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菜摊无人售菜自助投币 30余年不少1分钱

时间:2011-12-09 16:00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本报记者莫小松

  一把把扎好的青菜,一捆捆红薯叶,放在干净的菜篮里,上面挂着一个塑料袋和一块标价牌,买菜人根本见不到摊主,只要投币,即可拿走喜欢的菜,而菜钱哪怕24小时放在那里也从未丢失过。这是《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百合镇罗凤村菜市看到的场景。前来买菜的陆尔泉大爷向记者介绍,自己今年90岁了,他十几岁的时候,无人菜市就已形成。对于自觉投币取菜,早已习惯。

  “几十年没少过一元钱。”常年在此“卖”菜的罗凤村村民韦海梅说。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半小时,发现一拨又一拨村民到这里选菜,看中了就把钱投到菜农留下的钱袋里。

  “对于投币取菜,顾客都很自觉,几十年来没有谁丢过一把青菜。”临时过来看看青菜是否卖完的菜农邓崇良说,她到这里卖菜已有30多年了,没有发生过顾客拿菜不给钱的情况。“我每天早上去菜园摘菜,8点左右把菜篮子放在村口菜市就去干农活了,中午时来看看青菜还有没有。要是没有了,我就再去摘一些放在这里,晚上把菜篮子和钱袋拿回家。”到上午10点半,邓崇良当天的红薯叶、芥菜已全部卖完。把钱袋里的纸币数了数,邓崇良告诉记者:“今天得了12元。”

  在罗凤村,村民们说起无人菜市都感觉非常自豪。75岁的村民陆世文介绍,她16岁时就跟着祖母这样“卖”菜了,“大家都很守规矩、讲信义。”

  据了解,罗凤村现有1000多户人家、20多个姓氏,他们有部分姓氏村民是逐步从外地迁至罗凤村聚居的。一位在罗凤村开铝合金装潢店的店主说,他家是外村的,到罗凤街做生意以来,每天基本上都是到无人售卖菜摊买菜。

  罗凤村党支部书记邓享朝告诉记者,罗凤村民风淳朴,村民卖菜与买菜都是靠自觉与相互信任,“你信我,我也信你,才能形成互信”。

  受罗凤村无人菜市的影响,周围一些村庄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从罗凤村往东走过一座小桥便是钦州市灵山县丰塘镇榃朴村,在榃朴村记者同样见到了无人菜市,也是青菜论把卖,而且分量充足。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周安敏认为,无人菜市的存在,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当今时代确实显得弥足珍贵,值得弘扬。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当地居民形成了一种默契,谁要是破坏这种默契,就会遭到谴责、遭到“白眼”,但如何把这种精神提炼出来加以推广,需要从制度上来保护。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