射后,大脑的神经已经无法控制呼吸和心跳,但并未脑死亡。在这段时间里身体上的强烈不良反应还会通过还没有死亡的神经细胞传递给大脑,因此犯人在执行中究竟会有产生怎样的意识,都不得而知。

注射死刑器械

注射死刑器械

早期执行过程是在车里进行的

一般执行车从法院开出后直接开往火化场,在路上执行死刑,或者开到偏僻的郊外执行完再开往火化场。但有时会出现执行车开到火化场时犯人还未完全死亡,仍出现抽搐现象。后多在室内执行,经确认死亡后运往火葬场。

执行过程曾出现多次意外情况

中国的注射执行死刑也发生过意外,但并非美国电影中的“假死逃刑”。曾经执行人员过于紧张,浑身直冒虚汗,双手颤抖,无法进行人工注射。之后有关人员开始研发高速执行泵,1999年6月,中国第一台高速执行泵诞生,但在使用第二次时又出现了问题。1号药的残留部分与2号药一接触马上产生凝结,堵住了输液管,在执行泵继续推进2号药时,输液管发生爆裂。因而在使用执行泵出现问题时,延误了对犯人的处决 。

2007年,美国国内在对一名罪犯执行注射死刑时发生了意外。因为静脉难以找到,罪犯至少被针头扎过10次。同时由于药物作用,罪犯反胃呕吐,下颌颤抖并扭曲。在捆绑下,两次发生中等程度的抽搐。

专家观点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蔡顺斌 : 

注射死刑更能体现司法文明。因此,对糯康等4名被告人执行死刑也将采用注射方式。死刑执行后4名罪犯骨灰、遗书及遗物等的移交,也将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文明执法的法治诉求。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