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超速不雅照泄露事件便可能是一个负面大于正面的例子:照片主角险些家庭破裂,照片泄露者只能远走他乡,所涉公司经营陷入困境,绵阳警方也经历了一次公众信任危机。 在回顾事件时,我们发现了事件中最模糊的一点:8月21日,照片开始在微博流传,ID名为“绵阳邓嘉林”的用户曾连发辟谣微博,否认自己为公职人员,并称得到了家人的谅解;随后在接受一些媒体电话采访时,他又称照片是合成的,是竞争对手所为,自己从未开微博辟谣;最终警方调查称,照片并非人工合成。 那么,发微博的“邓嘉林”和接受电话采访的“邓嘉林”孰真孰假?若后者为真,他又为何撒谎? 这个答案,我们或许再也无法得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因为人为泄露,邓嘉林的隐私遭到围观,这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永远无法消除。即便事件在网上引发了“保护隐私”大讨论,但对邓嘉林来说已失去了意义。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