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80后修车师傅 撰写励志日记 感动身边学子 对未来有大理想 小华哥要造骑不坏的自行车 一篇个人成长故事,一日内在清华园内流传开;一个普通修车师傅,成为校内红人“励志哥”。 从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到成为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小华哥”,将来还要造出不会坏的“小华牌”自行车,清华大学修车师傅任玉华在这个校园里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也用自己的故事感动着身边的人。 出名 热心实在“小华哥”靠一篇日志走红 近日,在清华大学丁香园餐厅的北面小道上,记者找到了任玉华的“小华修车铺”。他穿着红色羽绒服、深色牛仔裤和一双黑色板鞋,双手在自行车上起起落落忙个不停。 学生骑着车过来,大多张口就是“小华哥,帮我看看我这车怎么又坏了”。“大家都这么叫我,习惯了。”任玉华双手搓了搓,有些不好意思。 说话间,在车铺前不远,两个同学骑着自行车,后座放着长长的展板,连人带车栽倒在地上。 任玉华立刻跑上前去,一边扶起车查看了一番,一边对学生说:“你俩是研究生会的吧?我认识你们那儿的××,他每次都拿我的板车拉这些大件东西,你们也可以来借,不用给钱的。”说着用手扛起展板,帮他们搬到了目的地。 就是这个学生眼里热心、实在的“小华哥”,因为一篇人人网的自述日志,在一天内得来清华学生3000多阅读量、近600条回复,被人称作“体现了清华精神”,火遍全校园。 讲述 收废品、搬水桶辗转十年回清华 任玉华出生于1982年,即将奔三的他,已经在清华里待了十几个年头。 初中毕业的他,为了出人头地独自来京打工。因为仰慕这所全中国最好的高校,所以他下火车后就直奔清华,一个月内进了包工队、当过保安,在换了几个工作后,他成为学校南门修车摊的学徒,一学就是三年。 之后的两年,他又到清华、北大的家属区里开了属于自己的修车摊。 “后来我觉得修车太脏了,想做点体面点的工作。”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他开黑车、搬运水桶、收废品,一度远离了清华园,但平静的生活也远离了他。 开黑车的时候整天见不得光、搬运水桶久了肩膀受不了、收废品定价不对只赔不赚,久而久之,他把最初的本钱都赔光了,心理也偏向极端,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加上当时身体出了些状况,任玉华患了精神分裂症。 待治好病,已离他最初到京闯荡过去了近十年。“重新做人”的他意识到自己还是做一个修车师傅最稳当。“修车不赚钱,我不图钱,总得图点别的什么吧?我想跟人学知识,长见识。”抱着这样的想法,任玉华重回清华园。 修车便宜实惠修完自己骑一圈 由于承包得晚,任玉华的车摊开在学校偏僻的道上,一开始根本没有人来。到现在他还记得,自己开摊后送来修的第一辆车,是一辆男式自行车。 那时学生刚下课,一个男生骑着车晃晃悠悠路过摊位,车子坏得没法坚持了,于是停下来让他修。他刚把车翻转过来准备修,学生有些不信任地看了他一眼,告诉他:“我还有点事儿,不修了,算了。” 任玉华明白,自己是生面孔,学校的修车摊这么多,学生信不过自己。于是他开始琢磨怎么能拉来客源。 “我记得第一次找他修车,是车胎坏了。别家肯定就直接给我换了,他不是,他就真的是给我修补好了,要价很便宜。”在任玉华的车摊上,记者遇到了一个在他这儿修了3年车的老“主顾”小叶。 小叶说,在别家可能要花几十块修车钱,在他家可能几元钱就搞定了。从此他就“死心塌地”地信任“小华哥”的手艺。 听着有学生表扬自己,任玉华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每次帮别人修好了车,他总是自己再骑一圈,还能发现一些毛病,于是捎带手就一起修了,能不要钱的,他也尽量不要钱。“学生就是这样,你对他好,他对你更好。” 很快,学生客源多了,他们还带来了宿舍同学、同班同学,他的“小华修车摊”也成了校园里数一数二的修车摊。 而他自己也在那时被评为“清华人物”,在学校里小有名气,甚至有的班级在毕业聚餐时还特意叫上他,以感谢这个在同学们大学生活里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修车师傅。 理想 修车有心人想造不会坏的自行车 除了热心,任玉华还成了一个有心人。 每当有老教授、学生去他那儿修车,他总会和别人聊上几句。 “老师,您活了一辈子,把您的人生经验跟我分享一些呗?”“同学,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门外汉看?”就靠着这样简单而直接的“搭讪”,任玉华的生活渐渐充实。 他每天都记日记,还会在空余的时候看书学知识。他不把学生看得很“高”,而是一直努力和他们平等对话,提高自己。他甚至觉得远离自己许久的“理想”二字,又重新回来了。 因为想踏踏实实修车,他把这个当作了自己的终身事业,时时琢磨,每天收了摊就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修车心得,“哪里最容易坏,哪里修的时候可以多注意。我都记下来。” 渐渐地,攒了许多本,摞起来厚厚一沓。只要看一眼车,他就能知道这车是该抹油了还是该大修,轴是不是该换了。 “我修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总结。学生们骑的车,哪里最容易坏,我想都记下来。将来就做一款小华牌自行车,骑不坏的!”任玉华把自己的理想说给相熟的清华学生听,学生们个个都支持他。 清华里的学生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每学期修车都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听说小华哥要做不会坏的自行车,学生们也都摩拳擦掌,美术学院的为他设计,机械系的为他建议材料,精仪系的为他校正细节。 “我特别希望能和小华哥一起做出来!”机械系的大四学生苏亚(化名)虽然有毕业事宜缠身,仍常来摊位上转转,听听任玉华最新想法,帮着一起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