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清华80后修车师傅励志日记感动学生(图)

时间:2011-12-09 16:01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任玉华的理想不仅是修车,还想造骑不坏的自行车  摄/记者柴程 任玉华的理想不仅是修车,还想造骑不坏的自行车 摄/记者柴程

  清华80后修车师傅 撰写励志日记 感动身边学子 对未来有大理想 小华哥要造骑不坏的自行车

  一篇个人成长故事,一日内在清华园内流传开;一个普通修车师傅,成为校内红人“励志哥”。

  从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到成为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小华哥”,将来还要造出不会坏的“小华牌”自行车,清华大学修车师傅任玉华在这个校园里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也用自己的故事感动着身边的人。

  出名

  热心实在“小华哥”靠一篇日志走红

  近日,在清华大学丁香园餐厅的北面小道上,记者找到了任玉华的“小华修车铺”。他穿着红色羽绒服、深色牛仔裤和一双黑色板鞋,双手在自行车上起起落落忙个不停。

  学生骑着车过来,大多张口就是“小华哥,帮我看看我这车怎么又坏了”。“大家都这么叫我,习惯了。”任玉华双手搓了搓,有些不好意思。

  说话间,在车铺前不远,两个同学骑着自行车,后座放着长长的展板,连人带车栽倒在地上。

  任玉华立刻跑上前去,一边扶起车查看了一番,一边对学生说:“你俩是研究生会的吧?我认识你们那儿的××,他每次都拿我的板车拉这些大件东西,你们也可以来借,不用给钱的。”说着用手扛起展板,帮他们搬到了目的地。

  就是这个学生眼里热心、实在的“小华哥”,因为一篇人人网的自述日志,在一天内得来清华学生3000多阅读量、近600条回复,被人称作“体现了清华精神”,火遍全校园。

  讲述

  收废品、搬水桶辗转十年回清华

  任玉华出生于1982年,即将奔三的他,已经在清华里待了十几个年头。

  初中毕业的他,为了出人头地独自来京打工。因为仰慕这所全中国最好的高校,所以他下火车后就直奔清华,一个月内进了包工队、当过保安,在换了几个工作后,他成为学校南门修车摊的学徒,一学就是三年。

  之后的两年,他又到清华、北大的家属区里开了属于自己的修车摊。

  “后来我觉得修车太脏了,想做点体面点的工作。”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他开黑车、搬运水桶、收废品,一度远离了清华园,但平静的生活也远离了他。

  开黑车的时候整天见不得光、搬运水桶久了肩膀受不了、收废品定价不对只赔不赚,久而久之,他把最初的本钱都赔光了,心理也偏向极端,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加上当时身体出了些状况,任玉华患了精神分裂症。

  待治好病,已离他最初到京闯荡过去了近十年。“重新做人”的他意识到自己还是做一个修车师傅最稳当。“修车不赚钱,我不图钱,总得图点别的什么吧?我想跟人学知识,长见识。”抱着这样的想法,任玉华重回清华园。

  修车便宜实惠修完自己骑一圈

  由于承包得晚,任玉华的车摊开在学校偏僻的道上,一开始根本没有人来。到现在他还记得,自己开摊后送来修的第一辆车,是一辆男式自行车。

  那时学生刚下课,一个男生骑着车晃晃悠悠路过摊位,车子坏得没法坚持了,于是停下来让他修。他刚把车翻转过来准备修,学生有些不信任地看了他一眼,告诉他:“我还有点事儿,不修了,算了。”

  任玉华明白,自己是生面孔,学校的修车摊这么多,学生信不过自己。于是他开始琢磨怎么能拉来客源。

  “我记得第一次找他修车,是车胎坏了。别家肯定就直接给我换了,他不是,他就真的是给我修补好了,要价很便宜。”在任玉华的车摊上,记者遇到了一个在他这儿修了3年车的老“主顾”小叶。

  小叶说,在别家可能要花几十块修车钱,在他家可能几元钱就搞定了。从此他就“死心塌地”地信任“小华哥”的手艺。

  听着有学生表扬自己,任玉华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每次帮别人修好了车,他总是自己再骑一圈,还能发现一些毛病,于是捎带手就一起修了,能不要钱的,他也尽量不要钱。“学生就是这样,你对他好,他对你更好。”

  很快,学生客源多了,他们还带来了宿舍同学、同班同学,他的“小华修车摊”也成了校园里数一数二的修车摊。

  而他自己也在那时被评为“清华人物”,在学校里小有名气,甚至有的班级在毕业聚餐时还特意叫上他,以感谢这个在同学们大学生活里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修车师傅。

  理想

  修车有心人想造不会坏的自行车

  除了热心,任玉华还成了一个有心人。

  每当有老教授、学生去他那儿修车,他总会和别人聊上几句。

  “老师,您活了一辈子,把您的人生经验跟我分享一些呗?”“同学,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门外汉看?”就靠着这样简单而直接的“搭讪”,任玉华的生活渐渐充实。

  他每天都记日记,还会在空余的时候看书学知识。他不把学生看得很“高”,而是一直努力和他们平等对话,提高自己。他甚至觉得远离自己许久的“理想”二字,又重新回来了。

  因为想踏踏实实修车,他把这个当作了自己的终身事业,时时琢磨,每天收了摊就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修车心得,“哪里最容易坏,哪里修的时候可以多注意。我都记下来。”

  渐渐地,攒了许多本,摞起来厚厚一沓。只要看一眼车,他就能知道这车是该抹油了还是该大修,轴是不是该换了。

  “我修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总结。学生们骑的车,哪里最容易坏,我想都记下来。将来就做一款小华牌自行车,骑不坏的!”任玉华把自己的理想说给相熟的清华学生听,学生们个个都支持他。

  清华里的学生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每学期修车都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听说小华哥要做不会坏的自行车,学生们也都摩拳擦掌,美术学院的为他设计,机械系的为他建议材料,精仪系的为他校正细节。

  “我特别希望能和小华哥一起做出来!”机械系的大四学生苏亚(化名)虽然有毕业事宜缠身,仍常来摊位上转转,听听任玉华最新想法,帮着一起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