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合同 购房 消费 继承 收养 土地 移民 妇女 工程 物权 债权 公司 交通 损害医疗 婚姻 劳动 房产 民法 生产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医疗 >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索赔行政调解达成一致

时间:2012-02-13 05:16来源:川枫灬 作者:好了歌解 中国法律网

日期:2012-01-2509:00作者: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本网讯为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索赔问题,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农业部全力推进渔业索赔行政调解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方沟通协调,渔业索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经过行政调解,农业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以及有关省人民政府就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损失赔偿和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油从其所承诺启动的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分别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科研等方面工作。

下一步,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油将按照协议落实渔业损害赔偿和补偿资金以及环保基金。有关资金到位后,河北、辽宁省人民政府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落实工作。资金发放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资金落实到相关养殖渔民手中。农业部将制订并组织实施渤海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计划,组织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渔民培训以及资源环境跟踪调查、监测评估和有关研究工作。



康菲公司就溢油事故赔偿辽宁省渔业10亿元人民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年01月25日11时06分来源:新华社

【字体:大中小】

【E-mail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王宇、胡俊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5日宣布,已与农业部、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就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损失赔偿和补偿问题达成协议。

在此协议下,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油从其所承诺启动的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分别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科研等方面工作。

中海油表示,将继续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使蓬莱19-3溢油油田事故造成的损失尽快通过有效方式得到合理赔偿和补偿。下一步还将督促作业者,按照协议落实渔业损害赔偿和补偿资金以及环保基金。

据悉,中海油此前曾向民政部提交成立"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的注册申请。该基金会属非公募基金,由中国海油作为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中国海油控股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捐助5亿元人民币作为首期资金,公益资金来源主要在中国海油所属单位筹集。



我国海监执法人员春节坚守蓬莱19-3油田事故平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年01月24日07时04分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青岛1月23日电(记者张旭东)农历大年初一,人们都在走亲访友互致新春问候,但是在距离山东蓬莱50余海里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平台上,3名海监执法人员仍在观测油花溢出量,时刻监督溢油现场和康菲对事故的处置措施。

23日下午,记者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通过电话联系到C平台中国海监第三支队执法人员李全宝,他在春节前就到平台上开始执法监测,已经累计在事发海域工作了50余天,他说:"其实我这次上来是时间最短的,同事张毅这次已经在平台上工作十六七天了,累计在平台工作了140多天。"

李全宝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要四五次到平台外监视监测油花溢出量,遇到突发状况还要增加监测次数。"这两天渤海降温了,最低气温零下10摄氏度,最大风力9级。出门时穿着制服,外面套着防寒服,但是一出门就都吹透了。"他说,"这两天平台上有露水,特别滑,所以原来出去10多分钟观测一次,现在就得20几分钟。"



李全宝说,平台管理十分严格,不能抽烟,不能饮酒,所以年夜饭也和平时没有多大区别。"我们是和平台工作人员吃的大锅饭,就喝了点饮料庆祝春节,工作还是和平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开展。"

B平台上只有一名执法人员赵仁杰,去年刚参加工作,但是自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以来,他就在平台上度过了中秋、国庆,春节又再次回到平台上工作,而他家就在蓬莱。中国海监第一支队执法人员张毅曾连续60余天在平台上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他第三次在海上过年。

"海上就是没有过年的气氛,没有对联、'福'字,也没有爆竹声,见不到亲人。但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需要我们春节值守在茫茫大海上,我们没有怨言,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和往常一样做到最好。"李全宝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监18"船1月4日起也开赴至渤海海域开始执行溢油监视、渤海定期巡查和海冰监测等任务,春节期间在蓬莱栾家口港避风。船长奚国庆告诉记者:"我们船上10几个人都是在船上过年,八九个船员都是50岁以上,大家都非常理解这份工作的特殊性。我们从去年溢油事故发生以来,就长期坚守在一线,等天气好转,我们将立即出海执法。"



