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检察动态 源头治腐案件快报 廉政建设 忏悔录
当前位置: 主页 > 检察 > 案件快报 >

"专业贿赂公司"曝腐败新动向 专家建议严惩不贷

时间:2011-06-22 22:24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最近几天,“专业贿赂公司”成了最吸引人眼球的词汇之一。据报道,武汉国杏医疗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国杏公司”)为上海一家医疗软件公司牵线搭桥,以考察学习的名义组织医生旅游,以扩大医疗软件及耗材销量。而所有费用,则全部由上海这家公司报销。国杏公司因充当贿赂中介,被人们称为“专业贿赂公司”。

  有消息称,武汉市硚口区工商局以国杏公司的行为构成商业贿赂,对其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硚口区检察院也已对此案展开初查。

  6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法律系教授杨积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专业贿赂公司’的出现,将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交易,用另一种方式予以隐藏,这是当前腐败的一个新动向。”

  “专业贿赂公司”的出现说明贿赂需求旺盛

  在市场经济中,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某种需求旺盛,市场上针对这种需求的供给就会源源不断。江西省赣州市检察院检察官杨涛对本报记者说:“如果贿赂需求不旺,个人之间交易就行了,根本不需要由专业的公司来打理。‘专业贿赂公司’的出现,说明社会上或者某一行业的贿赂需求旺盛,以致需要由专门的公司进行代理。”

  “专业贿赂公司”可以说是一个行受贿的中介组织,它以介绍贿赂、组织贿赂服务的方式,整合行受贿双方的需求,为贿赂交易提供“公司化”运作方式,使商业贿赂、权力腐败行为日益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隐蔽化的态势。受访专家表示,“专业贿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行贿者和受贿者牵线搭桥的作用。

  杨积堂认为,腐败是一种病毒,如果不治其根本,就会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专业贿赂公司”的出现和存在,说明其有足够的客户群体,这表明腐败尤其是商业贿赂仍在蔓延。

  以中介方式出现的贿赂更具隐蔽性

  “专业贿赂公司”的出现,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影响了社会风气。有网友表示,这说明一些行贿者正在悄悄退居幕后,通过专业公司以考察学习为名,行贿赂之实。一旦行贿成功,他们便可谋取非法利益,而一旦事情败露,他们则可以金蝉脱壳,逃脱法律的制裁。这种道貌岸然的“曲线行贿”,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

  杨涛认为,“专业贿赂公司”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比较“专业”的方法来替行受贿双方撮合,使贿赂犯罪流程化,加速了贿赂犯罪的完成;二是在掩饰犯罪行为、逃避打击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三是把贿赂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对一些人和一些单位产生了“榜样”作用,使这种腐败在社会上蔓延。

  “有了专业的贿赂公司,腐败病毒就可以批量生产了。通过贿赂公司的业务营销,腐败的传播速度会急速增快!而且,以中介面目出现的贿赂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更容易被腐败主体心安理得地笑纳。”杨积堂说。

  查处要看执法力度

  “专业贿赂公司”的出现,一方面暴露出贿赂犯罪的猖獗,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我们,贿赂犯罪的手段、形式在不断翻新,对新型贿赂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杨积堂表示,虽然这种新型贿赂方式被专业公司包装得很隐蔽,但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如何查处并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关键要看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

  杨涛认为,国杏公司如果涉嫌介绍贿赂犯罪、行贿犯罪,除了对公司进行查处外,还要对公司的责任人员进行查处。

  治理腐败尤其是商业贿赂,如果只把板子打在“专业贿赂公司”身上,则只治标不治本。如果滋生商业贿赂的温床仍然存在,“专业贿赂公司”只会越来越有市场,越来越泛滥。有专家因此表示,工商部门查处此类案件,处罚的只是浮在台面上的“专业贿赂公司”,幕后黑手难受严惩。

  受访专家建议,在工商部门进行查处的同时,司法部门应该进一步调查“专业贿赂公司”与幕后行贿者的关系,掌握其行贿的确凿证据,不仅对“专业贿赂公司”进行查处,对行贿的公司和接受贿赂的医院及医生,一个都不能放过,要严惩不贷。只有如此,才能彻底清除“专业贿赂公司”存在的土壤。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