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为切实做好“两会”期间的维稳工作,沛县检察院监所检察科把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抓早抓实。日前,沛县检察院联合县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社区矫正专项大检查,对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并密切跟踪问效,严格防范了脱管、漏管现象发生,积极制定五项措施确保 “两会”期间的社会稳定。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此次排查活动是维护当前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求参加排查的成员单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密组织,密切协作,确保摸底排查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加强协调,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在排查过程中,要充分动员辖区民警、村(居)相关人员、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刑释解矫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的亲友、邻居等提供情况,通过上门走访、个别教育、核查核对、矫正动态分析、委托管理等制度,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并注意避免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以及群众的误解和抵触。
三是全面掌握动态,开展人文关怀,增强矫正实效。2月11日至28日,该院先后多次会同各镇司法所开展排查,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家庭困难等信息。对于生活确有特殊困难的矫正对象,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并与人劳社保、民政等部门联系,适当给予救济,使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情,切实增强矫正改造工作实效。
四是加强重点对象监管,提高防范措施。在与各镇司法所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分类管理,把脱漏管、有重新犯罪倾向、平时表现差、有违规现象的矫正人员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逐个进行家访,重点教育,做到零上访。
五是加强思想教育,消除隐患。利用矫正对象定期到司法所报到以及不定期家访的有利契机,配合矫正人员共同加强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督促司法部门建立完善社区服刑人员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应对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切实保障 “两会”期间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