海洋局: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环境监视监测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年01月19日18时52分来源:海洋局网站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以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严密监视监测溢油情况及现场海洋环境状况。现场监视监测显示,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该油田C平台附近海面油花始终维持0个/分钟-4个/分钟,每日溢出量在0.01-0.04升。考虑到溢油量轻微,国家海洋局将不再每日公布蓬莱19-3油田C平台油花溢出动态。但是溢油事故处置并未彻底结束,为此国家海洋局仍继续安排专职执法和监测人员坚守现场,实施监视监测。



看来只有舆论压力,才能促进问题解决



今年海冰对海水养殖户几无影响渤海正在瘦死惹人忧

2012年01月17日出处:经济参考报

记者潘林青滕军伟/济南报道

"今年的海冰比往年要轻很多,对我们渔民几乎没有影响,没什么可怕的。"近日,随着气温持续下降,山东沿海不少地方出现海冰。记者10日赶赴山东莱州湾了解冰情,遇见了正在莱州市虎头崖渔港码头修船的渔民任日其,他这样跟记者说。但此次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海冰几乎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但不少渔民和养殖户反映,近几年渤海湾沿岸上了不少工业项目,大量污水直接排到了渤海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今年海冰对渔民和养殖户几乎没有影响

见到记者来采访,莱州市虎头崖渔港码头多位渔民也围了上来,纷纷向记者介绍今年海冰的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海冰的一般厚度只有5厘米,比往年同期30厘米的冰厚已经相差很多了,是多年来情况最好的一年,对渔民没有造成不利影响。"渔民赵享玉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往年冰情最严重的虎头崖村防潮堤附近海域。站在防潮堤上向北望去,不远处还能看见海水在缓缓流动,只有近处有海冰覆盖,但面积并不大。记者走下防潮堤坝俯身查看海冰,发现近岸海冰的最大厚度大约有10厘米。

"渔民的情况比较好,养殖户的情况怎么样?"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又走访了几名养殖户。"2009年海冰非常严重,我们都吃了大亏。从那以后,我们就学到了经验,提前将养在室外池塘中的多宝鱼和海参移至大棚池塘,现在我们根本不怕海冰。"从事了30多年海水养殖的莱州市三山岛村村民施顺安说。

施顺安带着记者进入了他的养殖大棚。一进大棚,记者感到温暖如春,湿气腾腾,眼镜上随即蒙上了一层雾气。"大棚中一直保持气温14摄氏度、水温16摄氏度,海上结冰再厉害,对我们养殖户也没有影响。"施顺安说。

莱州市三山岛村是个渔村,有人口8100人、大小船只700余条。三山岛村村委会副主任施振参说,村里有不少人在海里养扇贝,今年海冰来袭之前就已经收完了,所以一点损失也没有。

经常在莱州湾查看冰情的莱州市虎头崖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杨荣波也认为,今年气温偏高,海冰的范围与厚度比往年都要偏小,对渔民和养殖户几乎没有影响。



渤海正在慢慢瘦死渔民和养殖户担忧未来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海冰几乎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但不少渔民和养殖户反映,近几年渤海湾沿岸上了不少工业项目,大量污水直接排到了渤海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多位渔民说,渤海湾以前物产丰美,不仅小鱼成群,而且鲸鱼、鲨鱼等大鱼也能经常看见。打鱼归来不想捕鱼了,随便撒一网下去还能捞一箱梭子蟹。可这几年污染太厉害了,许多鱼都被毒死了。据他们估算,近些年渤海湾里绝种的"海货"至少30种,白鳞鱼、黄鲴鱼、鲇鱼、凤尾鱼、梭鱼、目鱼等过去渤海盛产的鱼类,现在已难见其踪迹了。

一位扇贝养殖户告诉记者,由于海水污染太厉害了,这几年扇贝不仅长得慢,而且个头小。以前养扇贝是春天播苗,当年秋天就能收获。这几年是春天播苗,来年6月份才能收获,养殖周期明显增长。并且,以前一笼扇贝能出15公斤,个头还大,现在能出10公斤就不错了。

