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恩政治
感恩政治作者:喻远军 时间:2011-01-20 查看(53) 评论(0)
感恩政治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11 年第 01 期 出版日期 2011 年 01 月 03 日 周濂 / 文 公元前 399 年,雅典哲人苏格拉底被他的同胞,以 281 票对 220 票判处死刑,罪名是 “ 渎神 ” 和 “ 败坏年轻人 ” 。 苏格拉底原本是有机会越狱的,但是他谢绝了朋友的好意。他还讲述一大通理由,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要接受死刑判决,哪怕它是明显不正义的。其中的两个论点是:第一,城邦就好比养育苏格拉底的父母,甚至比父母和祖先 “ 更为尊贵、可敬和神圣 ” ;第二,城邦让苏格拉底和他的同胞 “ 分享了所有的好东西 ” 。 其实这可以用两个字概括 ——“ 感恩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所有草民都拥有的善良天性,也是古往今来 “ 仁政 ” 所以可能的心理基础。 不久前,我们近邻就再一次生动地演示了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庆祝劳动党成立 65 周年之际,朝鲜向所有居民发放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别供给。据日本媒体报道,咸镜道的会宁市居民除了每人配发 450 克米、 100 克大豆油,每个家庭还领到 500 克糖果点心。平壤市民更幸福,还有内衣、牙膏、牙刷这些生活必需品。 送温暖当日,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自发聚集在公园和江边,感谢 “ 金正恩大将送给了我们大量的礼品 ……” 我丝毫不怀疑朝鲜人民的真诚,由此我也愈发痛心于某些国家在感恩教育方面的缺失。意大利的政治现实主义者马基雅维利 16 世纪就曾指出: “ 自由生活带来的种种益处,不会培养出任何义务感。 ‘ 谁也不会承认,他对没有冒犯自己的人应当感恩戴德。 ’ 无论是汲汲于奖赏者,听听交通事故。还是喜欢独处的人,皆不会成为共和国的朋友。 ” 汲汲于奖赏者,可比附为雇佣军;喜欢独处的人,多为个人主义者。二者都不会对更高的存在物有归属感。这种自由生活所带来的坏处,和权利意识泛滥的后果有一比:在一个权利意识深入人心的社会,人们不太会对政府的所为感恩戴德,因为所谓的感恩戴德,意味着所予之物并非你 “ 应得 ” ,而是基于馈赠者的慷慨和仁慈。 有句老话叫做 “ 喝水不忘挖井人 ” ,可是一旦喝水的人开始觉悟到 “ 挖井 ” 是那 “ 挖井人 ” 应该做的,干得不好还可以通过招投标换一个 “ 挖井人 ” ,整件事情就立刻失去了美感,至少不再有树碑立传、传唱经年的感人故事。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家长主义者和专制主义者都不喜欢权利观念,因为无论当政者做了什么 “ 好事 ” ,被权利 “ 洗脑 ” 的人民都会泰然受之,不仅甚少心怀感激,而且还时常挑肥拣瘦、说三道四,让领导难堪甚至难受,这样的 “ 刁民 ” 着实难以伺候。 马基雅维利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一不做二不休,指明了一条看似险恶实则通坦的康庄大道: “ 概言之,共和国的麻烦在于它的公正。人们对于自己得到的公正待遇,认为是他们理应获得的东西,所以不会表示感谢。对于共和国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 确实有一个解决之道 —— 就是少一点儿公正,多一点儿专制。如此,它所带来的好处和它所提供的安全,方能得到更多的感谢,更好的捍卫。 ” 当平等和公正深入人心,成为当然之理时,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不公不平都会让人们心怀不满,反之,在一个高度专制的社会里,哪怕吹过一丝烤肉的微风,也能让人心情为之一振。http://www.5law.cn。两厢比较,当然是后者更加高明。 必须承认,马基雅维利的这套统治术干脆犀利,丝毫没有自由民主制国家那种腻腻歪歪、左顾右盼、患得患失的儿女情长。 我估计没有人愿意背负 “ 忘恩负义 ” 的罪名,但在学会感恩之前,还是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假设有五对青年男女被空降到一个荒岛上共同生活,原本在逻辑上每个女孩子都有五种可能性去选择自己的伴侣,但不幸的是,其中的一个男人有着 “ 千里慧眼般的睿智、广博深邃的见识、神秘玄奥的判断力,以及无比的胆量 ” ,他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另外四个男人。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五个女人来说,那个男人究竟是 “ 唯一的选择 ” ,还是 “ 正确的选择 ” ,或者,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 “ 唯一正确的选择 ” ? ■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