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公司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公司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公司法规 公司设立 公司运作 文书 公司律师 在线咨询 公司贴吧  
  公司新闻 - 资本运作 - 风险防范 - 合同管理 - 财税外汇 - 知识产权 - 诉讼仲裁- 劳动人事- 公司法  
    郑州特邀公司诉讼律师
孟戈律师
 
孟戈律师,汉族,中共党员,2003年至2007年在上海毅石律师事务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2000年 [详细介绍]
郑州专业公司诉讼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研究(
· 律师公函
· 企业合同内部管理制度
· 企业法人的变更手续
· 企业财务风险有哪些
· 起诉要求解散公司和清算公
· 中小企业上市流程
· 选择企业形式 需作综合考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浏览

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纲要发布 如何规划公众也有话语权

中国公司法律网 2009-2-13   来源:   编辑:
 
   眼下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正在加快推进。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实施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实际上是为各地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个“纲领性文件”立规矩。

  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司长王守智今日在对办法进行解读时明确表示,办法规定,各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也有话语权。办法同时明确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

  规划需要倾听民声

  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做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

  200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而这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业内人士习惯称之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这一纲要,目前各地正在制定本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据王守智介绍,1997年10月28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曾发布实施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11年过去了,原有规定已远远不能适应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王守智说,这是这次国土资源部出台办法的根本原因。

  而办法所明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即: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则是办法的一大亮点。

  王守智表示,办法特别注意到了要提高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他说,办法第13条就明确规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可以向社会公众征询解决方案。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利益的规划内容,应当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

  专家认为,办法的这一规定,使以往“闭门造规划”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规划具有法律地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条弹簧线,谁想碰就碰。这是几年前在进行2006至202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流行的说法。

  事实上也是如此。“北京市2003年末的建设用地总面积已经超出2010年规划期末的最高上限。”北京土地规划透支7年;山东省已经使用了规划用地的80%,而浙江省则超过99%,不少地区5年就用完了10年的用地指标。这是几年前有关专家在进行2006至202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透露的数据。

  而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进行2006至202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就一再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规划一经颁布实施,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只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属性但是没有相应的法律去保障,刚性规划仍然很容易被突破。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配套的专门法律来建立制约、监督机制,来遏制违反规划的违法行为。

  王守智告诉记者,为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办法明确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上一条: ·中政委出台意见 六方面解决政法工作中突出问题
下一条: ·交通运输部大部门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