"渤海正在慢慢瘦死。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我们担心以后不能打鱼、养殖了,我们还能干些啥?"记者临走时,不少渔民和养殖户一脸担忧。



四问康菲"中国式赔偿"

2012年01月30日11:24

来源:财新网作者:宫靖

字号|T1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洋公司十多亿的环境赔偿,其谈判、分配和使用将由农业部和地方政府主导,成效难料

1月25日,中国龙年大年初三,七个月前发生的渤海湾溢油事件,赔偿结果终于基本确定:美国公司康菲与其中国合作伙伴--中海油公司,与农业部等达成协议,共同赔偿、补偿相关损失人民币13.5亿元。

较之以往类似生态污染事件几无赔偿而言,此次13.5亿元的天价赔偿,应算是一种进步。这部分应归于污染发生后,农业部与肇事方多方谈判,为渤海区域和受损渔民讨回了中国首笔环境污染赔偿。

这似乎是个多方共赢的局面。然而,且慢欢欣鼓舞。目前看,这数笔赔偿金疑点重重,其最终结局如何,尚难预料。

此次康菲仿照国外做法建立了生态赔偿基金,但赔偿基金的管理却与国际管理完全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国外的赔偿基金大多由独立第三方主导,政府只有监督职能,而康菲的这笔赔偿已为政府部门主导并控制,成为一种"中国式赔偿"。

总计13.5亿元的赔偿和补偿,源于中国式的"行政调解"。农业部新闻公告称,为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索赔问题,"按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渔业索赔行政调解工作"。现在,"渔业索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此,有四大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为何农业部和河北、辽宁两省政府可以代替养殖户和渔民,签署这一行政调解书?显然,受损养殖户和渔民并没有授权这些政府部门。那么,农业部凭什么代表民间受损者签署调解书?

第二个疑问是,这个13.5亿元的赔偿额是如何算出来的?受损渔民和养殖户的利益是否被充分考虑?渤海溢油事件的渔业损失到底多大,养殖户和渔民的损害各有多少,相关数字未被公布,也缺乏详细核算。现在忽然出来个"一揽子赔偿",令人费解,不明就里。

确实,农业部渔业部门有权代表国家,向康菲和中海油追偿渤海渔业资源的整体损失。但是,农业部门会从中拿走多少,用于渤海渔业生态恢复?而受损的养殖户和渔民最后能拿到多少?

第三个疑问是这个13.5亿元如何分?从各地估算并见诸报道的数字看,仅河北乐亭一地,养殖户主张的赔偿就高于10亿元。但现在总共才有十亿多的赔偿。这些钱怎么分?具体赔偿给谁?按什么标准支付?一切都是疑问。

最后一个疑问是谁来分钱。农业部公告称:"有关资金到位后,河北、辽宁省政府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落实工作。资金发放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资金落实到相关养殖渔民手中。"

这说明,康菲和中海油的此次赔偿,将来会由政府方面分给受损的百姓。但是,由于赔偿不足、标准不明、程序瑕疵,如何确保分配的公平仍然是难题。笔者担心的是,洋公司的污染损害赔偿,最终可能被卷入中国特有的社会治理怪圈。

就渤海溢油事件而言,本来中国政府可借此彰显法治决心,让渔民和养殖户起诉肇事者,相关部门只须尽到监督之职即可,但这一回,相关政府部门忘了自己在事故调查处置中的"鸵鸟政策",再次走到前台,实属不智。

吊诡的是,深谙市场、法治之道的美国洋公司康菲,在中国深耕多年之后,已彻底"入乡随俗",懂得在中国做事,最重要的是与政府部门合作。至于普通公众,相关政府部门自会帮其"搞定"。这次"中国式赔偿"就是一个例证。-



康菲承诺出10亿赔偿渔民损失细节仍存多重疑问

2012年01月26日01:55京华时报张艳我要评论(229)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制图杨佳宁

