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产权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产权律师 在线咨询 产权贴吧  
  行业新闻 - 著作权 - 创意产业 - 商标 - 软件 - 商业秘密 - 特许经营 - 新法速递 - 法律社区  
    郑州特邀知识产权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郑州专业知识产权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与会人员到我(2008-11-9)
· 关于调整我市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通知(2008-11-9)
· 国土局贯彻落实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2008-11-9)
· 我局召开2006年度工作总结表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浏览

成渝争抢富士康:IT巨头狂飙西进

中国产权法律网 2010-12-16   来源:   编辑:
 
 半年后,全球2/3的iPad,都将是成都制造。

  明后年,全球1/3的笔记本电脑,可能出自重庆。

  一场改写全球IT业版图的巨变,正在中国西南部发生。那个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正像一个四面看台的足球赛场,那颗在万众瞩目下滚动的球,是世界代工之王富士康,两个奋力拼抢的球员,是两个成长中的城市巨人——成都和重庆。

  角逐进入白热化,比分在不断改写。成都这边,富士康旗下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已于10月下旬投产,170万余平方米成都厂房将在明年全部建成, 50条iPad生产线,年产4200万台,超过深圳龙华厂区3000万台的产能。

  重庆那边。早在5月19日,富士康在重庆的产品外销基地已完工,重庆将在明后年形成年产1亿台笔记本电脑的规模,占据全球1/3产能。

  精彩激烈的赛事,引来全球“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呼应。英特尔、宏碁、戴尔、惠普、德州电器、联想、广达、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在富士康布局成都、重庆的牵动下,世界IT产业掀起前所未有的西进大潮。

  “成渝之争”所体现的,是中国内陆巨大的资源动员能力,这一点包括台湾在内的周边经济体均望尘莫及。”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陈添枝评价说。

  而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更断言,我国沿海持续20多年的加工贸易模式,将因IT产业开放格局而全面改写。

  争抢富士康的“成渝速度”

  成都、重庆两地双雄竞逐,成为诱发此次IT业西进的契机。

  今年初,富士康身陷“十连跳”风波。受工资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富士康于9月份出现订单违约危机,母公司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鸿海未来10数年营业额成长幅度,将由年均30%降为15%。

  郭台铭受困之际,成都、重庆竞相出手,力邀富士康西进。

  5月26日,四川省政府与鸿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成立。厂房动工是7月25日,郭台铭提出的条件很苛刻:要求3个月内建成几十万平方米的厂房,半年内厂房达到170万余平方米;厂房要建在综合保税区内;项目开工,2万名工人就要到位;项目用地4平方公里,另需10余平方公里做生活配套。

  结果,成都展示的竞争力让郭台铭大吃一惊:签约4个月后,9月30日,16万平方米厂房建成,2万名工人已到位;9月25日, iPad生产线安装,10月18日即调试完毕并进行了出口通关测试,第一批苹果iPad运往美国,预计圣诞前,可启动近一半生产线。

  重庆在效率上也毫不示弱。富士康在重庆的外销基地,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完成了签约、立项和奠基。

  成渝速度救了郭台铭的场,使得富士康的处境在短短两个月内得到扭转,其最大代工品牌苹果iPad平板电脑产量,由每月100多万台提升至四季度的300万台,发货时间由36个小时缩短至24小时,今年圣诞供货这一关已基本度过。

  一盘越下越精彩的棋

  “救场”之战,只是一场厚积薄发的“总决赛”。事实上,成渝两地争夺富士康这盘棋,早在数年前就已落子。

  2007年底,刘奇葆转任四川省委书记,其时重庆与成都同时获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刘奇葆意识到,缺乏产业带动的城乡统筹,容易导致城市化外延的破碎式发展和农民的聚居返贫。为此,他上任后的首务,便是把富士康招进成都,以形成对全省的产业辐射。

  在刘奇葆邀请下,郭台铭2008年5月访问四川。随后,鸿海代表来蓉洽谈投资。约见洽谈的时间是5月12日下午两点半。双方正在休息室等待,忽然间山摇地动,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暂时打断了富士康落户的步伐。

  趁四川忙于灾后重建的关口,重庆后来居上,用另一张牌把郭台铭拉了过来。

  当时,黄奇帆做了个估测:未来两年,全球笔记本电脑消费将新增1.6亿台。重庆的目标是吸引其中的8000万台产能落户。

  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确保IT整机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诚如是,则对整机厂商而言,上游进项物流将接近零成本,整体物流成本可望与沿海打平,加上西部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重庆的竞争力就能发挥出来。

  靠着“整机+零部件”这张牌,黄奇帆稳步出拳。先是在2008年12月,把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厂商惠普拉到重庆落户。重庆对惠普承诺,如果在三年内,零部件生产无法实现80%本地化,由此产生的一切物流成本,重庆政府全额补贴。

  虽如此,惠普仍持谨慎态度,笔记本电脑整机产量号称4000万台,实际上首批下线仅400万台。这种情形下,说服“代工之王”富士康跟进,就成为产业配套的关键。

  2009年2月9日,黄奇帆亲往台湾,向郭台铭施展纵横之术。黄称,惠普在重庆有4000万台订单,如果富士康过来,可以既做零部件,也做整机。

  作为世界最大的IT零部件厂商,富士康每年可做5000万台整机的零部件。但此时笔记本电脑整机市场,已由广达、英业达等台湾整机厂商瓜分完毕,鸿海不得其门而入。对郭而言,黄奇帆的到来,恰如一场及时雨。

