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以前身体一般.此次病情 因头疼到诊所就诊.医生接诊后开了处方《卡马西平10片.每日2次.1次1片》《谷维素60片.每日3次.1次4片》《心脑康30粒.每日3次.1次2粒》《朴热息痛20片.每日2次.1次2片》《健脑补肾丸1盒.每日2次.1次15粒.早晚饭后服》《安定10片.每晚2片》《巴比妥5片.每晚1片》当日18时患者服药后约半个小时出现呕吐.21时50分病人再次服药后休息.0时30分被家人发现死亡.经法医鉴定为脑积水引起小脑扁桃体疝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
医生并没有交代病人家属在病人服药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家属也不知道出现呕吐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按照医生开的药按时服下!
请问各位专家,病人是神经性头痛吃这些药到底有多么危险?是否会使正常人致死? 病人身体再差也不至于毫无征兆的几个小时内丧命啊?诊所医生开的药方下药是否很重?就诊医生负有多大责任?如要打官司我们家属应该做什么准备? 图片看不清楚,这个问题要看法医鉴定结果, 主要原因应该是误诊。 抓住致命的一条找律师即可。 我知道,但是我不能说 都是规定量以内的,打官司很难的。。医院杀人无罪,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药物中:心脑康、健脑补肾丸、谷维素均属不痛不痒的;卡马西平用于治神经性痛,扑热息痛、安定、巴比妥均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上述药物最多引起服药期间嗜睡,并非致死原因。 根据尸检报告可知,患者就诊前已有头痛,说明就诊前脑积水、颅高压已经存在,18时出现呕吐,此时颅高压症状更明显。颅内高压继续加重后脑疝形成致死。 脑积水病因很多,多是慢性过程,想必患者头痛已有一段时间。患者只是因疾病加重头痛明显了才去就诊,如果不去就诊不吃药,同样会出现这个结果。另一方面,颅高压常有喷射性呕吐,口服药物根本就无法消化吸收。 结论:患者死亡与药物无直接关系,如果打官司你们未必占上风。 身为一个律师我可以肯定这官司赢的把握有很大,详细的看过了,找个好律师吧,希望同行不是猪脑子,楼上的回答请注意了,本案的关键并非全在药物作用 病人最早出现头痛其实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没有及时进行脑部CT检查,继而发生脑疝导致死亡,与吃药无关,属于误诊。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指颅内脑脊液容量增加。除神经体征外,常有精神衰退或痴呆。脑积水是因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加,脑室扩大的一种顽症,属中医“解颅”的范畴。临床小儿多见头颅增大、囟门扩大、紧张饱满、颅缝开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呕吐、抽搐、语言及运动障碍,智力低下;成人多见间断性头痛、头胀、头沉、头晕、耳鸣耳堵、视力下降、四肢无力等。 脑积水的病理改变为脑室系统逐渐扩大,第三脑室向下方隆起压迫垂体及视神经交叉部,透明隔可穿破,脑实质变薄,以额叶处最明显,甚至穿破侧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胼胝体、锥体束、基底节、四叠体、脉络丛及脑干等处均可因长期受压而萎缩。白质脱髓鞘变,神经轴受压变形,胶质增生及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等。 脑积水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致脑脊液量过多,压力增高,扩大了正常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从而继发颅压增高、脑室扩大的总称。其原因大多是脑脊液循环通路某些部位阻塞所致,而生过多者则较少见。多发生在两岁之内的婴儿,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类,交通性是指脑脊液在脑表面的吸收受阻而言;非交通性是指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循环阻塞。脑积水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1)先天畸形:如中脑导水管狭窄、膈膜形成或闭锁,室间孔闭锁畸形(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空闭锁),脑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脑扁桃体下疝等。 2)感染:胎儿宫内感染如各种病毒、原虫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性脑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或胎儿颅内炎症也可使脑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粒粘连闭塞。 3)出血:颅内出血后引起的纤维增生,产伤颅内出血吸收不良等。 4)肿瘤:可阻塞脑脊液循环的任何一部分,较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或脉络丛乳头状瘤。 5)其他:某些遗传性代谢病、围产期及新生儿窒息、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等。 临床表现 临床见症并不一致,与病理变化出现的年龄、病理的轻重、病程的长短有关。胎儿先天性脑积水多致死胎,出生以后脑积水可能在任何年龄出现,多数于生后6个月出现。年龄小的患者颅缝未接合,头颅容易扩大,故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较少。脑积水主要表现为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后头颅快速、进行性增大。正常婴儿在最早六个月头围增加每月1.2-1.3cm,医疗。本症则为其2-3倍,头颅呈圆形,额部前突,头穹窿部异常增大,前囟扩大隆起,颅缝分离,颅骨变薄,甚至透明,叩诊可出现“破壶声”(Maceen)征。颞额部呈现怒张的静脉,眼球下旋,上巩膜时常暴露(日落征)。病婴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重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视力及嗅觉障碍、眼球震颤、斜视、肢体瘫痪及智能障碍等。由于婴儿头颅呈代偿性增大,因此,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均不明显。 婴幼儿脑积水临床表现: 婴幼儿脑积水临床表现主要为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快速、进行性增大(正常婴儿最早6个月头围(枕额)增长每月为1.2--1.3cm,本病可快增其2--3倍),同时头颅骨呈圆形,额顶凸出,前囟扩大隆起,颅缝哆开,颅骨变形,叩诊“破壶声”,头发稀少,颞额部静脉扩张,眼球下旋,上部巩膜时常暴露,呈落日状。患儿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重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呕吐、抽搐、斜视,眼球震颤,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行走困难,及智力发育不全等。年长儿童及成人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由于年长儿童及成人的骨缝闭合,因此,年长儿童及成人脑积水临床表现与婴幼儿脑积水有所不同。 (一)急性脑积水特征 临床一般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 (二)慢性脑积水特征 临床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特征,可出现双侧颞部或全颅疼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智力发育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三)正常颅内压脑积水特征 临床的主要表现有:步态不稳,运动障碍程度不一,从走路缓慢、不稳、平衡失调到不能行走,医疗。最终卧床不起;精神障碍为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初期为记忆力减退,重者出现痴呆等。个别患者可有大小便失禁。儿童可见头围在正常值范围或略超过正常值,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学习能力差,运动障碍等。 (四)静止性脑积水特征 临床表现类似于正常颅内压脑积水,脑室的容积保持稳定或缩小,未再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精神运动发育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改善。 脑积水的危害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重量虽只占全身重量的 2% ,但其血液占全身血循环的 15% ,脑氧耗量成人为全身耗氧量的 20% ,儿童达 40% ,脑组织又是一个丰液体器官,水分占 80% ,一旦水、电解质在脑组织中病理蓄积即造成脑积水 , 直接危害生命中枢,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各种无不涉及,常见有颅内炎症,脑血管,脑外伤,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神经毒素,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肝肾功能衰竭等都可通过不同机制造成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而成。 ①会导致智能障碍。可仅有轻度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常伴有迟钝、淡漠、缄默等。重者可呈痴呆。少数可有激动、易怒、哭笑无常、幻觉、谵妄等。 ②会导致行动障碍。常在精神症状出现后逐渐开始,有起步困难,行走缓慢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常增高,反射阳性。有时呈现轻偏瘫。 ③尿便障碍。尿便频繁、失禁或困难,有时仅在晚期出现。 此外,尚可有眩晕、一过性意识障碍、眼球震颤、帕鑫森综合征等。 诊断 病史 1. 先天性脑积水出生时即有症状,如较常见的Dandy-Walk异常(第四脑室孔闭锁、第四脑室扩张、头颅过长或小脑末端形成的囊肿堵塞了颅后窝),有家族史。 2. 继发性脑积水可有脑炎和脑膜炎史,或生后有颅内出血史。 3. 多数病人有头大,智能落后,精神萎靡,嗜睡,发育落后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体格检查 1. 头围增大,囟门膨出,颅缝裂开,头颅外形变圆,叩诊有破壶音,颅骨变薄,甚至呈半透明状。额和颞部可见静脉怒张。颅骨透照试验阳性。 2. 两眼落日状,多数病人有眼球震颤。 3. 病人常有抽动,或有反复惊厥发作。另外可见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肌张力高或共济失调等体征。 辅助检查 1.头颅调线检查或CT检查示颅腔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和前囟增大。 2. 侧腔室注射中性酚红1m1,2~12分钟内做腰椎穿刺,CSF可见酚红,提示系非阻塞性脑积压水。若20分钟CSF仍未见酚红出现,提示为阻塞性脑积水。 3. 脑室造影,用过滤的氧气缓缓地注射于脑室内,然后做X线检查,可观察到脑室扩大及大脑皮层变薄。若大脑皮层厚度在2cm以上,并且脑积水能够被解除,提示病人智力可望恢复。同时脑室造影也可帮助确定阻塞部位,或发现颅内肿瘤。 检查化验 1.颅骨X线片可见颅腔扩大、颅骨变薄及颅缝分离; 2.脑室气体或水溶性碘剂造影,能显示脑室系统形态和大小,以及大脑皮质厚度; 3.头颅二维超声检查可见脑中线波无移位,而脑室系统扩大; 4.CT或MRI扫描见脑室系统明显扩大,有时能查出脑积水原因。 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其方法: (1)应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如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2)经前囱或腰椎反复穿刺放液。 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对进行性脑积水,头颅明显增大,且大脑皮质厚度超过1cm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以下几种: 1.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脉络丛切除术后灼烧术,现已少用。 2.解除脑室梗阻病因手术:如大脑导水管形成术或扩张术,正中孔切开术及颅内占位病变摘除术等。医疗。 3.脑脊液分流术:手术目的是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解除脑脊液的积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常用的分流术有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第三脑室造瘘术,侧脑室-腹腔、上矢状窦、心房、颈外静脉等分流术等。 哪些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脑积水,智能低下已失明、瘫痪,且脑实质明显萎缩,大脑皮质厚度小于1cm者,均不透宜手术。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本病,在古代医学典籍尚未发现有关记载。而现代报道,则首见于1959年,介绍一例患儿经针刺委中、合谷等而获愈。之后,一直到70年代,针灸界又开始注意到本病的治疗。最近10余年来,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文章日渐增多,不仅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作了多方面的实践,如以针刺配合艾条温和灸、药线灼灸、中药外敷等,而且在临床证治规律上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已初步认为,从中医辨证分型看,以肾阳虚者疗效好,而脾肾阴虚者,针灸效果为差;而从西医分类看,发现针灸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有效率高,远期疗效也较稳定;阻塞性脑积水疗效低,且预后亦差。沈阳张广中医采用祖传遗方专业治疗脑积水,拥有二十多年脑积水临床经验,药到病除.针对不同病情病种,因病而异,选药档次上都有科学的分类方法。 所以你所介绍的情况说明医院在药物治疗的时候没有明确诊断,存在明显、严重的医疗过错,是有责任的,正是没有及时降低颅内压才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患者方可以诉讼到法院要求追究医院的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