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产权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产权律师 在线咨询 产权贴吧  
  行业新闻 - 著作权 - 创意产业 - 商标 - 软件 - 商业秘密 - 特许经营 - 新法速递 - 法律社区  
    郑州特邀知识产权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郑州专业知识产权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与会人员到我(2008-11-9)
· 关于调整我市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通知(2008-11-9)
· 国土局贯彻落实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2008-11-9)
· 我局召开2006年度工作总结表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浏览

央视新闻1+1报道唐骏造假门:让打假不再是打架

中国产权法律网 2010-7-9   来源:   编辑:
 
 导语:日前方舟子指称唐骏学历作假一事,引发各界热议,就此央视新闻1+1栏目7月8日做了《让打假不再是打架!》的报道,以下为报道实录:

  今天新闻1+1关注的事情非常的热闹,可以说是打起来了。这个打呢既是打假的打也是打架的打,为真相而打为立场而打味道的判断而打。现在事情的进展还是纷纷扰扰,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当着一片热闹过后能留下一点什么?

  主持人(李小萌):

  今天《新闻1+1》关注的事情正在非常地热闹,可以说是打起来了,这个打假的打,也是打架的打架,为真相而打,为立场而打,为道德判断而打。现在事情的进展还是纷纷扰扰,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当这一片热闹过后,能否留下一点什么。

  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多家公司的高管,一个国内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读书杂志前主编。他们都是国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可以称为是青年人的偶像。今天他们也都遇到了同样的困扰,诚信。

  唐骏,涉嫌造假,正在被著名的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穷追猛打。

  汪晖,国内63名教授和学者联合签署公开信,要求有关部门对他的学术剽窃事件进行调查。今天两个不同领域的佼佼者,因为同样的问题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

  7月7日新闻

  国内63名教授和学者,联名签署的一封就汪晖涉嫌剽窃问题给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的公开信。他们在信中,汪晖涉嫌剽窃事件又媒体报道出来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他们希望有关机构,能够本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本着对汪晖负责的态度,澄清事实,结束莫衷一是的状态。

  7月6日新闻

  最近,曾经创办中文网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连续在他的微博上发文,连续第举证质疑素有“打工皇帝”之称的新华都集团唐骏,在他所写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当中所说的论文、学历,以及数项发明专利,还有他海外创业经历,都涉嫌造假。一时间之间,关于唐骏是否造假这样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唐骏是否获得国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方舟子举证,加州理工学院校友名录中没有唐骏的名字,唐骏回应,他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从来没有说过他在加州理工大学拿过博士。方舟子随后贴出照片,证明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自称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唐骏再次回应,这段话只出现在书的电子版,他只承认纸质书。

  紧接着,由记者和网友提供了纸质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2008年12月第一版,上年白纸黑字,我最后还是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博士学位。同时方舟子还指证,唐骏在美国真正就读博士学位的私立大学西太平洋大学,是个没有获得认证,买卖文凭的文凭工厂。

  除了学历,方舟子还举证,唐骏声称的他在美国获得了卡拉OK打分机和大头照片帖的专利也有假,这两个专利的所有者其实另有其人。此外,方舟子还说,唐骏创办过的三家公司,在美国加州公司注册的数据库中也不存在。

  真相到底怎样?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公众人物,唐骏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而另一边清华大学教授汪晖的学术造假事件也在不断地升级。而导火索则是他20多年前,博士论文《反抗绝望》。举报者认为,这种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抄袭对象至少包括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等五部中外专著,举报者甚至还梳理出了他的抄袭手法,搅拌式、组装式、掩耳盗铃式、老老实实式,而之所以导致事件不断升级,一个是汪晖本人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另一个则是在举报者公开举报四个多的时间里,汪晖没有做出回应。

  和汪晖的沉默不同,面对造假的质疑,唐骏选择的是主动应对,高调回击。就在昨天,唐骏接受了记者采访,对方舟子所指出的种种造假行为进行了辩护。

  唐俊(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录音):

  在他没有了解真实情况之下所有的指责,绝对是不能接受的。

  唐骏、汪晖,真相需要各方拿出证据,唐骏表示,他要寻求司法解决,而汪晖对于几十位学者的公开信,则是还没有回应。倒是在事件之外,我们又看到了另外耐人寻味的一幕。对于唐俊所就读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网上又开始暴露,国内各行各业的近百位精英,好像都是唐骏西太平洋大学的校友,或许某个人被发现造假,并不那么重要,公众更关心的是正个社会在面对造假之风时的态度。

