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飞雁 日前,家住月坛的王大妈又来到阿兵荣辉理发店,她是这里十多年的老顾客了,因为老年人在这儿理发只花1元钱。 王大妈迈步刚要上台阶,一位服务员满脸带笑地迎了出来,“慢点大妈,我扶您。”说着把她搀进屋。9点半刚过,6张理发椅已经“满座”,等位区还排了8位老人。 “我从门口过,看见1块钱的牌子就进来了,您在这剪过吗,怎么样?”坐在王大妈旁边的阿姨是头一次来,心里还有点打鼓。“这家店一开业我就在这剪,都十几年了,你说好不好?”王大妈指指周围的人,“你看看,每天早上都这么多人。” 不到10分钟就轮到王大妈了,理发师扶她坐上理发椅,围上围兜。“呦,今天是阿兵给我理发啊。”王大妈口中的阿兵,就是阿兵荣辉的老板叶伟兵。 阿兵今年40岁,1992年刚到北京时,他发现很多老人在路边理发摊剪头发,夏天太阳晒,冬天大风吹。那时他就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开店,就免费为老年人理发。 1998年6月,阿兵在西交民巷开了第一家美发店。他在门口贴上告示,老年人免费理发,还印了3000张老年人免费券,送到附近社区的居委会,自己也挨家挨户去发。不久,老人们陆续上门,而且越来越多。 那时候,不少老人理完发把钱硬塞给阿兵,他总是不收,于是经常有人送来饮料、水果、自己摊的鸡蛋饼……怕他不收,喊一句“阿兵,这个给你吃”,放在门口就走。时间长了,有的老人就和他说,“多少收一点儿钱,我们也觉得心里踏实。”于是,2001年开始,老人在阿兵荣辉美发店理发,象征性交1元钱。 一会儿工夫,王大妈的头发理好了,“您看看满意吗?”阿兵拿了把镜子放在她脑后。“满意。”王大妈走到前台,把攥在手里的1块钱投进募捐箱。 老人们交的1元钱,被阿兵称为“1元基金”。阿兵每年助养3位社区孤寡老人,领养了7名失学儿童,为“母亲水窖”、玉树地震等捐款,虽然“1元基金”不够做这些善事,但也都转化为善款。 “刚开店的时候,我带着一个徒弟;现在店里总共有五六个人专为老人理发,还有一位师傅负责上门服务。”如今,阿兵荣辉有3家连锁店,每天为100多名老人理发,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服务,13年来他共发出免费券18万张。 “个人做公益毕竟力量弱,政府很支持我们。”阿兵荣辉月坛店门口有六七级台阶,有些坐轮椅的老年人来店里很不方便。今年6月,阿兵向西城区民政局申请安装无障碍设施,作为“特事特批”,无障碍设施改造当月就完成了。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今后的自己”,阿兵荣辉美发店里挂着这样一个小牌子,员工们说,这是“店训”,行善、行孝不能等。 相关新闻 60岁以上老人在百家店理发只花1元 本月起,首批100家“一元理发”店挂牌,包括阿兵荣辉、蒙妮坦美容院、四美国际、东方美研、东方名剪等100家门店。每天上午,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可在挂牌美发店花1元理发。 “助老是美发行业的传统,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营理发店就设有老人、儿童理发专座。这些年,国营理发店逐渐被民营理发店取代,这个传统却一代代传下来,这100家门店中至少有40家已经设立老人1元理发专座10年以上。”美发美容协会市场部部长吴志军介绍。 阿兵荣辉是目前行业中坚持时间最长的,到现在已经有13年。3年前,市美发美容协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开始着手在行业中推广。今后,1元理发网点将陆续增加至500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