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社会新闻 >

拾荒男子大街上砍死女子 案发过程仅31秒

时间:2012-06-23 18:52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昨日,民警在事发地不远处巡逻 本报记者 李赢 摄   昨日,民警在事发地不远处巡逻 本报记者 李赢 摄

  事发当晚,被害女子小陈的亲属连夜赶到西安。昨日中午,小陈的妈妈和妹妹蹲在案发的安居巷路边,眼中噙着泪水,哽咽着说不出话。

  初中毕业去打工

  供弟妹上学

  “我姐才21岁啊……”小陈在西安工作的堂妹说,姐姐是专门从上海回家看妈妈的。陈家经济困难,共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遇害的小陈是老大。因为母亲没工作,为了让弟弟妹妹上学,她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和父亲共同承担着养家的重担。“她刚给家里寄了2万块钱,把欠的债还了。”堂妹说,姐姐一直努力挣钱、攒钱,就是为了还清家里的债,“她是个很要强的人。”

  “姐姐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去年她没赚到钱,过年回家没给妈妈买礼物很愧疚。”堂妹说,几天前,姐姐还专门打电话给她,说端午节要从上海回来陪母亲过。

  出事前准备去见约好的堂妹

  堂妹说,6月21日早,姐姐小陈从上海抵达西安,下火车后准备坐长途汽车返回安康老家,并打电话给她说见一面,两人约好在端履门附近某饭店门口见面。

  “下午4点多的时候,她打电话说在开元商城,对面是中国邮政。”堂妹说,姐姐对西安不熟,从火车站乘摩的过来,摩的司机把姐姐放在了钟楼,她就在电话里告诉姐姐,朝东走就能见到她了。

  挂了电话,堂妹和朋友在约定的地点等待小陈到来。“没想到这个电话是我姐和我打的最后一次通话……”

  堂妹说,20多分钟过去了,依旧没见姐姐过来,她便不断给姐姐拨打电话,一连拨了十几个电话,到最后她只能听到语音提示,“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她开始不安起来,便坐了一辆摩的去找姐姐。

  打了70多个电话堂妹也没联系到她

  “我姐说她拉着一个箱子,我沿途看到拉箱子的女子都会留意。”堂妹说,但是一路上,她都没有看到姐姐熟悉的身影。以为姐姐走地下通道过马路了,她又下到地下通道寻找,但依旧无果。随后,堂妹决定沿着东大街钟楼邮局一侧朝端履门走。走到西安烤鸭店门前时,那里聚集了很多人,“可能是我找人心切吧,我没有多看,其实只要一回头,我就能看见姐姐。”堂妹呜咽着说。

  一路走过去还没看到姐姐,堂妹再次试着打电话。“一直打一直打,大概半个小时打了70多个,电话终于通了。”但是接电话的却是一个男子的声音。“你到柏树林派出所来。”民警没有直接告诉堂妹发生了什么,堂妹还以为小陈的手机被小偷偷走了。“我一直在想象我姐从上海回来穿着什么衣服,会不会很漂亮?”

  “人已经不在了。”到派出所一段时间后,民警说。堂妹说,当时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个多小时前才和姐姐通过电话,现在人怎么就不在了……”“现在姐姐家人都陷入悲痛之中,尽量不要让她的爸爸妈妈看到她遇害时的照片。怕他们受不了。”堂妹一再叮嘱。

  小陈的家人自始至终都不明白,那个不曾相识的男人是为什么下了这样的毒手。本报记者 贾晨 实习记者 杨皓

  知情人说:

  田荣荣从小父母离异,可能影响了他

  昨日下午,记者查看到一段事发现场的监控画面。监控显示:

  21日下午5时31分49秒 受害者小陈出现在事发地不远处的监控画面内,事发地街道旁,许多市民正在挡车,小陈走到出租车旁向司机询问着什么。

  5时32分58秒 看上去小陈没有挡上车,于是她继续向东走了约10米,来到事发地。她拉着一个暗红色皮箱,此时,24岁的田荣荣拉着木制架子车由东向西出现在监控视频画面内。

  5时33分9秒 小陈的皮箱和田荣荣的架子车右侧碰到,田荣荣顺势半扭转了车头,小陈半扭了一下头。

  5时33分16秒 田荣荣从架子车内取出一把菜刀,朝小陈砍去,周围原本有大量市民,瞬时间散开。由于监控画面模糊,记者无法看清田荣荣持刀是向小陈挥动了一下还是两下,之后,小陈倒地。此时,田荣荣迈步向前,又持刀朝着已倒地的小陈身上连续挥动了7下。

  5时33分40秒 田荣荣起身,拉起他的架子车,头朝着小陈倒地的方向望去,监控中,事发现场已少有市民。田荣荣看了约几秒钟离开,快走出监控时,目视前方,后又回头看了一眼。从小陈的皮箱和田荣荣的架子车相碰,到田荣荣起身,整个案发过程只有31秒。5时33分54秒 田荣荣离开监控,离开时他推着架子车,看上去如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由于监控没有声音且模糊,不知他们之间说了什么。