  英雄应不应该问一下出处,英雄有没有在公众面前说谎,英雄在被发现说谎后,到底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样的争论也许比唐骏、汪晖的涉嫌造假本身更值得我们思索。

  主持人:

  看唐骏谈到节目,还是演讲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有人格的魅力所在的,但是因为这个所谓假文凭的出现,在看的时候似乎味道也不一样了。

  白岩松(评论员):

  这可能其实反而是一种问题,我觉得优秀依然是优秀,造假依然是造假,他俩不能搅拌在一起的时候,就是说,当出现了造假的时候,优秀就全部消失了,或者当没有全部造假的时候,优秀就是百分之百的。我觉得这件事情给我们的这种启示,在现在为止,我们不能立即拿出最终结论来,因为毕竟还没有最后的结论出来。我们也不能站在一个所谓最终结论的立场上去说一道二,因此只能说还是在行进过程中去说,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有一个相似之处,都是很多很多年前出现的事情。都是他们在成功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出发时候的一个主要的基石。因此我觉得应该择开,我们似乎太喜欢非黑即白了。

  主持人:

  对于特别是唐骏来讲,不同的人的观点针锋相对,有人觉得可以宽容他,因为他是靠实力,不是靠学历,有人说,作为公众人物,如果你的诚信上出现任何瑕疵的话,就应该永世不得翻身。

  白岩松:

  我觉得一事是一事,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不管是之前在盛大,或者在微软,一直到新华都,他的工作业绩,我想不是那一张文凭是真是假所给予他的,那张文凭只是最初给他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或者说一个机会,后来他似乎是半推半就,也没有特别明确地去强调这个学历有多重要,因为他也很清楚所谓的这个学校也不是那么知名,即使说出来,给我们的冲击力也不足够强。因此他后面是不是优秀的,是由一个又一个雇佣他的公司来决定的,你相信那些老板会一下子花一个多亿或者几个亿来去聘请唐骏,是因为很久之前的那张文凭吗?不会。

  汪晖在学术界里,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认真的一个学者,包括做多年读书这样的一个主导人了,但是作为博士论文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我认为一事是一事,优秀归优秀的,咱们今天说的不是优秀的问题,而是说这个事是真的是假的,这个文凭是真的是假的,我们一定要当下把这个做清楚了,在做清楚的同时,不希望上升到一种人格或者道理的侮辱和打击的过程当中。

  主持人:

  现在人们似乎很讲究所谓的危机公关,但两位,一个是正面的迎击,一个是躲避锋芒,但似乎都没有成功的危机公关。

  白岩松:

  因为我觉得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答案才可以让你危或者机。而且我也不觉得,当你有了最后答案的时候要么一棍子打死,要么彻底没事情了,不应该是这样。我觉得两人的不同做法,跟不同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唐骏是长时间以来,几乎有媒体给他打电话差不多媒体都会接受采访,所以这几年随时你在各种杂志报纸上都能看到唐骏。更何况,他不是个人的问题,他现在背后有着新华都公司,有个人形象的问题,他必须要去做。

  而汪晖更个人,他尤其离开了读书之后,虽然在清华大学,但是更偏向个人之学者。因此不管是痛苦,还是无所谓,都是个人的问题,因此他做出不回应,只涉及到个人他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主持人:

  现在网络舆论非常有意思,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都解读的是不一样的角度,比如说对于打架人方舟子来讲,他就借此炒作。

  白岩松:

  我们似乎有一种道德洁癖,平常的时候,我们道德一点都不洁,当遇到打架,或者这样的冲突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有道德洁癖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往往希望打假的人也是百分之百的雷锋,其实雷锋在今天也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个雷锋。

  在情感上也许有很多人对方舟的这种举动,或者动机,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包括质疑,包括不满意,但是我只能说,从理智上我们应该坚决支持方舟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很多的啄木鸟,啄木鸟不排除它在捉虫子的时候,它在寻找自己的食物,但是实际的后果是,害虫被除掉了,社会这个大树变得更健康了,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有这样的啄木鸟的话,该多好。就像我们很多年前,也曾经质疑过王海多次,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现在依然不喜欢王海,但是理智地说,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王海吗?

