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公司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公司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公司法规 公司设立 公司运作 文书 公司律师 在线咨询 公司贴吧  
  公司新闻 - 资本运作 - 风险防范 - 合同管理 - 财税外汇 - 知识产权 - 诉讼仲裁- 劳动人事- 公司法  
    郑州特邀公司诉讼律师
孟戈律师
 
孟戈律师,汉族,中共党员,2003年至2007年在上海毅石律师事务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2000年 [详细介绍]
郑州专业公司诉讼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研究(
· 律师公函
· 企业合同内部管理制度
· 企业法人的变更手续
· 企业财务风险有哪些
· 起诉要求解散公司和清算公
· 中小企业上市流程
· 选择企业形式 需作综合考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浏览

我国首部非遗保护法呼之欲出

中国公司法律网 2009-2-13   来源:   编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现已修改得接近完美了。单算经我手修改的情况,就已改了七遍了。我们寄望于下个月全国两会时草案能通过,从而正式立法。”在昨天闭幕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对本报透露,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自2003年便开始酝酿,有望于近期出台,这将使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出席非遗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时,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也对记者表示,中国将出台首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而且这一法律现已进入立法程序。他说,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运用法律手段,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效经验。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乌丙安称,许多地方领导一听“利用”很高兴,但何为“合理利用”,很难界定。这需要考察不同非遗项目的可生产属性,并予以区分。“有的适合成规模开发,有的不适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也表示,在“合理利用”时,产业化的提法要慎重。“产业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做抽水马桶,每个抽水马桶都不一样,是灾难;做紫砂壶,每把壶都一样,也是灾难。”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吕品田对此深有同感:“有些非遗项目本身具有生产性,但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能‘生产’、‘表演’的”。祁庆富明确指出,“礼仪性的盛典,就是绝对不能随意搬上舞台的。”但他本人就曾应邀出席某省的“原生态旅游文化节”,一个侗族人农历正月、二月欢庆的民俗节日,放在七月举行,还被称之世界上最古老的妇女节,“搞得我哭笑不得”。“现在,原生态成了一个常见的误区,用在唱歌可以,但用于所有非遗项目,就不合适。可能因为这个词在市场上很唬人,有商业价值,还是有很多人在用。”

  乌丙安称,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严加防范并打击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等一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行为。“而这些光靠专家忧虑、媒体呼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法可依。”他还强调,非遗保护工作中,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上一条: ·《能源法》已经报至国务院 预计今年有望上会审议
下一条: ·社保基金法规起草者称管好万亿保命钱仅靠一部法难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