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社会新闻 >

吉林50岁警察半年抓捕23名逃犯(图)

时间:2011-12-08 10:48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一脸和善的老杨,是逃犯的克星 本报记者 孙立国 摄 一脸和善的老杨,是逃犯的克星 本报记者 孙立国 摄

  ■开栏语

  今年5月,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追逃战役——“清网行动”在全国拉开序幕。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追逃战役中,我省广大公安民警高擎利剑,攻坚克难,连续奋战,日夜奔波在追逃战场,抓捕了一大批在逃犯罪嫌疑人,取得了骄人战绩,为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铁肩担正义,热血铸忠诚。今日起,本报与省公安厅联合策划推出大型主题系列报道“清网先锋谱”,为您讲述公安民警在“清网”战场上一幕幕令人感动的追逃故事…… 

  50岁的杨跃山,从警26年,在全系统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极少见他生气。可这位一脸温和与慈善的“老技侦”,在2011年我省“清网行动”开展半年来,抓获了23名逃犯,其中公安部B级逃犯一名,18年命案逃犯两名,17年命案逃犯两名,16年命案逃犯一名!

  昨天,在省公安厅技侦总队办公室里见到副调研员杨跃山时,他正在埋头整理案件资料。

  抬起头,放下笔,扭扭脖子,他笑着说:“不好意思,我们这个战线,每天都是活儿!” 

  50岁的他一脸慈祥,看上去更像一名大学老师,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但透露出对破案的痴迷:“破案,抓逃犯是最有乐趣的事!”

  他是全系统出了名的好脾气,私下里,大伙儿都叫他老杨。

  老杨每天7点出家门,蹭同事的车——总队长范广怀和他住一个小区。早晨,俩人一起出门,上了车,说的都是案子。晚上9点多,俩人一起下班,说的还是案子。

  ■无名英雄

  远程追踪远程指导

  逃犯被民警按在炕头

  今年5月,全国开展“清网行动”,每天来案件报审的民警站在走廊排队,通过审查的德惠报批案子,大伙儿都找老杨办。“远程指导刑警办案,他帮我们顺利地抓到了一个18年的命案逃犯,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民警说。

  这个事,杨跃山记得很清楚。

  “清网行动”开始前,他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命案追逃上。德惠市公安局送来了一个案子。“1993年,德惠市同太乡海川村的一个闫姓男人,与自己叔伯兄弟发生口角,将其杀死后潜逃。”

  “现有的线索很边缘。”这个命案逃犯的媳妇再嫁了,孩子们叫对方“叔”,这条线索跟下去,老杨越来越兴奋,他嗅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味道。

  老杨不知道他长什么样,照片还是1993年的,18年过去了,对方早变样了。可老杨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汇聚各种信息,确定了对方的藏身地点,而且发现了他跟儿女联系的秘密渠道。

  “这工作就得细致又细致,有抽丝剥茧的功夫,一切就会一点点清晰起来。”杨跃山说。

  今年6月27日,老杨获得一条重要线索,闫家儿女要去哈尔滨送钱。老杨在长春指挥德惠的民警迅速布控,根据他提供的地点,民警果真在哈尔滨一处民房外等到了闫家人。他们推门进屋,全冲上去,将屋里所有的人制服。瘫在炕上的男子,正是逃亡了18年的犯罪嫌疑人。

  “老杨神啊,破案少不了他!”德惠警方这样评价。

  ■料敌如神

  靠直觉抓获公安部B级逃犯

  老杨喜欢自己的工作,特有成就感,他说摸排一条确切线索有时候要一个月,可这过程就像电脑绘图,掌握的线索越来越多,对方越来越立体,“他的声音、相貌,我都能感觉到,仿佛他就在我的对面,伸手就能抓到。”

  这样的直觉,让老杨经常出差,跟民警一起去抓逃犯,“因为,我们最了解他们!”

  他侦办的公安部B级逃犯王晓民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件,靠的就是这样的职业直觉。

  今年9月,老杨开始侦办这个案子。国庆节放假,他对王晓民家蹲坑盯守了6昼夜,发现王家女人去了山东泰安,他判断很可能是去和王晓民汇合。

  杨跃山两次赶往泰安,并在10月21日确定了王晓民落脚的小区,22日晚,联合当地警方迅速布控。

  “那天晚上下着小雨,天刚黑没多久,一个男人进了小区,拿手机打电话,东北口音,‘今天不错,又搞定一单生意。’他一开口说话,我就听出来了。他进了警方防控的楼栋,上了5楼,王晓民租住房子里的灯开了。准了,就是他!”

  民警将其当场抓获。

  ■拼命三郎

  一身是病 经常昼夜作战

  别看老杨长得挺壮,身体一直不大好。血压最高时达到180,每天都要吃降压药;他还有心脏病,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糖尿病,早晚注射胰岛素。

  今年,老杨的工作特别忙,从8月到现在,他经常昼夜连续作战,每个月出差抓逃犯10天以上。每天交办到手头的案子有七八个,最多的一天,他手里的案子有20个。120天的攻坚战,他只休息过一天!

  去广州追逃,这线索,他摸排了一个多月,对情况最熟悉。可是腰间盘突出,连站都费劲,同事们说:“这可咋办?”老杨安慰大伙儿:“别着急,我一定跟你们去!”一转身,他进了单位旁边的按摩店。进了屋,连按摩床都上不去,大伙儿扶着,他才摆好了姿势。

  按摩完了,他觉得腰舒服多了,当天就和同事去了广州。

  老杨说,在广州,真的就是靠精神头儿支着,自己才把工作顺利完成了。可同事都知道,在广州,老杨长时间蹲守,胳膊和脖子晒的都是水泡;高血压并发,送到医院打吊瓶。不让他跟,他急眼,血压刚降一点儿,他又回到一线。

  ■“甩手掌柜”

  媳妇做手术都没去看

  问老杨,工作这么拼命,家咋办?老杨笑着说:“辛苦媳妇啦!”

  他家离早市500多米,媳妇右腿关节炎,无法走路,买菜都要邻居帮忙。他整天早出晚归,全家啥事也指不上他。

  广州追逃期间,媳妇到北京做关节手术。手术当天,他正好从长春到广州,在北京短暂停留,可是,着急抓捕逃犯,他愣是忍着没去医院,短暂休息后,直奔广州。

  别人做手术,后面跟七八个亲属。他媳妇手术签字,医生找了一圈,没别人。医生诧异地问:“你没有家属吗?”“他是警察,没时间。”媳妇只能实话实说,然后在手术同意书上自己签字。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