  主持人:

  这样的一件事情,不是空前,也不会绝后,而减少它发生的可能性究竟在哪儿?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为对汪晖教授负责,澄清这一争议,结束莫衷一是的状态,走向良性循环,我们支持熊(丙奇)、林(毓生)二位的建议,联盟要求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迅速答复,履行职责。我们也同意易中天的主张,在组成调查委员会时,应邀请贵院、贵校之外的学者,乃至海外学者参加,公示委员会名单和调查结果。我们同时要求,调查结论以及各委员投票意向最终能公布,以示公开、公正,接受公众监督。

  昨天,国内63名学者、教授联名发出公开信,而对象则是中国一流的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顶尖大学之一清华大学。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如果汪晖没剽窃,应该还他一个清白,出去汪晖剽窃了,那么应该权威机构来研究,来认定惩处,给个最终的了断。

  观察这密密麻麻的63个书名,汪丁丁、顾海兵、郑也夫等,国内外众多著名学者的名字都在里面,而他们所处的单位更是涉及哲学、历史、宗教、中文、法文等多个学术领域。显然,这些学者们的用意并不仅仅是为了要搞清楚一个汪晖是否抄袭的个人问题。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郑也夫:

  我认为参加签名了,将这件事推到一种制度化的一个机构来妥协处理,我认为相比之下都是后一件事更为要紧,前一件事我认为,他的作品究竟是不是涉嫌剽窃,我认为都没有那个要紧。

  熊卫民,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副研究员。

  熊卫民(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副研究员):

  我跟他素不相识,无怨无仇,我要反对他个人感什么,要具体采取行动,哪一些违规的,谁违规谁就会被抓起来,谁就会被处罚,只有经常违规的人,包括位高权重的违规者,他们也会受到处罚。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警示别人不敢再违规了。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也不是一个要整什么人的问题,其实对他是保护,对整个学术也是保护,这应该有一个制度建设,应该从制度上把它弄清楚。

  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

  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

  汪晖本人也好,或者是李辉本人也好,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人提出怀疑,就应该有所作,直到今天为止,北大、清华、人大,都没有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干什么的?就是在规范各种权力之间关系。比如说像出现这样的问题之后,应该启动什么样的程序,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规则。宏观上来讲,中国的学术质量问题已经到了比较危机的程度,所以这就促使我们任何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学者,他应该借助于这样一起事件,来推动学术质量的提高。

  杨伦(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着急毕业,然后抄袭了这篇文章,因为我们这种小博士生,想发文章其实很困难,所以没有办法,想借用老师的学术影响力吧。

  陈永江(西安交大原教授)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传道、授业、解惑,你传的什么道,你授的什么业,你怎么能解惑,你这样带下去的话,学生还不都成了三只手。

  面对国内愈演愈烈的造假风,而且波及到了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国内几十所知名高校,几十个学者的公开信再次大声疾呼,看着大学教授抄袭,大学生、中学生考试作弊的歪风,看着一个知名作家,已经被法院判定抄袭,却连一个道歉都不说的残酷现实,如果再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国家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顾海兵:

  他回不回复,我觉得是他的权力,但是我们这样的建议,是我们的权力,有些事情的推动,也可能第一次我们推动没有结果,没有结果不代表不成功,它可能为下一次又奠定了基础。

  郑也夫:

  希望社会能给这些学术单位一些监督和一些良性的压力,以期待学术单位在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够从现在开始,就建立一种制度性的安排。

  眼下,汪晖和唐骏,两位各自领域的翘楚,正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一如当年的各种“造假门”一样,只是这一次,公众更期待事情的演进不再是是不了了之,或者是以一个人的倒掉来结束。大家的希望是,能寻找到一种制度的安排,还社会一个清白。

  主持人:

  我们真的陷在了一片声音的海洋当中,有对人格的质疑,有对学术观点的攻击,甚至有更深层次的反思。岩松,在这一片争吵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白岩松:

  我觉得这对于汪晖也好,对于唐骏也好是个人的危,却是社会的机。对个人来说,似乎很危险,但是对社会来说需要这样的公共事件,因为这样的大人物,这样的大的公共事件,会促使每一个人去想。比如我都会去想,幸亏我只读到本科,可能很多人也会去想,我一生必须洁身自好,出来混得总要还,哪怕是很多年前的事情。

