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长期困扰商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商贸企业的融资难题,商务部正会同银监会等部门酝酿出台《关于促进商圈融资发展的指导意见》。据了解,目前浙江等批发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自发形成的商圈担保融资、供应链融资、商铺经营权质押融资等三种模式有望推向全国。
“发展商圈融资,放大了单个企业的信用,可以增强其融资能力,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征信成本,提高其为中小商贸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透露,《意见》将进一步明确商务主管部门、银行业监管部门、融资性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商圈管理机构在推动商圈融资发展中承担的职责。商圈担保融资是指每个成熟商圈配有商圈管委会或者管理公司,入驻商圈的中小商贸企业可向商圈管理机构申请融资,由管理机构初步筛选后,配备担保公司为合格者担保获取银行贷款;供应链融资是指商贸企业将自身运营状况置于商圈内有实力和信誉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监管下,借助核心企业为自身增加信用,获取银行贷款;商铺经营权质押融资是指个体工商户将商铺经营权、优先续租权向银行质押获取小额融资。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飞冲天! 秘闻!行情近期将出现逆转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中小商贸企业2600万户,占商贸企业总数的99%以上,受制于固定资产少、规模小、业态繁多,中小商贸企业长期面临着融资困境。不过,不管政策部门的想法如何,最终还要看商业金融机构的意愿。实际上,像商铺经营权质押融资已经有一些银行在做,安邦过去就曾经提到,招行在山东即墨的成功就是源于此类融资模式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