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世间百态 >

城管执法车129次违章未处理 未年审仍然上路

时间:2011-05-27 09:57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交警王其刚与“最牛”城管执法车。本报记者王磊摄 交警王其刚与“最牛”城管执法车。本报记者王磊摄

  拒示行驶证,突然启动欲脱离现场

  “它又出现了!”

  5月16日上午9时左右,安徽省蚌埠市交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指导员王其刚同两名协警一道,开着警车在蚌埠市朝阳路上巡逻。一辆牌号为皖C23909标有“城管执法”字样的灰色雪佛莱轿车出现在从警20多年的王其刚视野里。

  他对这辆车再熟悉不过了。

  2010年11月16日,该车曾在该市丰原大道上违法停车,王其刚现场开了罚单,后来在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上查到,该车共有129次违章记录未作处理,并且自2008年10月31日以来一直未年审。随后,他在网上发帖将其曝光,当地媒体也进行了跟踪报道,有网友将之称作蚌埠“最牛”城管执法车。

  “现在它的违章记录都处理了吗?”王其刚想问个究竟,于是一直紧随其后。不一会儿,“皖C23909”驶入了一处加油站,王其刚的车也并排停了下来。

  王其刚走上前,敬礼。“同志,请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

  据王其刚介绍,作为驾驶员,身穿制服的蚌山区行政执法二大队副大队长陈小兵只出示了驾驶证,随手将证件拿了回去。陈小兵说,行驶证在单位。王其刚随即表示,车辆要扣留,交出车钥匙,但对方不予配合,准备上车走人。

  就在双方僵持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据王其刚回忆,当时车辆突然启动往前开,想脱离现场。“车子把我一直带了10来米远,在我的大声喝令下,这才停下来。当时我正在拍视频,车子挂住了我的胳膊。”他拍摄的录像显示,该车在加速过程中连左车门都没来得及关上。

  来了3辆城管执法车,下来不少身穿制服的队员

  发生在交警与城管之间的这场冲突,自然而然地引来了市民的围观。

  王其刚认为,作为执法人员,更应当配合检查,他们这样做,影响了城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而对方居然指责说,王其刚的行为在损害政府的形象。

  更让他愤懑的是,“当时车上另外一个人拨打了一个电话,要他的同事查我们的岗亭有没有占道证。随后,来了3辆城管执法车,下来不少身穿制服的队员。”王其刚表示当时自己并不畏惧,所以毫不退让。“他们也是执法人员,应当知道后果。”

  录像显示,这些城管队员中有的人情绪相当激动。面对镜头,有一名队员说道:“你们有什么权利拍,你们可有意思,教你都教不会!”据了解,该视频经过网络传播之后,这句话迅速蹿红,并成为当地论坛的流行语。

  王其刚死死地守住车子,他让一名同事拨打了110。几分钟后,朝阳路派出所的民警赶到。最终,双方前往朝阳路派出所,而车辆也开进了派出所的院子里。

  据王其刚介绍,经过协调之后,司机只是简单地敷衍了事道了个歉,还是把那辆车开走了。

  王其刚当晚将执法时拍摄的视频发到网上,再次对该车进行曝光。目前各大视频网站均有转载。天涯网友“山风1980”表示:“突然对交警肃然起敬。”天涯网友“一抹沧桑”说:“顶这个交警!谁对谁错,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

  5月23日下午,蚌埠市蚌山区委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5月21日,市委领导牵头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了一个协调会。会上表示,对于这一事件要严肃处理,“要求谁的问题,谁领回去处理。”他告诉记者,目前事件正在处理之中,尚无结果。

  他表示:“蚌山区二大队的行政执法队员,做得欠妥,不理智,不冷静,两名队员的话讲得不好听。”不过对于车辆突然启动,他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双方争执影响了加油站的正常营业,工作人员让他把车开到一边去,而且,王其刚是“扒着门,跟着后面在跑”。他强调:“当天会上就是这么定的。”

  两个城管大队共同创造了129条违章记录

  5月23日,记者在蚌埠市交警支队三大队的停车场里见到了这辆“最牛”城管执法车。据王其刚介绍,后来这辆车是从市交警支队开过来的,交警部门依法出具扣留凭证。当时,他记下了该车的行驶公里数。“大概有13万3千多公里。”

  5月23日,记者调阅了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看到其中129条违章记录依然没有消除。

