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合同 购房 消费 继承 收养 土地 移民 妇女 工程 物权 债权 公司交通 损害 医疗 婚姻 劳动 房产 民法 生产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交通 >

“杉可骗局”也是一面映照功利的镜子

时间:2012-02-19 10:26来源:毛毛zcl 作者:huihui 中国法律网

  沪上媒体纷纷报道,一家名为“杉可贸易”的公司,专门从事帮白领打折购车、购苹果产品的生意。由于熟客的现身说法,杉可贸易公司每月售出超过200辆汽车,单月销售额迅速超过千万元。今年5月中旬,泡沫突然破裂。有人偶然发现,这家公司并没有便宜的进货渠道,只是一直用后来人购物的资金来贴补打折的损失而已,是个典型的旁氏骗局。随后该公司停止发货。至少有200位顾客的损失尚未追回,涉及资金至少数千万元。上海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部分嫌疑人落网。

  这个号称上海最大的购车诈骗案充满了闹剧色彩。据媒体报道,杉可公司的生意火起来跟其打折销售苹果系列产品有直接关系,而后以小带大,创造了低价购车的神话。这不由让人想起几天前的一则新闻:浙江的一所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防拐骗演练。演练下来,答案大出老师家长们的预料:面对零食和玩具的诱惑,小朋友们的表现大都很不屑,但当记者无意中拿出iPad时,全班36名小朋友,竟然有10名被“骗走”!在小恩小惠面前,你真的比孩子具备更多抗拒诱惑的能力?

  很显然,杉可公司的设局者对时下上海白领的脉号得很准,深知打折的iphone、轿车对众小白领肾上腺的刺激作用有多大。然而一切骗局不管过程如何甜蜜,总有图穷匕见的一刻。多一份质疑的理性,就会少一份盲目的追随。上海的白领买家们不可能不知道iphone和轿车的合理市价是多少,但是仍乐意把杉可公司优惠购车的秘密,视为其公司高层有“背景”,熟识几大汽车厂老总,可以内部买车的结果。在这些人身上除了暴露了其作为经济人,选择性地“理性分析”的思维盲区外,更暴露出内心浓烈的非市场经济的意识在作怪!

  据了解,本案的受害者大多数是三四十岁,就职于科技公司、外企、网络公司,其中不少人来自知名的上市公司。“杉可骗局”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群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复杂而又功利的一面。恰恰骗子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让你在自以为是的充分想象中,放弃抵抗,放弃思辨,放弃分析。我以为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应该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判断分析经济生活万象。而在你我身边又有多少人对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事物保持着应有的警惕之心呢?

  还不得不说的是,本案也暴露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上的漏洞。“杉可局”从去年7月开始布局,打折的信息在网络间不胫而走,更多的人趋之若鹜,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并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警觉。在当局者迷的时候,非常需要来自官方的及时引导,可惜,这些我们都没有看到。若不是此事意外败露东窗事发,真不知道这个“杉可局”会以怎样溃烂不堪的面目示人,又会有多少贪图便宜的人中招。想想不寒而栗!(此文是本律师2011年5月24日发表在新民网的“新民网评”)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