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23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 “我已接到举报,个别干警的家属参与娱乐场所的投资!举报一旦查证属实,这个干警敢说没有从中获利?”昨日上午,漯河市政法系统2010年承诺为民办理实事新闻发布会暨政法队伍建设年活动动员会召开,漯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新芳语惊四座。
会上,该市公、检、法、司“四长”分别对本部门2009年承诺为民办实事情况进行了回顾,对2010年为民办理的实事内容进行了公开承诺,一些在全省甚至全国领先的亮点、新举措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我们重点抓好八件实事。”漯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风山承诺道。这些实事包括:加大打防刑事犯罪力度,强力推进打黑除恶;提高身份证制作发放和户口变更事项办理效率;简化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程序;简化公民出入境证件办证程序,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可预约办理;实时发布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开通咨询电话;实行立案回告制度,当事人凭回执单可随时查询案件进展;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实行首问制和负责制等。
漯河市检察院检察长赵顺宗承诺“今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包括:为特困申诉人提供工作餐制度;设立“假日接待室”;推行检察业务说理制度;深化未成年人案件专门办理机制等。同时要创新人民监督员监督机制,试行人民监督员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全程监督。
因漯河市中级法院院长邱凯外出,会上,该院常务副院长侯保宗承诺的“九件实事”包括:建立巡回审判制度,组建若干巡回合议庭深入基层,就地开庭、听证、合议和调解,减轻当事人诉累;直接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无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实行公开宣判;加大对生活特别困难当事人的救助,对无力承担开庭、庭审期间食宿费用的特困当事人,法院免费安排食宿等。
漯河市司法局局长张高峰承诺要办“六件实事”:对“大学生村官”普遍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开展法律服务“进乡村、入社区”活动,全体律师要与社区、乡村签约服务工作,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律师免费向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对未达到法律援助标准而确有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减半收取律师代理费;建立公证办证绿色通道;对涉及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的司法鉴定事项减收费用,司法鉴定减收幅度不低于法定标准的20%;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尽援优援”。
会上,漯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新芳坦言:一些派出所、基层法庭、司法所,有的没有实事方面公示内容,有的内容空洞、操作性不强。因此,今年的承诺要极具针对性和创造性,决不能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