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收入 他们村年人均收入四五百元,几乎是西畴县2010年农村人均收入2416元的零头。“修路花钱主要花在炸药和打炮眼上,我们劳力就不算钱了。”侯寿高粗略估计,6年来共使用炸药五六十件,一件24公斤,500元;一共打了五六千炮眼,炮眼收费标准大概18元/米。 修路花了多少钱?侯寿高没有详细统计,“大概10多万吧”。 他们每家人每年平均收入4000多元。 “穷啊,但没办法。”侯寿高没兄弟,上有六旬老母亲,“我爹走得早,我得留在家照看母亲,要是我有兄弟,我可能也会出去打工。” 侯寿高20岁出头,家人托媒人说媳妇,“说了七八个,我都见过,也都去过她们家,但她们都没来过我们家,因为人家一听我们家的情况,再加上交通不好,就都回绝了。” 侯寿高最后在本村找了老婆(姚仕斌的女儿杨世美),比他小两三岁。老人说,两人两小无猜,一起上下学,一起玩泥巴。 “就是太熟了,之前就没考虑,呵呵。”看到岳父岳母在跟前,侯寿高没好意思说两口子结婚前的小秘密。 中午,杨世美端着盆子弓着腰三步并作两步向猪圈走去。“如果不准时,猪就喂不胖,卖不到钱。”侯寿高家有一头牛、七八头猪、几只鸡、几亩地。肖家塘村缺水,地里只能种玉米,每年收成刚够人和牲畜吃。 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两三个水窖,用来存放、沉淀雨水,人畜饮用的都是雨水。 “有时也买水喝,但那要花钱,我们这没污染,雨水也干净,能喝。每年能卖猪两次,一次卖两到四千,每年买肥料得花两三千。”村里人平时吃菜吃肉不用花钱,小孩上小学也不用花钱,每年支出主要就是购买肥料。“平时买点米、喝喝小酒、抽烟花点小钱,偶尔给孩子们买点零食。”据说,他们年收入都不够花,大家都有外债,大概一两万。 记得2009年修路时,西畴县县委书记、县长等人到村里看望他们,据说是县领导到各村调研时顺带到他们村。村里人的记忆中,从没政府人员到过这里,也就在那一次,县里知道了他们修路的事,县委书记口头鼓励、表扬了他们的精神,正是西畴县即将定调的“搬山不如搬石头”的精神。 近日,西畴县正酝酿请省州领导专家前往考察,为该县“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进行理论上的提炼定调,以响应衔接云岭大地的“大山精神”,而肖家塘4个人“愚公移山”的故事,成了“西畴精神”的完美写照。 “村小组的路,就是群众自发组织、发扬我们西畴精神修出来的。”西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玉领语气充满自豪。 “修路花钱主要花在炸药和打炮眼上,我们劳力就不算钱了。”侯寿高粗略估计,6年来共使用炸药五六十件,一件24公斤,500元;一共打了五六千炮眼,炮眼收费标准大概18元/米。“炮眼都是请专业人士来打的,炸药一年一买,存放在县城里一家保安公司,用的时候拿出来,炸的时候保安公司现场监督。向相关部门申请炸药没多长时间,第一次申请用了一周,以后几年一般就三四天。” 邓招财说,他的左手中指2009年铺路抱石头,被夹在石缝中,钻心的疼。但没钱去医院,回家包上自采的药草,一个月后,看到凸起疙瘩的中指骨节才隐约觉得手指断了。现在他的中指只能伸展成90度。 同年,姚仕斌的左手食指也被石块压断。除了这个,他还有高血压、肩椎炎、腰间盘突出,“疼了就休息会,当给自己放假。” 他们为了铺路,没钱看病。 侯寿高说,他们村年人均收入四五百元,几乎是西畴县2010年农村人均收入2416元的零头。 孩子 “学校距离家不远,40来分钟的山路,跑得快也就20来分钟。中午不回家,也不吃午饭,学校也没食堂。其实我没当好父亲。现在几个娃娃年龄也差不多,上下学结伴而行,我们也不担心了。” 修路时每年农历六月后至春节前,“没别的事,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午饭在工地吃。”侯寿高说,“要是当天干活期间碰到下小雨,就在悬崖下避避,雨停了接着干。” 6年,5公里,主道2公里,支道3公里,道道通到四户人家门口。 据了解, 2006年以来,西畴县以村小组为单位,对已挖通的村村公路进行弹石路改造,使得村委会、村小组通公路率达到100%和96.3%。 肖家塘村修路是从村外往里修的,第一年修了约500米,第二年修了约500米,之后四年每年修了约1公里。 “5公里的山路宽约3米,厚度浅的2米,深的有5米,慢的时候一天只能修半步长。”4户人家在修路期间都是在一起吃饭,“我们分工明确,劳力在外做工,女人们在家做饭,她们闲了也来用簸箕端端土。” “这段路修了3个月”,侯寿高指着一段50米左右,既带拐弯又带陡坡的路面说。 路面上林立的牙石和路旁山体上凸出的岩壁,都预示着这又是一段非比寻常的路,轿车大的石头横在眼前的山体上,可能得让他们忙活好多天才能移开,因为揽土石的簸箕、抛沙砾的耙子、敲山体的铁锤、撬石板的钢钎,也是他们铺路仅有的工具了。和钱直接挂钩的炸药和炮眼是他们铺路最大的障碍。 四家人都有小孩上学,最大的上五年级,是侯寿高的儿子。 “他上学时,我们已经修路1年,根本没时间照看他,当然也没时间送他上学,学校距离家不远,40来分钟的山路,跑的快也就20来分钟。中午不回家,也不吃午饭,学校也没食堂。其实我没当好父亲。”侯寿高深深地抽了口烟,烟在嘴里待了约半分钟,雾从嘴里直线喷出,“现在几个娃娃年龄也差不多,上下学结伴而行,我们也不担心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