  另一个我觉得要思考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还没有最后的结局,但是所有的参与者不管是站在哪一方,千万不要试图用第二个错误去掩盖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才是更大的,真正的错误,因为第一个错误有年少的问题,还有社会环境的问题,当初是社会需要这种不看能力,看文凭,所以人家四处去整文凭去,然后这个剽窃也没有那样的一种打假的环境,既有他个人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但是好了,我们再重复一下这句话,千万不要用第二个错误去掩盖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才是最大的错误。

  当初克林顿性丑闻,独立法官斯坦尔弹劾他,不是因为性丑闻。在美国的宪法当中,从没有任何一个条款说,美国的总统不可以有性丑闻,但是宪法中明确地写着,美国总统必须说实话,不能够说假话,但是他不承认他有性丑闻,后来被抓出来了,这个成为弹劾他正确的依据,居然不是性丑闻本身。所以我想这件事情适合在打架过程中,任何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打架过程中每一方的人都该记住的一个道理。

  主持人:

  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在建议唐骏,坦诚地面对这件事?

  白岩松:

  这件事情没有最后的结论,那么,我刚才用的词很严谨。我说不管参与的每一方都该记住这个道理,包括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也有可能是某件事情的这一方,比如说作为一个主持人,你口误了,你不能又编出了一个瞎话去掩饰那的口误,这个时候是道德问题,前一个问题是技术问题。

  主持人:

  实诚一点。

  白岩松:

  对。

  主持人:

  你刚才说,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机会的机出现了,怎么好好的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

  白岩松:

  我觉得,这个标题挺有意思的,别让打假成为打架,现在大家模糊一团了,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归优秀,假的问题归假,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认为汪晖这个人彻底不行了,唐骏彻底不够优秀,我们好像平常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种逻辑,不是黑就白,不是好就是坏,不是对就是错,可是生活真相就是恰恰在这个中间的地方是最多的。

  我举一个例子,欧洲有的非常著名的导演叫波兰斯基,很多年前,他在美国性侵犯一个少女,后来连少女都原谅他了,但是美国法律不原谅他,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把他给引渡,可在引渡的同时,美国的电影界又授予他优秀的导演,给予他巨高的奖励,当然他敢去美国领奖。这件事情就让人有一个重大的思考,就是说,哪件事情归哪件事情,不能把它模糊一片,否则的话,就容易出现打架,因为他面临到了,我要沉入海底,一旦我这个假文凭的这个东西真的是假的,我这个学术论文造假了,剽窃了,我可能整个人生都会沉入海底,这个时候就会把它搅和成打架。

  主持人:

  这需要一个非常理智的社会共识的一种形成。

  白岩松:

  对。

  主持人:

  你说在这个学术圈,其实要说打击学术造假,应该是由制度来保证的,比如唐骏这样的情况,他个人拿着简历去公司求职,也很难。

  白岩松:

  是,但是现在的这种社会已经给他的可能性正在减少,因为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之后,因为搜索引擎,各方面,一下子拆掉了那堵墙,我觉得我们现在越来越难了,但是反过来好像我们一直没有去提醒一下打假者,其实打假者的时候,你比如说方舟子,我们应该跟他道声辛苦,像啄木鸟一样。但是可能跟方舟子兄也应该说上两句,什么呢?打假就是一个真还是假,而不是道德跟人格的升级,因为在言谈举止里,如果流露出的恨,和对人格道德的侮辱的话,他很容易把打假变成打架,所以我想,作为已经在这个领域如此有成就的方舟子兄,今后要继续走这条道路的时候,恐怕是值得思考这件事情的。

  主持人:

  所以摆出事实来就可以了,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白岩松:

  尤其有一些事情的时候,他跟一个人的整体道德并不直接划全部百分之百的等号,我刚才已经说了,年少,或者是环境,或者其它的半推半就等等一些因素,但你上来就给他质疑,就你整个人格的崩塌,言谈举止有很多带有侮辱性的,比如说“野鸡大学”这样的称谓,我觉得在打假过程中,它是不合适的。

  主持人:

  如果因为一个这样的事情,把一个人全面打倒的话,那么我们这些年的一个社会文明的进程似乎也要打折扣。

  白岩松:

  没错,我们期待一个又一个“方舟子们”,将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打假,社会也能够有一种非常清晰的,什么归什么的这样的一条路,这样的一条路很漫长。所以说,感谢正在危险中的唐骏跟汪晖,当然我要加一个引号了,更要“感谢”方舟子。

 
上一条: ·爱帮网指责宋中杰等离职员工违反竞业协议
下一条: ·警方称赌博网站已与搜索引擎等形成利益链关系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