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产权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产权律师 在线咨询 产权贴吧  
  行业新闻 - 著作权 - 创意产业 - 商标 - 软件 - 商业秘密 - 特许经营 - 新法速递 - 法律社区  
    郑州特邀知识产权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郑州专业知识产权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与会人员到我(2008-11-9)
· 关于调整我市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通知(2008-11-9)
· 国土局贯彻落实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2008-11-9)
· 我局召开2006年度工作总结表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浏览

龚方雄:十年 中国超越美国

中国产权法律网 2010-12-22   来源:   编辑:
 
 十年,中国超越美国

  文|龚方雄 出处|《英才》杂志2010年12月刊

  放眼全球,在资本市场存在的100多年时间里,虽然其中危机不断,但是其预测未来的结果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甚至可以给出这样的断言: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负责预测未来经济的状况。

  终于,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于是,很多人开始探讨“中国何时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作为一名来自市场的经济学家,我觉得,从资本市场的角度预测,这种取代是可能的,甚至在未来的10年就有实现的可能。

  在已经过去的10年中,中国经济总量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了5万亿美元。乐观估计,未来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会从现在5万亿美元达到20万亿美元。而美国现在的经济规模是14万亿美元,假设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10年后美国的经济总量会达到18万亿美元。20万亿与18万亿的对比结果是:10年后,中国经济在总量上会超过美国。

  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到总量第一,中国必须解决几个未来10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首先,中国必须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创新,要拥有自有技术和品牌。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但再看看中国有多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除了华为、中兴一些代表性企业外,在全球市场中,中国很少能在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又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中领先,制造业更是远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在上世纪60-80年代,日本经历了产品全球化的蜕变。他们迈过了一个重要的坎,既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又打造了在全球被认可的品牌。日本的实践证明,品牌和技术是创造价值的关键,中国产业要从低端向高端演进,这是必须要面对的重大前提。

  其次,资源不足将会是未来10年中国高速发展的巨大阻碍。中国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如何获取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资源支撑,这是一个大问题。

  还有一个富有哲学性的问题是:中国在软实力、在管理上如何突破?众所周知,提升经济不是简单做好一个产业就可以的。最近虽然西方国家说资本市场低迷、经济低迷,但全球企业的并购活动却非常活跃,甚至在6-8月突破了历史交易纪录。这表明很多企业是在利用目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和相对便宜的资金,整合资源、整合产业。

  这种整合涉及两方面:一是全球化整合,一是在同产业链进行上下游的整合。两种整合的成功都严重依靠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恰恰是这一点,在中国企业忙于从外销转为内需、在专注本土市场的同时可能被忽略了。

  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状态,仍然是本土需求和全球化进程的一种延续。因此,在关注内需、关注向本土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企业千万不要忽略了全球的市场和本产业链的整合、全球市场的整合。

  品牌技术、资源、管理水平,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瓶颈,是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继续成功扩张的关键。其实,在这些隐忧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隐忧——在强调内需的重要性之后,我们的企业全面调整战略,却放弃了全球市场。

 
上一条: ·“十一五” 通江县科技工作实现“四个完善四个转变”
下一条: ·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例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