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春节将至,很猪肉店量存货,作家车间不大、规模却不小的猪头煺毛点,最近真是忙坏了,他们打出的招聘广告内容简单明了:肉食加工,月薪 2000元,包吃住记者打电话询问,得知是给猪头煺毛的工作。记者来到里后,没有合同 、没有工作服,甚至连记者的身份证都没看,就直接让进了车间在这里,松香已经变成了黑汤,猪头泡在黑红色的水中,一熬松香的锅,一个放猪头的案板,六七个工人在忙活着……这家藏身隐蔽的作坊,据称已经经营了有10多年,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出10吨左右的货,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城阳的猪头肉,基本上都是我们送的。” 记者卧底猪头煺毛点 面试小作坊藏在服装公司院内 11月30日,通过那张简单的招聘广告,记者联系到了高先生,他就是作坊的老板。 “我们这里是肉食加工,搞猪头肉的,一月2000元,包吃住。”高先生刚开始并没有说得太明白,后来记者才知道,这是个“不太干净的活”。 按照高先生的说法,记者来到了城阳秦家小水站,顺着一条不知名的柏油路向南走,让记者感到困惑的是,高先生不是让记者找加工厂的门牌,而是找一家名叫“朝光日服装整理有限公司”的门牌。 记者到了这家服装公司门口后,联系高先生时,高先生告诉记者:“往里走,里面的第二个门,有个小院,我就能看到你。” 记者终于见到了高先生,高先生也打量着记者:“你有身份证吗?”记者说“有”,本打算拿出身份证,没料到高先生说:“ 你拿着铺盖来吧,反正这活不是太干净的活,干得了就干,干不了也没办法。”就这样,“面试”成功了。 记者仔细观察了这个小院:在小院门口有三条狗,一直在叫,里面是两家宿舍,再向里才是车间,车间门口停着两辆货车,货车上印着几个字青岛亨福隆肉食有限公司。 当记者问这里主要都做什么时,高先生告诉记者:相比看法制日报。“我们只给猪头拔毛,不做别的。”后来记者得知,做熟食的车间和成本会很大,英文合同 。而给猪头煺毛 ,几个人一口锅,再加上一辆车就能干得了。 体验 没有工作服,来了就干活 记者带着行李来到这家作坊后,见到了一起在这工作的6个工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范围在40岁到60岁之间,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人只在这里工作了1年左右。 “在这里干活不怕脏就行,一到过节的时候就会很忙,大家都会存猪头肉,所以有的时候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有的时候活少了,干几个小时就下班了。”一位老员工告诉记者,不管干多少,工资是死的,“在这里吃不上好饭,干完活出来,吃的饭都是凉的。” 这里的工作时间是从下午1点到晚上10点左右,在工作时间之,记者见到了作坊的老板娘。老板娘说:“马上就干活了,一会干活的时候,你跟着他们去就行,看看能不能干得了。”说到这里老板娘笑了一下,其他的员工也跟着笑了,后来聊天时记者得知,以他们的经验来看,记者可能干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自己走。“咱们这里不登记或者签合同吗?”记者问一位姓张的员工,他摇了摇头 ,什么都没有说。 工作时间到了,一位老员工领着记者去找老板娘要工作服,老板娘得知后反问记者:“你以前的工作服呢?没有工作服的话,脏衣服有没有?”见记者摇头,老板娘从房子里面拿出了一件旧毛衣,然后找了个围裙,这就算工作服了。“ 你进去自己找个靴子 ,找双手套,快点吧。”一位老员工催促着记者。记者走进车间,便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松香味松香熬好了,就要开始工作了。 车间 污水池里面化冻,猪头直接堆地上 车间一共有三间,但是有一间是衣室,所谓更衣室,其实就是个换衣服的地方而已。记者进了更衣室后,看到在一个乌黑的铁架子旁,放着杂乱的靴子 ,还有已经看不清颜色的手套,手套上面布满黏糊糊的油和肉末。其他老员工选完之后,记者发现已经没有了手套,只能从一些废手套中找了一双像样的,还是漏手指头的手套。随后记者又找了一双靴子,穿上才感觉到冰凉,但是车间内污水横流,必须要穿上靴子才能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