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工人日报》在第一版的“走基层?我在现场”栏目里以《“掌子面”上说安全》为题报道了吉林煤监局一次监察执法工作。现全文转载如下: “矿井测风记录没有漏风率值”、“10米水平掘进工作面回风风流净化水幕无水”……12月16日上午11时,在长春市一家小型煤矿,吉林监察局的监察员们,正认真梳理井下检查所发现的问题,不远处,矿老板忐忑地等待着最终“监察结论”。现场略显紧张的气氛,让随行采访的记者都不觉微微冒汗。 当日早上7时,记者跟随这些安全监察员们一起驱车奔赴位于长春周边的煤矿进行抽查。听听医疗。8点多钟抵达目的地后,听过矿长的简要介绍,监察员们便兵分5路,分别到井下各处“查隐患、禁违章、嘱安全”,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吉林省有各类煤矿226处,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复采残采多,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严重,安全生产压力大,为此,全省100多名煤矿安全监察员常年活跃在矿山煤海。在距地面数百米的黑色巷道里,监察员张英峰告诉记者,他们一年中有100余天是在井下度过的。 44岁的林永会,担任煤矿安全监察员已有10年时间,他所负责的22处煤矿中,最远的往返车程需要5个小时。“因矿区道路崎岖颠簸,每次检查时都时间不确定、吃饭不应时,使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胃病成了我们的职业病。”林永会笑笑说。 不过对于这些安全监察员们而言,看看http://www.5law.cn/info/a/minshang/yiliao/2011/1117/45698.html。巨大的精神压力才是难以承受的。“一天24小时,神经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生怕万一哪里出事故。” 虽然自己就“管安全”,听听最新专利法。但监察员们的人身安全,往往更让家人担心。“我们严格执法,经常会受到威胁。”带队的吉林煤监局辽源监察分局局长李鹏程告诉记者,曾有一位矿老板被处罚了10万元,放言让执法监察员“注意小命”。 “煤矿监察,事关矿工生命安全,一丝一毫马虎不得,矿老板就是再威胁利诱,误诊 。也不好使!”林永会告诉记者,今年8月,他们发现一家煤矿超能力生产,依法对其进行停产整顿,并罚款53万元,该矿负责人数次找人说情,均被拒绝。 逢矿必到,逢井必下,每一条巷道都要量一量高度、测一测风量,每一台电气设备都要认真检查,边查隐患边提出整改措施,同时,监察员们还不忘给矿工普及安全知识,在“掌子面”(地下工程或采矿工程中的开挖工作面)上进行现场培训。 下午1点钟,在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处处长何立坤的主持下,各路监察员结束“碰头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整理完当日《检查笔录》及《现场处理决定书》,并直接打印出来,这才把该矿的矿长、矿老板请进会议室。 “到底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了毛病。我们天天在矿上,有时反倒很难瞧出问题,你们的‘会诊治疗’帮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看过监察文书,矿长们连称“佩服”。 返回的路上,何立坤告诉记者,在连续两年的问卷调查中,社会各界对吉林煤监局安全执法、廉洁自律、政务公开的综合评价满意率均为10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