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盲人义务送报48年 称好事不能包给雷锋

时间:2012-02-22 12: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中国法律网
图为贾存玉走在熟悉的街道上送报。 谭地 摄 图为贾存玉走在熟悉的街道上送报。 谭地 摄

图为在路德重的家里,81岁的路重德老人与贾存玉闲聊。 谭地 摄 图为在路德重的家里,81岁的路重德老人与贾存玉闲聊。 谭地 摄

  中新网张家口1月31日电 (谭地)河北张家口市高新区有一位盲人叫贾存玉,今年67岁,从1964年开始,他义务送报48年,风雨无阻。他如何认路?如何分拣报刊?如何走过这48年的送报生涯?1月30日正月初八,春节后各类日报都已新鲜出炉,中新网记者对贾存玉进行了采访。

  “我好像是迷上了送报”

  张家口市高新区沈家屯镇东辛庄村有16个自然村,1100多户人家,加上外来人口,有5000多村民。在这么大的一个村子里,盲人贾存玉绝对是个名人,他上过报纸,上过电视,2007年还被评为河北省“十大热心肠人物”。

  贾存玉对中新网记者说:“我好像是迷上了送报,一天不送就不舒服。”

  两岁多的时候,贾存玉的一只眼患了病,村里的先生给扎了针,但眼病没治好,从此失去了光明。第二年,同样的经历,他的另一只眼也告别了光明。此后,色彩成了他脑海里一直想象的词。

  当记者问他是否对色彩、那怕是一点点黑白有记忆时,他回忆说:“没什么印象,好像一点印象也没有。”

  贾存玉希望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希望自己活着能够对别人有用。当年,在生产队的时候,他先是学会了铡草。“我是按刀的,但挣的工分总比他人少一分。”他笑着对记者说,后来实行了承包,村民买了铡草机,就不再需要他了。他也给豆腐坊挑过水,后来豆腐坊不开了;他看过水房,后来村里安上了自来水。

  有一天,他听说村里没人送报,有时报纸一堆就是好几天,于是他找到村干部,硬是把这个活揽了下来。

  贾存玉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送到底!”

  2010年,村里考虑他年龄大,又是盲人,决定不再让他送报。他听说后,心急如焚,又找到了村干部,硬是说服了他们。

  说起送报的动机,他说:“雷锋能天天做好事,但好事儿不能都包给雷锋,我们能做什么就做点什么。”

  48年来,村民们的房是盖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有多大变化,不管新添了多少家,贾存玉都存在脑里,甚至每家的锅头是朝那个方向的他都记在心间。

  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入党

  1月30日中午,贾存玉从邮政代办点取回报纸,代办点已经把报纸分类好。

  贾存玉对记者说,“今天的报纸不多,有《人民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健康报》,但更多的是《张家口日报》和《张家口晚报》,还有几封信件。”

  贾存玉是通过报纸的开本、纸型、纸质、张数来区分报纸。“完全是凭感觉。《人民日报》比《河北日报》的开本大六、七公分,《健康报》比《河北日报》又小一、两公分;《张家口日报》和《人民日报》一般大,但《张家口日报》张数少两张,《张家口晚报》是对开。”贾存玉边摸着报纸,边笑着说,“今年还有人订了1份《光明日报》,跟《人民日报》差不多,还没品透。”

  该上路了,贾存玉整理好报纸和信封,放进书包里,他的二弟贾存义给他递过来一根铁制的拐棍。走出外屋,他的手机响了,贾存玉掏出手机,“喂喂”了半天,也没接通。

  他要去的第一家是宋瑞斌家。宋瑞斌家离他家很近,出院门,向北走十来步左拐就是。宋瑞斌不在,孩子们见他来了,要帮忙找他们父亲,贾存玉摆摆手说:“不用了。”说完,放下报纸,扭头就走。

  第二家是石瑞莲家。石瑞莲有八、九年的订报历史,她见贾存玉来,急忙迎了出来。贾存玉留下报纸,说了几句闲话就往外走。听说记者采访,石瑞莲说:“太不容易了,一个盲人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特别让人感动。”

  第三家是路重德家。路重德已经81岁,当过乡里的卫生员。贾存玉一进家门,就给老人问好。“年龄大了,行动不便,每天就盼这张报纸,盼他来;48年了,一分钱都不挣,图个啥啊!”路重德对记者说,“特别担心他路上的安全,现在的车又多,能不让他送最好就别让他送了。”

  在路德重的家,当记者问起贾存玉有什么愿望时,他说,“做梦都想入党,不知够不够条件”,还有,就是希望邮局能给他发一块奖状。

  又走了几家,直到下午六点多,贾存玉才把包里和怀里抱的报纸全送完。他对记者说:“不送完就一会儿也不踏实,尤其是遇到快件或特快专递,就必须马上送。”

  回家的路上,不时有小汽车在小巷里穿来穿去,但凡是本村的车,都远远停了下来给他让路,他探路的铁拐也常常敲着人家的车,但司机们并不恼火。

  盲人哥哥哑巴弟弟相依为命

  贾存玉的家在村子的最东头,走进一扇生锈的铁门,是两间矮矮的砖瓦房。家里说不上很干净,但也显得比较简单整洁;一盆葱从床底探出头来,是家里唯一的绿色。

  贾存玉告诉记者,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他的弟弟,叫贾存义。他说,弟弟今年65岁,是个哑巴,有点呆痴,也是小时候得病治疗不当留下的后遗症,家里电视就是给他看的。

  送报回来,已经是六点多,贾存玉开始做饭。今天,他要炒两个菜,主食是上午剩下的馒头。他洗菜、切菜,虽然动作有点慢,但有条不紊,丝毫看不出是个盲人。而炒菜,弟弟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贾存玉说:“我们弟兄俩,各有分工,往锅里倒油,炒菜,都是弟弟的活儿”。

  哥儿俩喜欢喝酒,每天能喝掉一瓶。贾存玉告诉记者:“村里百姓对他们特别好,知道我们好喝一口,光春节就送给我们60多瓶酒。”

  贾存玉说:“现在,村里和镇里对他们特别关照,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挨冻。这件衣服,还是村民们给的。”这是一件交通局运管人员的旧制服,衣袖上,还留有“运管”的标牌。贾存玉特别喜欢穿这件衣服。他说,“村民们都说,这件衣服特别合身,特别精神,我就特别喜欢穿。”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