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世间百态 >

记者蹲守半月挖出地下酒厂 15000瓶假啤酒被查

时间:2011-09-13 10:14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查获的一万五千瓶假啤酒,装车运走后将被销毁。 查获的一万五千瓶假啤酒,装车运走后将被销毁。

假啤酒窝点。 假啤酒窝点。

啤酒换包装。 啤酒换包装。

防伪线模板。 防伪线模板。

  荒郊野岭,紧闭大门,每次进出货都很神秘……这是一个灌装假啤酒的黑作坊,低价劣质假啤酒在这里经过重新灌装、贴上青啤的包装 ,行销市场。近日本报新闻热线96663接到读者线索,深入追踪找到了这家位于即墨西苑路附近的窝点。根据记者暗访掌握的情况,当地公安、质监部门随后联合将其捣毁,查获15000余瓶假啤酒整整装了两大车。目前,涉嫌造假人员已被警方带走调查。

  ■跟踪

  随着微面找到假酒窝点

  “啤酒里面怎么会有杂质?”近日读者陈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663反映称,他在即墨城马路附近一家小饭店吃饭的时候,喝到了劣质啤酒,怀疑是假的。据其了解,这些啤酒是由一辆红色微面送到饭店的。

  8月26日开始,记者来到即墨城马路附近蹲守。9月2日下午,那辆红色的面包车终于出现,记者随后一路跟踪到西苑路附近,面包车突然拐入了一条荒郊野岭的土路,等再追踪的时候面包车已消失了。

  经过连日的跟踪蹲守,记者确定假啤酒的生产窝点就在这条土路旁的院子里。这处窝点周围长满了荒草,东侧就是一条大沟,如果不是跟踪到此,很难发现。

  ■暗访

  屋内有大量无包装啤酒

  9月8日上午,记者敲开了加工点的大门,开门的是名中年男子。“你们有事吗?”见到陌生人,男子有些紧张。

  “你们这里是做什么的啊?”记者答话的同时走进了院子,院子里打扫得很干净,并没有发现啤酒。另外一位记者则趁着对方不注意,穿过一扇门,到达了另一个院子里 。这个院子西侧的房屋里堆积着大量的啤酒,走进去发现,这些啤酒很多都没有包装,大量包装箱、瓶盖散堆在地上。现场还发现了一台压盖机。

  “这个加工点隐藏得非常深,前院连着后院,平常人根本发现不了这就是假啤酒加工点。”事后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

  ■智擒

  窝点老板弃车逃跑被抓

  掌握了情况后,记者随即与即墨市质监局稽查大队进行联系。几分钟后,质监局执法人员联合公安民警赶到现场,将加工点内的男子控制。该男子姓刘,是房东。

  正当执法人员进行检查时,那辆红色微面突然驶来,发现情况不妙后随即开始倒车。民警驾车悄悄跟在后面,等待抓捕。

  红色微面驶入附近村子后突然停下,车内的一男一女下车后撒腿便跑。“不好!被他们发现了,赶紧追。”民警很快将女子抓获,男子则快速跑进了一个胡同里。民警紧追不舍,大约跑出500多米后,男子体力不支被民警摁倒。被抓男子便是窝点老板夏某,女子是他妻子。

  ■假啤酒是这样造出来的

  原料啤酒来自外地

  “我也只是负责进行加工,原料啤酒以及销路都是上面的老板负责。”夏某介绍说 ,这些原料啤酒都是集装箱车拉来的,“原料酒都来自外地,但到底是哪里产的,我也不知道,不过每次都送个七八百包,然后由我进行加工生产。”夏某表示。

  据夏某交代,他这个加工点并不进行灌装,主要还是将原料酒(也是假酒)换上“青岛啤酒”的盖 、然后贴上“青岛啤酒”的标签后对外销售,“这个工作还是比较简单的,一箱是12瓶啤酒,我每加工一箱能挣3块钱,这个钱就是由我上面的老板支付。”夏某称。

  此外 ,在现场还发现了大量的包装盒。夏某表示,他所使用的包装盒都是从一些废品收购点买来的,“因为干得时间久了,很多废品收购点我们都认识,他们收到了就会通知我。”夏某表示,加工好啤酒之后他会将啤酒进行重新装箱。

  换盖贴签一气呵成

  “这个过程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夏某还演示了他的加工过程:首先,将原料假酒的瓶盖撬开,然后将这瓶无盖的啤酒放到一台压盖机上重新压上带有“青岛啤酒”字样的瓶盖 ;接着,快速将旁边的标签粘上胶,然后将商标逐个进行粘贴,粘贴完标签之后 ,一瓶啤酒就加工好了;最后 ,将啤酒进行装箱。

  整个假啤酒生产过程中夏某操作非常熟练,一气呵成,十几秒钟一瓶啤酒就加工好放入到了箱子里。据夏某介绍,因为毕竟是造假啤酒,执法部门对此查处非常严,为了躲避检查,他将加工点选在了非常隐蔽的荒郊野岭里。

  夏某称,但为了保证不被发现,他每天基本上都是下午和晚上才干活,“不过平均下来 ,一天也能加工上千瓶啤酒,除去一些成本,我每天也能赚个几百块钱,再加上也不需要下大力气,因此我一直在做这种假啤酒”。

  自制防伪线很逼真

  执法人员对加工点里面的啤酒、生产设备以及标签、瓶盖等物品进行了检查、统计,共查获假啤酒15000瓶及青岛啤酒瓶盖5万个 、标签1万余个。

  此外执法人员在现场还发现了一大堆模板,这些模板都是自制的,上面有条纹状条码。“这个东西是用来做防伪线的。”夏某说,以前曾经用纺织线抹上浆糊做防伪线,但这种防伪线制作起来特别麻烦。为此,他们专门自制了这种“智能型”的模板,将浆糊刷在模板上后,再将标签在模板上一抹,条纹状的防伪线就制成了。“这种模板非常方便,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贴在啤酒标签上面一般消费者难以辨别。”夏某说。

  “这种模板制作的防伪线很逼真,光从瓶子的外表看很难辨别。”执法人员说 ,真正的啤酒条形码防伪线应该是机器喷码打印上去的,这些自制的条形码防伪线是复印上去的。

  进出货由上线负责

  据执法人员介绍,该加工点将外地一些没有标签的啤酒进行重新换盖、贴标签生产出假青岛啤酒,已经涉嫌侵权。因为加工点的啤酒多,几名工人一直装了两个多小时才装完,而这些啤酒整整装满了两大车。

  “早上才送来一车货,没想到被查了。”夏某看到大量的啤酒被查获也感到“心疼”。据他介绍,以前他们夫妻俩是开出租的,后来有一次老乡王某雇用了他们的车。双方相谈很投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王某称有一大笔生意要交给他们俩做,随后就把他们领到了这个地方,让他们夫妻在这处隐蔽的院子里加工啤酒。

  据夏某交代,平时进出货都是由王某负责的。对方一般选择在凌晨用集装箱送货,然后再找熟悉的人过来帮忙卸货,基本上到了天亮货卸完,集装箱车就离开。采访中,夏某称9月8日凌晨,一辆潍坊安丘牌照的货车来送了一车货,没想到当天就被查了。

  文/图 本报记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分享到:

| (编辑:SN026)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