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世间百态 >

三亚部分流浪汉拒绝救助宁愿乞讨(图)

时间:2011-12-23 11:50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流浪者闲时当街聚众赌博。蔡炳先摄 流浪者闲时当街聚众赌博。蔡炳先摄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三亚街头流浪汉有日渐增多的趋势。记者街头探访了多名流浪汉后发现,他们中不少人过着白天乞讨、饭点拣食、晚上露宿街头的生活。更让记者吃惊的是,这些流落街头的流浪汉宁愿过这样的生活,也不愿接受救助管理站的救助。

  自备餐具街头捡食

  傍晚时分,胜利路的快餐店、大排档陆陆续续来了前来就餐的客人,同时,一些手持纸、塑料、不锈钢餐盒的男子不约而同地站在餐馆周围,或互相攀谈,或独自站在一旁,他们时时注意着准备离桌或正离桌的顾客。

  每当有顾客离开,他们就飞快地走上前去,将桌上的剩饭剩菜装入自己的餐具内,然后坐在一旁树底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流浪汉们就如此反复拣食——吃饭——拣食,全部吃饱后才会离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餐馆对他们的反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拣”食的动作和态度。一些比较文明、不过多影响顾客吃饭的“拣食族”受驱赶的次数要少一些。“他们每天午饭晚饭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怎么赶都赶不走。”快餐店服务员小马告诉记者,他们都会带上自己的餐具,有时会选择买白饭,有时则是拣别人的剩饭,菜则都是拣顾客吃剩的。

  流浪汉们各种年龄都有,以壮年居多,有的是长期在街头乞讨,有的过着变卖垃圾为生的生活。

  “今天运气不错,还能有鸡翅膀吃。”在墙角,记者注意到一位在附近乞讨的流浪汉边吃边兴奋地跟旁边的流浪汉说。对于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他告诉记者,虽然会遭人白眼,习惯了就不觉得什么,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流浪在外不愿进救助站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流浪汉都过着乞讨为生的流浪生活,他们来到三亚后无依无靠,白天主要靠乞讨点钱来维持生存,饿的时候就到饭店附近等着拣饭吃,到了晚上,就会拿出棉被,露宿街头。如遇到雨天或寒流时,他们就会睡在小区内或者ATM机营业厅内。

  “不,不去救助站,我们不需要任何救助。”在解放路中国银行门口,一位流浪汉对于记者提出的为什么不到救助站的提问如此回答。采访中记者看到,和他“住”在一起的还有两名中年男子,他们三个人裹着棉被在中国银行门口一字排开躺在地上。另两名男子面对同样的提问,也表示不愿意到救助站去。

  记者走访了多位露宿街头的流浪汉,让记者吃惊的是,他们宁愿过着这种露宿街头的生活,也不愿意到救助站寻求帮助。“在外面住得自由,进救助站就太拘束了。”一位流浪汉说。而有知情者透露,这些流浪汉在乞讨或者拾破烂的时候也有部分收入。

  四处游走成管理“软肋”

  街头的流浪者大致有两类,一部分是以乞讨为主的乞讨者,他们有的是因为老弱病残,有的是以乞讨为职业的。还有一部分是因盲目找工作将身上的钱花光,或受骗或因家庭原因选择在外面流浪。

  据了解,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自愿求助、无偿受助”为救助原则。然而,以管理办法为准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时常常会遇到尴尬。对上门求助的人员,救助站目前做到的只能是将老、弱、残疾者送到家,对青壮年者视情况购买车船票,提供路上的食品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面临的困境。而有些人因靠乞讨有一定的收入,他们根本不愿进救助站求助,宁愿过着露宿街头的生活。流浪汉不愿进救助站,不易管也就成了城市管理的“软肋”。(记者蔡炳先)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