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曾文越记者倪萍袁璐报道:“曾老师,开学了,我们都来了,你去哪里了?”“朱老师,我是伟国的爸爸,听说你走了,孩子们都哭了,你回来吧!”……接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电话,已考取湖南省公务员的曾祥志和朱文君再也睡不着了。经过3天的纠结,两人收拾好行装重新踏上了他们的执教生涯。 85后青年山区教书育人 记者带着敬佩和一丝好奇来到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柘塘村金菊小学。操场上两位年轻男老师正领着学生做着广播操,他们就是22岁的曾祥志和23岁的朱文君。 两个小伙子都是瑞金人,又在同一所大学读书,2010年,他们通过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分配到慈化镇金菊小学工作。由于老师严重不足,他们从周一至周五没有一节课是休息的。一年来,他们还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补课多达200余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执教的班级单科和总评成绩都由原来全镇排名倒数一跃为全镇前列。 为了山里娃隐瞒家人放弃“金饭碗” 谈起两人考公务员的事,朱文君回忆说,“刚到这里时,山里的封闭让我们待不下去。我们就发奋要考出去。今年放暑假,看到湖南招聘公务员的信息我们就报名了。” 最后,曾祥志被分配到湖南攸县政府办工作,朱文君则被分配到炎陵县计生办工作。 9月初的一天,是曾祥志在湖南上班的第一天,正好也是金菊小学开学的日子,罗校长拨通了曾祥志的电话,孩子家长在电话那头请求曾祥志和朱文君回来执教。这边家长的话还没说完,孩子就抢过电话流着泪请老师回来,顿时,话筒两边都变成了哭声。 昔日的生活场景萦绕在两位老师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工作的第三天,他们瞒着家里人向单位递交了辞呈,回到了金菊小学。“我们还年轻,但学生的教育不能耽误。我们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他们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