  于是,2009年8月4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在重庆签约,惠普正式下单4000万台整机。

  广达电脑整机订单,40%来自惠普,富士康承接惠普2000万台整机订单,带来的战略冲击,让整机厂商坐不住了。去年底今年初,英业达、广达先后和重庆签约,建造千万台产能笔记本电脑工厂。

  “上千亿的大项目,从签约到开工,都只用了一两个月。”黄奇帆高兴地说。在重庆,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三家打破了持续十多年的分工格局,都既做整机又做零部件,重庆政府则居中协调。

  黄奇帆透露,重庆政府跟三家达成特别条款:英业达把重庆作为其全球第二个基地,广达把重庆作为其第三基地。重庆80%零部件本地化的时间表,也由三年之内提前到两年之内。

  重庆的斩获,对四川触动不小。从2009年6月开始,成都全力提速与富士康的谈判进程。当年10月,郭台铭与成都签订10亿美元大单,拟投资LED液晶电视、液晶模组、LED背光模组等面板生产线,和重庆基地形成上下游配套。

  “那次签约,终端产品只有电视机,这远远不够,而且电视机也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郑莉说,因此领导下决心,必须拿下富士康的王牌产品,就是最火的iPad、Iphone。

  彼时,成都的区域政策优势逊色于重庆。2008年上半年,成渝同时向国务院递交方案。是年底,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率先获批。而成都只获批一个保税物流中心;今年2月,10.3平方公里的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再次获批,两地政策距离进一步拉大。

  成都急了,加快追赶。重庆的西永综保区从申报到获批历时半年;而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从申报到今年10月18日获批,三个月搞定。

  在给富士康土地时,成都出手更大方,在原来2.6平方公里基础上,专门把富士康南片区并进来,整合为4.68平方公里。

  重庆同时引进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三个“冤家”,局面固然壮观,但也恰好给了成都游说的空间。知情人士透露,有四川领导对郭台铭说,重庆太挤了,你们过来吧。

  为了满足IT业订单出口所要求的快速供货,成渝两地各出奇招,打起一场缩短物流时长的比拼战。

  成都这边,2009年底开通了直飞欧洲的全货机航线,采用载重量110吨的波音B747全货机执行,一周3班,并可根据项目的需求增加航班次数。这很符合苹果轻便手机的需求。

  成都到兰州铁路修成后,成都与欧亚大路桥接通,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只需17天。而现在从上海走海运到阿姆斯特丹,需要23天。

  重庆不甘雌伏。5月19日,铁道部确保渝深快速集装箱“五定”班列开通,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至深圳盐田港站的运输时间,由原来的106个小时缩减到53个小时,比长三角至欧洲的海运时间还短数小时,形成了电脑整机物流优势。

  鸿海10月19日公告的赴大陆投资案显示,在争夺富士康中,成都似乎暂时领先半个身位:成都鸿富锦平板计算机厂产能扩充四倍,加码投资达8000万美元,主要针对第二代iPad;而重庆部分新设富骏厂,专攻路由器、交换机等,只加码1500万美元。

  知识产权驱动

  以富士康为基点,成渝之争,正在刷新全球IT业格局。今年下半年,成都先后引入全球第二大笔记本代工厂仁宝,以及世界最大电路基板制造商华科等;重庆先后引入全球最大笔记本电池生产商新普、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厂商宏碁,加上400家零部件配套厂商汇集,两地“整机+配套”IT产业链条成型,将迫近2万亿产值。

  “我们注意到,富士康这次西进,带来的是最好技术,最核心专利。”日前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知识产权与城市发展市长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说,所以,成渝成功导入IT业,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驱动。

  在台湾,鸿海已被看作“技术之王”,目前拥有专利1万多项。一直以来,鸿海集中大陆生产的主要是连接器板块,属劳动密集范畴,这部分专利比例一度占集团的94%,2009年底已下降到24%。相反,新兴行业如精密光学、无线通信、LED、平面显示、纳米技术等则大幅抬升。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台湾由于不能单独与东亚各国签订自贸协定,处在“围三阙一”的不利大势之中。当局考虑到的唯一自保手段,就是维持技术连结,以守住其在东亚生产网络的重要地位。

  相较于制造技术,发展进阶的制程技术不受关税差异化或其它租税差别待遇影响,因此,台湾当局一直宣扬“研发在台湾、制造在大陆”,试图重新建构类似1960年代直接出口美日欧盟的架构,鸿海的本土技术,成了其“科技台湾”的王牌。

  然而,脱离中国大陆制造基地,另外开辟对美日欧盟直接出口通道,即便强大如鸿海,在今日也已力不从心。因此,郭台铭虽频频呼应协助台湾科技转型,但多数至今依然是纸上工程。

  这一切,和富士康在成渝IT圈的大手笔加码投资形成鲜明对比,舆论认为,这得益于大陆方面对郭台铭呼吁知识产权保护的良性回应。今年4月,台湾地区领导人萧万长透露,经过双方努力,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特别把保护智慧财产权纳入。

  此前,早在ECFA研讨阶段,郭台铭就一再呼吁知识产权是台湾最重要的财产,两岸电子业如能双边合作,可谓双赢;如维持现状,则是双输。

  在此背景下,“郭台铭西进和成渝IT圈的速成,可视作风向标。”陈添枝认为,长期以来,台湾只将自己定位为美日与大陆科技链接的“中间商”,如今这种架构,因富士康而面临改写。

 
上一条: ·陈德铭称中国未限制稀土出口 冀美扩大对华高科技出口
下一条: ·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领导组会议召开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