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做律师前,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件:一对年轻的农村夫妇高高兴兴迎来了他们的儿子,但是在3岁后,他们发现儿子不会讲话,于是散尽不多的家财用了3年时间求医问药,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先天性聋哑。年轻父母欲哭无泪只能把儿子送进聋哑学校。次年,该夫妇又生了弟弟,夫妇所有心血都扑在其弟弟身上,在弟弟7岁时,该夫妇从家庭经济状况出发,不得不做出选择,让在聋哑学校的残疾哥哥辍学以成全健康的弟弟读书,夫妇二人每天迫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哑巴在13岁流落社会先是乞讨,经常被其他不懂事的孩子追逐打骂,乞讨不到东西便逐渐盗窃,随着年岁成长体格发育,已经身高马大,偷盗不成便抢,案发时便是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把被害人刺伤。当时我在检察院公诉科工作,因为他聋哑人,提审时不得不请聋哑学校的老师去翻译,很巧的是跟我同去的翻译是这个哑巴数年前在聋哑学校的老师,才得以知道他的完整成长故事。聋哑学校的老师跟我讲,受教育的过程便是接受信息的过程,聋哑人因为交流障碍接受信息能力较差,因此聋哑学校的的6年级学生相当于普通2年级水平甚至都不到,得不到教育长期流落街头人容易是非观念不清晰,这便是聋哑人犯罪率高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