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世间百态 >

网友感叹汉语四六级考题很难(图)

时间:2011-12-26 11:45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12月24日,在天津考点南开大学,考官向考生分发答题卷。 新华社 发 12月24日,在天津考点南开大学,考官向考生分发答题卷。 新华社 发

  24日,被网友称为“汉语四六级”的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南开大学5地一校正式开考。此次只推出了“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的考试,考察对象主要是中国人而非外国人,江苏有600余名大学生和老师“试考”。

  “太意外了!”“考晕了!”“伤不起啊!”前天,不少考生对记者发出哀叹。虽然没有“网络恶搞版考题”那么刁钻,但真实版“汉语四六级”考题太多而且庞杂,“光阅读理解题就有37道,考得要晕了……”一名“五级”考生说。

  现场直击

  考前很轻松 谈笑风生

  24日上午9点,南师大仙林校区的“汉语四级和五级”考点准时开考。与普通考试的考场都设在教室不同,此次考场设在计算机机房。

  江苏省语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次考试分为机考和笔试两部分,听力、口语、阅读在计算机上完成;写作由计算机呈现题目,考生在答题纸上手写作答。

  开考前十几分钟,考生们陆续走了过来,有些人手里拎着早饭。“没复习,不知道考什么。”一位考生一脸轻松。记者看到,开考前十几分钟,一些相邻考生居然还在谈笑风生。

  考完喊“晕” 过关很难

  上午11点,先结束四级考试的10余名考生走出了考场。

  “有点晕,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一名“工科男”揣了一支2B铅笔就来考试了,“什么准备也没有,原以为跟普通话测试差不多,结果完全不一样!”这名男生告诉记者,开考后他一戴上耳机就懵了,“噼里啪啦念了一大段,我根本记不住都说了什么,心里还蛮紧张的。”

  五级考试要考2个半小时。前天11点半,走出考场的一名文学专业的女生连连哀叹:“题量太大了!光阅读理解题就有37道,翻了一页又一页,差点来不及答……”另一名女生更是直言不讳:“感觉跟考英语四六级一样晕,不知道能不能过关啊?”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十余名考生,大部分人都表示“危险,可能过不了。”有学生更戏言“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

  考题揭秘

  四级有网络题 但没“好玩”的网络题

  和之前网络恶搞版考题的风趣刁钻不同,此次“汉语四、五级”考题相当严肃,有考生甚至直指“刻板”;而题量又特别庞杂。

  据悉,四级要求普通话流畅,能听懂、读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能从材料中筛选、整合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发表简单评论;五级更加入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撰写专业性文章,纠正语言中常见错误等能力要求。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洪同学参加了四级考试。她说,在四级考试中,听力有三段:第一段的主题是海啸,第二段是功夫熊猫,第三段是哥伦比亚谋杀案。每段读完后,要求考生回答电脑上的选择题。“除了功夫熊猫,其他两个题材比较生疏,没听太懂。”

  第二部分是口语。先放一段视频,节选的是央视十三套的电视片,主题是“手机成瘾”。放完后有两分钟的准备,紧接着就是复述大概内容,“感觉时间有点紧,来不及组织语言。”写作有一道题也是来自网络上的一张图片,“银行超长举报邮箱地址竟有76个字符”,要求作两百字的评论。

  “有些考题来自网络,算是鲜活吧。但网络上好玩的题目一道也没有,答得挺闷。”洪同学说。

  一道题就可能考晕一群人

  五级说话题

  材料是“有五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实验人员将香蕉放在笼子里,只要有猴子去拿,就用水龙头喷所有猴子。慢慢地,猴子就都不去拿香蕉了。然后,用一只新猴子去换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猴子一旦拿香蕉,其他四只猴子就会冲上去打它。于是,新猴子也不敢拿香蕉了。就这样,原来的五只猴子逐渐被换了出去,新来的五只猴子谁也不敢去拿香蕉,虽然它们并不知道为什么。”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让大家反思生活中的禁忌、传统或者潜规测,谈谈自己的认识。

  24日下午,记者拿上述题目请教了南师大新传院的汤天明老师。汤老师认为,解读这些题目,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和思考能力。不知道这个考试的考察对象定位到底是什么人,如果推及普通民众,可能比较难。下面为汤天明给出的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并非标准答案):“说话题”的答题点(1)集体无意识;(2)作为民族性的奴性;(3)水龙头是极权的象征;(4)感觉与概念:概念是“吃香蕉=被打”,感觉是“饥饿、馋”,意味“社会化不断压抑感觉”,提升概念。

  据《扬子晚报》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