  知情人透露,目前未发现田荣荣精神异常。田荣荣交代,这是他买的第二把刀,第一把是个匕首,用来玩的。民警抓获田荣荣时,发现作案所用工具——菜刀的刀口有个深深的凹口。据田荣荣交代,那是他砍树时留下的。

  田荣荣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后来,由于家中琐事,他离开了家,独自在外生活,案发前仍是单身。“这个可能影响了他……”知情人透露。

  本报记者 贾晨

  

  事情再现:

  凶手被抓时承认“人是我杀的”

  昨日,记者再次采访了协助警方抓获凶手的杨志刚及朋友等4人。由于案发突然,事件对4人心理造成极度震撼,案发当晚4人都彻夜无眠,“眼睛一闭上,脑子里全是当时场景,睡不着。”

  杨志刚是协助警方抓获凶手的市民之一。他是洛川县人,是位演员,这次回到西安也是与一名导演磋商演出事宜,“我当时刚办完正事,正站在路边和在思源学院上学的朋友说话,当时还有他的另外两名同学。突然听到有人惨叫一声,我看过去,发现人们四散逃跑。”他们赶紧走上前,没走几步就看到躺在血泊中的遇害女孩小陈,“女孩还在动,但脖子大量出血,行李箱倒在一边,也看到那个拉架子车的男的,他正要离开”。

  “我没有看到那个男的砍女孩的经过。”杨志刚说,但看到人们对那男子的恐惧样子,基本可以确定凶手就是他,“当时我的脑子有点发蒙,在这个路段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我很恐惧,赶紧拨打了110、120,并立刻保护现场,让3个朋友悄悄跟着已经拉着架子车离开的那个男子。”

  行凶者离去后,现场开始围拢大量围观者,杨志刚除了维持现场秩序外,就是焦急地等待警方的到来。民警到来后,杨志刚拨通朋友的电话,询问拉车男子的去向,并带领警察沿路追去,并最终追上凶手,“追赶的过程中我和朋友通话一直没中断。”

  杨志刚的朋友、西安思源学院的大三学生侯建城说,他们在跟踪行凶男子的过程中,看到他一路上只要遇到垃圾桶,都会停下来看看、翻翻,后来走到西新街口的小公园时,还停下来用公园的水管洗手和鞋子上的血,又把带着血迹的菜刀拿出来洗,之后,那名男子坐下来休息。

  侯建城的同学吴文强、高灵也参与了当天的追踪凶手经过。他们说,“他就像事情没发生过一样。他手上有刀,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距离他有20来米,所幸他走得不快,没有要跑的意思。被抓住的时候没有反抗,承认人就是他杀的,他不想活了。”

  现场重访:

  街头看到警方巡逻车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再次来到事发现场,繁华的东大街已恢复往日的繁忙。案发现场地面的血迹已被清理,但商铺外墙上事发时溅上的血迹依然清晰可见。在事发地不远处,一辆警方巡逻车停靠着,两名民警不断地向周围查看,同时,街上还能看到有骑自行车的巡警经过,有群众表示:“现在加强了巡逻。”

  案发现场的部分商户职员表示案发时自己不当班,对事情不了解,一家商户的员工称,她的同事当时看到了事发经过,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清楚,“只说看到双方撞到了一起,然后很快就出事了。”

  本报记者 杨德合 实习记者 靳鸽

  市民建议:

  发生摩擦,需要冷静

  21日下午发生在繁华闹市的一幕惨剧,让读者唏嘘。而如何面对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小摩擦,不少市民打来电话,讲述了自己遇到类似事件的处理方法。

  市民王女士说,在公共场所人与人之间产生小摩擦的几率较大,比如踩了一下脚、碰撞一下身体等,其实挺正常的。前几天她骑自行车时,一位老人在自行车道上逆行,她路过时不小心车蹭到老人的胳膊。若辩理,怎么辩得清楚?她选择下车看了老人受伤情况,还不断说着抱歉,老人也知道自己逆行不对,这样的小事很快就解决了。

  李先生则认为,若大家都能把心胸放开,自然而然会包容对待他人,凡事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就不会让矛盾有“起点”。夏天气候炎热,人心也很躁动,在公交车或人员拥挤处,大家的不安弥漫着闷热的空气,很容易产生摩擦,这就需要“冷静”,当你内心安静时,小摩擦便不会引起不适,那又怎么产生摩擦呢?

  人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大学任职的李老师说,我们生活离不开各阶层人群,例如卖菜的、保安、保洁员、车管员等,因为他们工作的社会价值,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有质量。所以,不论您处于什么阶层,对于他人的人格、劳动成果都要有相应的尊重,能做到包容、尊重、体谅、理解,很多事情就也不再会成为引发纠纷的导火索了。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