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老人寻访119名二战被掳劳工写35万字访谈录

时间:2011-11-19 09:20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寻访119名被掳劳工,写下35万字

  □记者杜文育实习生马龙文图

  核心提示

  昨天下午,襄城县政协家属院王留柱家,新出版的《二战被掳劳工百人访谈录》,摆放在案头。今天,当地政府将为这本书举行首发式。

  “这本书,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又一个铁证。”满头银发的王留柱,轻轻拿起这本书,慢慢翻动着。他说,写这本书,用了22年。

  1

  三个人激励我走下去

  1939年,王留柱出生在襄城县颍阳镇油房李村。1988年8月,他调入襄城县政协,任文史资料编辑。

  “自费做这件事,主要是3个人激励、鞭策我。”回忆22年写书经历,王留柱神色坚毅。

  第一个人是耿谆。1988年,王留柱就认识了时任襄城县政协副主席的耿谆。1944年5月,耿谆在洛阳战役中受伤被俘,后被强征到日本秋田县花冈町做劳工。1945年6月,因不堪虐待和凌辱,身为劳工大队长的耿谆,率700余名中国劳工发动花冈暴动,震动整个日本。二战结束后,耿谆从监狱里被解救回国。

  第二个人是山东省的刘连仁。被抓到日本北海道当劳工时,他还是个孩子。不堪忍受非人生活,他逃进了深山,一逃就是13年。直到1958年,他才被一个猎人发现,当时,他连说话的功能都丧失了。回国后,他和日本打了10年官司。

  第三个人是河北省的马某,他和耿谆一起当劳工,曾被饿得吃死尸。

  “他们的事对我触动很大……”王留柱说,“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不让悲剧重演。”

  2

  三大难在路上陪伴我

  【挤车】

  坐坏两个马扎

  “这22年,经历过的难处,真是一言难尽。”提起写书时所遇困难,王留柱说,第一难是经济困难。

  从1988年开始,他坐汽车或火车,总在提包里装着一个小马扎,预防车上没有座位。20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河南省的每个县(市、区),还先后前往山东一些地方。其间,坐坏了两个马扎。

  早期,王留柱用笔记录,速度很慢。1990年,他花87元买了一个录音机,开始为劳工们录音。“音像资料比文字更直观,是有力的历史证据。”王留柱想录像,但买不起录像机。2005年,旅美华侨吕建琳女士结识了王留柱,被他的精神感动,赞助他了一台录像机。

  由于时间久远,劳工大都上了年纪。他的采访无疑是和时间赛跑。目前,在王留柱记录的这100多名劳工中,仍健在的仅剩下30多人。

  【寻人】

  好比大海捞针

  第二难是找人难。王留柱说,由于时间久远,很多劳工的信息模糊。

  1991年,王留柱偶然得到了一本日本出版的《中国人强制连行的记录》,上面有掳日劳工的姓名、籍贯等资料。他如获至宝,可其中资料也不全。

  有个叫沈培章的劳工,但地址仅有两个字,叶县。寻找沈培章的经过,王留柱记忆犹新。

  一次,他在火车上与一个年轻人搭讪,问“你认识的有没有被抓到日本当劳工的人?”“有啊,我舅舅姚富安就是。”年轻人答。王留柱登门拜访,结果发现姚富安是被日本人抓到了我国东北。

  正当他失望时,姚富安的弟弟说,叶县城关乡有一个老头,在日本当过劳工。王留柱忙找到这个老人。老人正是沈培章,王留柱喜出望外。

  【误解】

  遭到他人白眼

  “经济困难、找人难,都不算啥,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遭到人家的误解。”王留柱感慨。

  2002年8月,王留柱寻访长葛市一名劳工时,先给劳工的儿子打电话相约。没想到,劳工的儿子冷冷说,“去日本那么多人,找俺爹干啥?”尽管如此,王留柱还是耐心做通了劳工儿子的工作。

  铁证

  新书出版发行

  出版发行的《二战被掳劳工百人访谈录》,记录着119名掳日劳工的惨痛经历,凝聚着王留柱22年的心血。

  这本书约35万字,500多页,记录了119名被掳劳工当时的悲惨遭遇。其中河南省有110名,山东省7名,河北省2名,101人有音像资料。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在为该书作的序中写道:民间多义士,热血写春秋。本书不仅仅是王留柱先生20多年田野调查的辛苦结晶,也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又一铁证。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