蓬莱油田溢油事故渔业损失达成协议

康菲承诺出10亿赔偿渔民损失

昨天,农业部、康菲、中海油总公司分别公告:康菲出资10亿元,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资金发放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落实到相关养殖渔民手中。

■赔偿

另有3.5亿用于修复渔业

康菲出资10亿元,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及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此外,康菲和中海油从其所承诺启动的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分别列支1亿元和2.5亿元,医疗。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科研等方面工作。

据悉,河北、辽宁省是这次受到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影响最核心的区域,之前已经多有河北渔民寻求媒体和律师、地方政府的帮助,不过迄今难有进展。

从农业部的公告中可以看到,此次康菲、中海油不仅将赔偿渔民的直接损失,而且会拿出资金进行环境修复。

最受渔民关注的资金发放问题,农业部称,下一步,康菲和中海油将按照协议落实渔业损害赔偿和补偿资金以及环保基金。有关资金到位后,河北、辽宁省人民政府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落实工作。资金发放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资金落实到相关养殖渔民手中。

农业部将制订并组织实施渤海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计划,组织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渔民培训以及资源环境跟踪调查、监测评估和有关研究工作。



■疑问

赔偿细节仍存多重疑问

不过,到底这笔资金是针对河北、辽宁省所有受到影响的渔民的赔偿,还是针对部分之前寻求政府帮助的渔民的赔偿?这笔资金地方政府将如何发放给渔民?以及多大额度发放给渔民?对这些人们关心的核心问题,农业部都没有公布。

记者采访康菲中国相关人士了解到,农业部将通过受影响的相关省份来受理索赔。所以,有关索赔受理的问题康菲中国方面建议咨询农业部。

渔民如果不愿意接受农业部管理的这笔资金怎么办?康菲中国方面表示,如果索赔人不接受农业部的方案,他们完全有权利继续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索赔。至于赔偿资金从这笔资金中出,还是另外出尚不清楚。

记者了解到,这个春节康菲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忙碌渔民赔偿的事宜。稍早,康菲高层曾承诺渔民赔偿事宜在年关前后会有进展。

10亿元是否够赔受质疑

昨天,记者还采访了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他一再强调,渔民应该得到赔偿,一定要得到足额赔偿,但10亿元不一定够赔。

据悉,就在之前,天津海事法院接受河北29位渔民对康菲和中海油的索赔诉讼立案,根据中海油和康菲接到的《应诉通知书》,29位养殖户控诉康菲和中海油赔偿因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而造成的养殖损失,称因污染环境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共计2.35亿。而在我国的渤海沿岸,有着成百上千的渔民,分布在河北、山东、辽宁省等。其中,已经提出诉讼尚未立案的就包括107名河北唐山市乐亭县的养殖户。



■进展

律师称诉讼仍在持续

鉴于并不清楚这笔10亿元赔偿资金的细节,昨天,律师界人士表示仍将持续推进诉讼的进行。

昨天,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107名养殖户状告康菲损害赔偿案代理律师赵京慰告诉记者,将继续推进代理的渔民诉讼的进行,年前,天津海事法院已经要求其补充证据,并对原告进行审核,进行立案前的准备。

赵京慰表示,不相信农业部所协调的10亿元是针对所有渔民的赔偿,因为如果是针对所有渔民,那应该得到所有渔民的同意,但是这很难。此外,赵京慰告诉记者,他所代理的渔民并没有向其提及过政府协调的事情。此前,天津海事法院已经立案29名渔民的诉讼,康菲和中海油收到立案通知书,这一诉讼如何进行,康菲中国称,关于诉讼问题,根据公司的政策,我们不做评论。(本报记者张艳)



专家称康菲10亿赔偿存两大疑问

2012-01-3007:49:28来源:中国青年报【大字中字小字】【打印预览】【复制链接】2011年6月爆发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终于在渔业索赔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1月25日,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农业部、中海油总公司同时发布,康菲将出资10亿元,用于解决河北省、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

