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合同 购房 消费 继承 收养 土地 移民 妇女 工程 物权 债权 公司交通 损害 医疗 婚姻 劳动 房产 民法 生产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交通 >

土地出让试行推广综合评标

时间:2011-12-13 17:51来源:与阳光同行 作者:阿妹 中国法律网

  国土部昨日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0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共安排9项重点任务,其中明确表示将制定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7月中旬前完成检查和处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土地出让方式调整,国土部首次明确表示,将全面推广综合评标办法,推行土地出让预申请制度。http://www.5law.cn/info/a/minshang/jiaotong/2011/1117/42665.html。这一举措旨在防止现场竞价催生“天价土地”,对于是否是北京版的“暗标”出让,国土部方面表示,“目前尚在探索阶段”。

  整治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

  国土部的“双保行动”全称保增长、保18亿亩耕地红线行动,始于去年。为了确保经济增长,延吉支边交通事故。中央提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各地又纷纷加码。为了保障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落地,尽管国土部一再加码建筑用地供应,但始终难以避免耕地被占,投资冲动和保土地间存在很大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遏制地方圈地冲动,高效率使用本已稀缺的土地,国土部推动“双保行动”,既保增长又保耕地红线,并掀起用地督察行动,全力控制地方违规征地。

  此前,国土部副总督察甘藏春曾表示,鉴于去年的成绩,今年国土部将继续“双保行动”,对比一下离婚财产如何分割。同时还将加大参与宏观调控及保障性住房供地的力度,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

  在《行动方案》中,今年的“双保行动”共安排9项重点任务,分5项专项行动和4项基础支撑工作。其中专项行动主要包括土地调控保障、安居用地保障、节地示范、耕地建设性保护、监测预警和问责;基础支撑工作主要包括调整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构建“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地质资料服务保障及推广“在线土地督察”系统。

  在安居用地保障专项行动方面,国土部明确表示,将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地要加快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的清理,按时上报清理数据;制定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7月中旬前完成检查和处理工作。同时加强对房地产用地监管,严格执行住房用地开发利用申报制度,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动态监测。严厉查处圈地不建、囤地炒地、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

  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差别化管理

  在土地调控保障方面,国土部将调整今年用地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合理安排2010年土地利用计划,重点保障在建、续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严控新开工项目用地。

  根据此前的计划,国土部本月15日左右将向社会公布各地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国土部副部长鹿心社强调,将严控土地使用的各个环节,严查开发商圈地占地不按合同开发的行为,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

  《行动方案》明确表示,看看股东合作协议书。国土部将于7月底前完成2009年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奖惩措施。同时,开展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督察,严格监督地方人民政府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情况。

  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

  在土地出让制度改革方面,国土部表示,要推行土地出让预申请制度,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办法。

  事实上,为了防止现场竞价催生“天价土地”,国土部此前曾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试点“暗标”出让方式,即多家竞标组织同时在未知竞争对手报价、方案等信息的情况下投标,然后在同一时间开标,方案最好或价格最高者得到土地。这样的模式可以避免现场面对面“飙价”,从而防止因现场竞争出现“天价土地”。

  对此番将探索推行的土地出让综合评标办法是否就是北京版的“暗标”出让,国土部昨日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是表示目前尚在探索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