  记录显示,从2006年12月28日至2011年5月11日,该车共有131条违章记录,其中2007年9月20日与2008年1月25日的两条记录已经处理。

  对于这129条违章记录,到底谁该负责呢?记者了解到,这辆车并非蚌山区行政执法二大队一家单位使用过。

  根据该局提供的情况说明,2008年12月,因工作需要,经市执法局协调,龙子湖区执法一大队用一辆皮卡车与该车进行交换使用,双方约定产权不变。2010年,龙子湖区执法一大队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车时,被交警查扣。“龙子湖区领导、市执法局领导均出面协调,希望交纳部分罚款,消除违章记录,但一直没有协调成功。”2010年12月,市执法局统一全市执法车辆标识,龙子湖区执法一大队将该车重新喷漆后封存。2011年2月,该单位将车辆归还蚌山区执法二大队。“由于该车车况不好,所以只是在急需时才偶尔使用,平时在车库封存。”

  据记者估算,按照蚌山区行政执法二大队所说的时间点,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龙子湖区执法一大队使用期间,该车有近90多条违章记录,而蚌山区执法二大队使用期间,有30多条违章记录。

  对此,蚌山区行政执法局局长徐文伯表示:“不愿多说,因为这里面牵涉到其他单位。”他在“城管二大队向广大市民朋友致歉书”中表示,已经要求该局所有车辆停车运行,进行彻底清查,凡不合格的车辆一律报废,即使徒步上街执勤,也不能让不合格的车辆再上路行驶。

  “去年媒体曝光之后,区里已经做了处理决定,要求他们处理违章,缴纳罚款。”5月24日,中共龙子湖区委宣传部的一名负责人表示,没想到违章记录现在还没有销。

  当天,记者采访了龙子湖区行政执法局局长李青。他表示:“去年3月才调过来,以前的具体情况不知道,现在主管部门已经开了会议,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就落实交警的处理决定,接受罚款,同时加强驾驶员的管理和教育。”但是记者问道,为什么当初不缴纳罚款,他没有正面回答。他同时表示,自己不知道车辆没有年审,可能是疏于管理。

  城管执法队的“牛车”不止一辆

  据王其刚反映,在蚌埠市,违章后一直未作处理的城管执法车不止一辆。他告诉记者,蚌山区行政执法二大队的另外一辆牌号为皖C20650的面包车同样有132次违章记录没有处理,并且同样没有年审。

  对此,徐文伯表示,该车已经报废了,便不再作答。

  但是,违章记录显示,该车最近一次违章时间是2011年5月18日。王其刚还向记者出示了该车当天违章时被拍下的照片。

  “其他大队也都一样,为什么只盯着我们。”蚌山区行政执法局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类似的情况,“也许别的大队比我们还要多。”

  记者查阅“皖C23909”的违章记录发现,该车绝大部分违章行为均发生在市区内主要路段,违章行为绝大部分为违法停车。

  据龙子湖区委宣传部的一名负责人介绍,以前也有车辆出现违章的情况,年终时可以与交警部门进行协调,把记录销掉。

  “违章行为大多发生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几乎都是违章停车。”在徐文伯看来,有时执法车辆违章的确是出于工作需要。“他们很有责任心,如果不是为了清除摊位,他们很有可能就走了,那就不会违章。”

  “现在新增了不少监控设备,哪有拍照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只能拿着本子一个个地记下来。”徐文伯无奈地说。

  “城管执法的区域,大多监控密集,摊点密集。”据蚌山区委宣传部的一名负责人分析,这是城管执法的特殊性造成的。“如果不停车,就不能执法,而停车了,就可能被拍到。”

  不过,记者发现,“皖C23909”的违章行为并非都是发生在执法检查期间。该车2010年4月5日的违章记录显示,地点在淮南市宫集卡口,违章原因是超速20%~50%。而此时,该车为龙子湖区行政执法局所使用。李青承认:“也有次把是个人行为。”

  “任何执法者都不能凌驾法律之上”

  安徽大学法学院行政法专家陈宏光教授认为,任何车辆都应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一个法律常识。尽管城管执法车在执法过程中具有公务性质,但也要去遵守。“这是一般规则优于特殊规则。”

  “从法律关系看,交警执法不是针对城管执法车,而是针对所有车辆。”他表示,任何执法者都不能凌驾法律之上,包括交警本身。“执法车辆恶意、故意的违法行为,必须杜绝。”

  “用合法的手段来制裁违法的行为。”陈宏光认为,城管执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但不能因此忽视了自己的权限,权限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内行使,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执法效果,产生的负面效应要远远大于执法本身的作用。

  “如果城管的确是出于执法的需要,产生了违章行为,应当拿出证据,向交警说明理由,交警可以根据自由裁量权,作出减轻处罚、或者免责的处理。”陈宏光指出,如果交警生硬地照搬规章,这样的执法也是不合适的。“缺少人性化,同时也偏离了法律的轨道。”

  “执法人员究竟在什么样的特定场合、特定条件下可以享有特权,必须有规章层面的授权。”在他看来,只有建立完善的行政协调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

  “当然,发生违法行为,必须接受处理,如果不去处理,还应当加重处罚。”他强调。

| (编辑:SN026)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