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民警营救清淤工被毒晕续:将获当地公安局表彰

时间:2011-11-19 09:20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被救工人陈镇鸿紧紧握着李结华的手连声道谢。 被救工人陈镇鸿紧紧握着李结华的手连声道谢。

钟卫华常年以警务室为家。 钟卫华常年以警务室为家。

  “”追踪

  ■新快报记者 叶毅贤 文/图

  李结华因拼命救人被美称东莞“最帅民警”,他却说“受之有愧”。昨日,新快报报道了东莞市东城区发生的一起下水道清淤工人被毒晕事故,四名工人被困井 底,当地派出所民警李结华冒险两次下井救人,最终也被毒晕(详见本报11月18日A25版)。报道出街后,李结华的事迹受到社会广泛赞赏,东莞市公安局也 将对其进行嘉奖。但李结华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好意思地说:“请别表扬我了。”他对自己最终未能真正救起工人表示“十分惭愧”。

  目前,两名危殆工人仍在抢救中,情况不乐观。东莞市安监局表示,施工方施工资质及清淤过程存在的人为疏忽仍待调查。而东城区办事处有关负责人称,初步调查显示事故系因工人操作时少开通风口,引起毒气浓度过高所致。

  进展

  民警病稳两工人仍危殆

  “就像在鬼门关走了一圈。”昨日,新快报记者再次探访东莞民警李结华,他已恢复清醒,能坐起身来,且说话条理清晰。但他每天仍要接受高压氧的辅助治 疗,“有点头痛,偶尔想呕吐”。正在一旁照顾的妻子对记者说:“他好像记忆力变差了,早上讲过的事,中午就忘了,怕留下后遗症,或者神经受到损害。”另一 方面,下井工人中还有两人危在旦夕。两名年纪较大的清淤工目前情况稳定,而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广东汕头和云南的年轻工人则仍需接受深切治疗,情况并未好转。 据医生介绍,年长工人由于肺活量较弱,吸入的毒气较少,所以对身体的影响反而没有肺活量较大的年轻人那么大。

  打着点滴床前握手道谢

  最先被李结华救上来的陈镇鸿,住在“救命恩人”对面的病房,每天他们都要一起接受高压氧的辅助治疗。陈镇鸿的病情比李结华还要轻,昨日已可以下床走动,他说,能捡回一条命,全是民警的功劳。

  “如果没有李警官,我早就下地做鬼了,而不是还在地上做人。”陈镇鸿回忆说,当时他是最后一个下井的,也是最先被救出来的,“我都吓怕了,又很紧张, 连打电话的手都在颤抖,但我看到李警官很勇敢,像什么都不怕就下去了。”昨日,在李结华的病床前,陈镇鸿向恩人深深鞠躬,他左手举着挂打点滴药瓶的竿子, 还插着针头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李结华不断道谢,“谢谢,真的谢谢……”

  遗憾未救起人就昏倒了

  李结华告诉记者,入院后,几名工人的家属也曾向他致谢,还有人塞来红包。“无论如何,红包我绝对不能要,何况我最后都没能真正救到(全部)人,请别表 扬我了,我受之有愧!”他郑重地说。他回忆了一下说,当时,昏迷前的他曾紧紧地抱起了一名工人,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有朋友告诉他,由于工人身上的 绳子拉到中途断了,工人又掉落井底,而昏迷了的李结华是最后被拉上来的。“当时的环境很阴暗很压抑,我根本不敢呼吸,只想抢时间救人,可惜还是拉不上来, 那时候我的手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完全不受控制。”李结华说。

  东莞公安将表彰李结华

  昨日,东莞市东城区公安分局局长刘沛声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经将相关情况向市一级公安部门申报,对李结华的英勇行为致敬。东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称,有关部门现正申报材料,日后将对民警李结华进行表彰。

  事因施工时少开通风口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经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在新旧下水道管道接驳处,工人在操作时由于少开了通风口,导致下水道积聚已久的毒气浓度 过高,把工人毒昏。对于施工时为何未做好防护措施及施工单位是否具备资质等疑问,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工程系东莞市重点截污工程的一部分,需要向市一级单位 了解。

  李结华其人

  “我也知道家人不能失去我”

  “我见过他们的父母,都是家徒四壁,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一问三不知,我感到很心酸。我还经常去探望那个主犯,希望他能够变好。”

  ——谈及十几岁的留守儿童犯案,李结华最为难忘

  昨日,新快报记者再次探访李结华,其妻子正在悉心照料,笑称“这是难得的休息”。李结华的妻子是地道广州人,对于丈夫的工作,这位“警嫂”表示十分理解。在谈话中,李结华还向记者透露,夫妻俩原本打算在近期内生育孩子,却因这次事故不得不推迟。

  新快报:你从警多少年了?

  李结华:八年了,还记得我入警校的那天是10月22日,当时我还十分年轻。之前我做过汽车、电器销售,但当警察是我从小的梦想,一直没有忘记。

  新快报:从警有什么难忘经历?

  李结华:其实每件案都难忘,要说最感触的,是几年前我们破获了一个抢劫团伙。他们平均17岁,主犯也只有17岁,都是东莞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关 怀而走上歪路。我见过他们的父母,都是家徒四壁,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一问三不知,我感到很心酸。我还经常去探望那个主犯,希望他能够变好。

  还有一次特别惊险的经历,当时我们只有三个民警,去揭阳解救“双失”女青年,破门后才发现整个房间都是枪械和子弹,还受到围堵。幸好最后随机应变,行动也成功,不过现在想起来还会冒冷汗。

  新快报:家人是否担心你的工作?

  李结华:我基本不让家乡的人知道我的职业,只有父母和妻子知道,他们有时都会跟我说小心一点。我也知道家人不能失去我,但“冒险”是我职责所在。

  花絮

  护士慕名“查看”

  民警李结华的救人故事被传开后,连他十多年未见的同学,看到《新快报》的报道后也辗转找到电话,立即慰问。“今天报纸出来了,我的电话也被打爆了,几位十几年不见的老同学,也突然打给我。他们这才知道我当了警察,以前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干啥去了,哈哈。”李结华笑着说。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李结华的病房常有护士“探访”,仅仅是查看下吊液瓶还留有多少药液,竟也有五名护士一起进房“慕名查看”。其中一名护士偷笑着低声对同伴说:“就是这个警察了。”

  “我不想出名,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李结华说。

  而昨日网友就此事也议论纷纷,对民警勇于救人的行为表示十分肯定,但提醒救人时也要注意安全。

  网友“THK”说,“第一次下井我都不敢,何况还下去两次啊!”“救人的同时先要保护好自己,自己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救别人。”有网友建议加强民警的类似应急培训。

  好民警链接

  虎门警务室有个“累倒哥”

  11月15日凌晨,东莞虎门龙眼社区发生砍人命案。随后,记者在龙眼社区警务室发现警长钟卫华穿着警服躺在沙发上,数次呼叫未见回应。据警务室一名警 员表示,原来,钟警长刚带完队与凶徒周旋,抓获一人后,因连续工作,最终累倒警务室内。据介绍,钟卫华“常年以警务室为家”,曾多月不归家,颇受当地村民 敬佩。记者在警长室发现一块写满字的黑板,在“每日情况汇报”上,共列出当天16项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吸毒、老虎机、黑社会团伙、传销问题、废品站、劳资 纠纷等需要整治的治安乱象。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