"根据协议,下一步,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油将按照协议落实渔业损害赔偿和补偿资金以及环保基金。有关资金到位后,河北、辽宁省人民政府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落实工作。"

但这10亿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又将怎么用,用到谁身上?还没有答案。

"这个现在出现的协议,有疑问之处。"海商法专家、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单红军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康菲到底打算怎么赔

去年6月4日以来,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莱19-3油田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拖延数月不止,震惊全国。截至去年年底,溢油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温家宝总理还专门主持召开了国务院会议。

事故发生3个月后,康菲中国公司终于透露,将设立两项基金。

2011年9月6日,康菲宣布将设立一项关于蓬莱19-3油田事件的基金。9月18日,康菲又宣布要为专门处理渤海湾的环境问题设立第二项基金。"第一项基金是赔偿基金,第二项基金是环境基金。"

直到12月21日,康菲才第一次公布两项基金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行。

关于"渤海湾赔偿基金","目的是向受2011年6月渤海湾蓬莱19-3油田事故影响的公共和个人索赔者提供公平、迅速和简便的赔偿。该基金将由独立机构进行管理,受理所有合理的索赔要求。索赔者可以自由选择通过磋商、向赔偿基金提出索赔申请或寻求其他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我们将公布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他们是由中立、独立和广受尊重的个人组成并负责受理和审核索赔申请。该基金将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定期审计,以确保赔偿金发放到索赔者手中。"

关于环境基金,康菲在发布的信息中说:"基金将重点支持湿地保护、水质改善、渔业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及风险管理等"。"我们正在着手建立一个由第三方学术专家和环保机构组成的委员会。我们将于2012年第一季度公布该委员会成员名单,他们将为未来项目的筛选和监督提供咨询、建议和指导。我们将对基金进行透明管理,定期对外公布进展,并听取当地社区和环境组织的建议。"

而基金设立的具体金额等,却一直并未披露。

康菲公司称,渤海湾赔偿基金网站()提供有关基金和赔偿申请程序相关的信息,但目前该网站仍是一片空白,显示"建设中"。

直到近日,两项基金的事情终于稍有眉目。

"经过行政调解,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省、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油从其所承诺启动的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分别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科研等方面工作。"

康菲公司官网称:"与农业部、中国海油签订的协议,就达到了康菲石油2011年9月宣布的赔偿基金的目的。"



10亿元协议两大疑问

单红军认为,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上述协议至少有两方面存在较大疑问。

"一个正常的赔偿形式应当是有各种相对人的,比如清污方面的赔偿,相对人应当是海洋局;渔业产业的损失赔偿,相对人是养殖户个体;渤海整个渔业环境的损失赔偿,相对人是农业部。给渔民赔偿多少,怎么是和农业部签订的?"

因此,单红军指出,康菲和农业部、中海油达成的协议,并不能直接代表受损的渔民个体。只要没有领到基金的赔偿,受害的渔民就依然有权起诉造成污染的企业。

去年年底,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栾树海等29名海产品养殖户联合起来,把康菲石油中国和中海油总公司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造成其养殖海产品的死亡,要求被告赔偿养殖海产品损失.46万元、鉴定费用703.72万元,并承担案件的诉讼费用。2012年1月10日,相关公司已经收到了天津海事法院发来的《应诉通知书》。

"第二个存疑的地方是,这10亿元的数字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标准都是不透明的。"单教授说。

"如何赔偿,按法律必须要经过测算,而不是依据国际惯例。海洋环境的损害乍看难以计算出数字,其实不然。比如美国计算墨西哥湾漏油赔偿造成多少损失,就是政府和企业人工治理,恢复到原来海洋环境所需要花费的金额。"

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发生后,就成立了200亿美元赔偿基金,当地受害者直接通过赔偿基金索赔,部分受害者已经比较快地得到了赔偿。

究竟这10亿元数字是怎么来的?是否存在核算过程?

中国青年报记者今日致电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电话均为答录机,无人接听。记者留下了问题和联系方式,截至发稿时,没有得到回复。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