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制订出一套较成熟的农村社保方案,并准备上报国务院。 “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整个地球”,中央财政如果每年转移支付200亿元,中国农村就有望普遍建立起农村社会制度,中国8亿农民就可以普遍地老有所养。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测算。 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我国 农村60岁以上老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个百分点,今后5年内,男60岁、女55岁的农业人口将以每年85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2028年达到1.2亿人的峰值。据中国老龄委的资料,农村老年人口中高达39.3%的人生活贫困,45.3%的农村老人认为生活得不到保障。 今年1月底,劳动保障部农村司副司长刘从龙公开表示,近期农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方案,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据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制订出一套较成熟、具有可行性的农村社保方案,并准备上报国务院。 20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中西部 2004年底,我不知道最新婚姻法年龄。想知道医疗。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山东烟台召开,这是1998年农保业务由民政部移交劳社部7年来,农保系统召开的首次全国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上传递出关于农村社保的明确思路,即“突出重点、分类保障、分步推进”。 据劳社部农保司资深研究员卢海元博士介绍,按照这个方案,可将农民大致分为三个类别,分别建立相应的农保制度,采取相应的资金筹集模式,即——优先推进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小城镇农转非居民、计划生育对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农民个人+补偿或补贴或单位缴费的资金筹集方式;优先推进城郊地区和一些富裕地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农民个人+地方财政+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筹集方式;同时,想知道医疗事故仲裁。研究制定中央财政支持务农农民和中西部地区农保制度建设的倾斜政策,采用农民个人+中央财政的资金筹集方式。 他说,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约为5亿人,其中包括万农民工跨区域转移就业,乡镇企业中也有1.38亿非农就业职工;另外还有4000多万被征地农民将可能率先建立养老制度,再加上东部地区约1亿农村劳动力由当地财政支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计算下来,中西部地区只有不足2亿农村劳动力需要中央的转移支付。如果按每人每年补贴50元,共需要100亿元,如果为其中贫困户代缴保险费,也只需要再增加100亿元。在深圳升小学和初中比升大学还难!。 “也就是说,中央每年只要支出200亿元补贴中西部,我国就可以较普遍地为8亿农民建立起农村社保。今年财政增收了5000亿元,在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中央财政中拿出200亿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卢海元非常肯定地说。 200亿元的财政资金将是劳动保障部农保方案中的关键。但劳社部目前还没就200亿元的数字测算和拨付与财政部进行沟通。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