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说,两年来,离开妈妈的照料让他学着坚强。“妈妈倚靠在墙外,风吹日晒让她的肤色变黑,但她透过玻璃窗传递的一个眼神和一个手势,都使我有种奋发向上的动力。” 艰辛 老旧冰箱,里面装满救命药 11:30,小马放学了,卫帮莲牵着儿子的手,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下楼,朝学校附近的始信花园小区的家走去。十几分钟后,记者走进卫帮莲的家,房子仅有20多平方米。房间里,除了斑驳的地面和光秃的墙壁、一张破旧的床,能说出口的“大件”就是一台老式电冰箱了。 卫帮莲说,丈夫马文斌是一家工地的搬砖工,一个月仅有一千多元工资。她为了照顾儿子,放弃了好几份工作。小马患病8年来,家里每月光给儿子治病的钱就要花去三千多元,这对本已贫苦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什么都能省,就是电费不能省。”打开这台老式冰箱后,记者终于明白了卫帮莲突然冒出这句话的含义。 冰箱插着电,箱内却不见一丝肉和蔬菜,全都装的是药品。卫帮莲说,儿子治病用的药品都比较贵,常温下很难贮藏,只能放在冰箱里。“可我这冰箱经常坏,还很耗电,放了这么贵的药品哪还敢放肉。”她说,家人一直想攒些钱买台新的。但上个月卫帮莲被查出了脂肪肝,于是她说,“还是再拖一拖吧。” 一台维系小马生命安全的新电冰箱,无疑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奢望。12:30,记者采访完离开卫家时,卫帮莲叫住了记者,想说什么,最终没开口。 如果你是一名热心读者,心系小马的健康和这户家庭的命运,请捐助给卫帮莲一台冰箱,本报热线4249555随时等待您的电话,我们会把好消息尽快告知这个家庭。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吴洋/文 庄道龙/摄
| (02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