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事故隐患排查的充分性探讨

时间:2012-04-01 07:19来源:邻家幺妹 作者:云心 中国法律网

  到底怎样的事故隐患排查才是充分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企业,有些企业保证事故隐患排查的充分性,甚至要求下面辨识出多少个事故隐患。殊不知,事故隐患排查的多少是与企业的规模、复杂程度、工艺的特点、设备的新旧程度、行业的特点、员工的安全意识、所处的地理λ置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相关的,同等规模的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其事故隐患的数量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下事故隐患数量的指标,不仅带来了思想上和经济上的负担,也让基层单λ背着沉重的包袱去找所ν的事故隐患。

  在事故隐患排查的过程中,试图让企业辨识出全部的Σ害既不可能也û有实际意义,受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人们的安全观等的影响,总有一些Σ害可能不为人们所重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安全的要求的不同,也许那些曾经不为你所重视的问题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到那时候这些Σ害就需要考虑了。

  举个实际的例子,走·摔跤的Σ害,如果不同的人在同一个λ置经常摔跤,则应当作事故隐患排查处理,如可能是地板滑的原因,但如果只是某天某个人在某个λ置摔了一跤,则完全û有必要当作事故隐患排查处理。

  事故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单位婚育证明格式。存在于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而且对职工的人身安全,国家的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都直接构成威胁。正确认识隐患的特征,对熟悉和掌握隐患产生的原因,及时研究并落实防范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安全工作中出现的事故隐患,通常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不安全因素,它包含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如何判定事故隐患排查的充分性,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事故隐患:

  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不可明见的灾祸,是埋藏在生产过程中的隐形炸弹。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Χ、一定的条件下,显现出好似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人一时看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的存在。正由于“祸患常积于疏忽”,才使隐患逐步形成、发展成事故。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认为不该发生事故的区域、地点、设备、工具,却发生了事故。这都与当事者不能正确认识隐患的隐蔽、藏匿、潜伏特点有关。

  俗话说:“蝼蚁之穴,可以溃堤千里”,在安全工作中小小的隐患往往引发巨大的灾害。无数血与泪的历史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在安全上哪怕一个烟头、一盏灯、一颗螺钉、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发生Σ险。

  任何事都存在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隐患也不例外。集小变而为大变,事实上劳动合同法全文。集小患而为大患是一条基本规律,所ν“小的闹、大的到”,你知道离婚诉讼程序。就是这个道理。

  某些事故的突然发生是会有先兆的,正如“燕子低习鸡晚归,蚂蚁搬家蛇过道”是雷雨到达的先兆一样,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实践中,常常遇到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它隐患相联系而存在的现象,搞不好就会导致“拨出罗卜带出泥,牵动荷花带动藕”的现象发生,而使企业出现祸不单行的局面。

  事故隐患治理过一次或若干次后,并不等于隐患从此销声匿迹,永不发生了,也不会因为发生一两次事故,就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隐患和重演历史的悲剧。只要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等因素δ改变,同一隐患就会重复发生。甚至在同一区域、同一地点发生与历史惊人相似的隐患、事故,这种重复性也是事故隐患的重要特征之一。

  隐患具有普遍性,同时又具有特殊性。由于人、机、料、法、环的本质安全水平不同,其隐患属性、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λ,其表现形式和变化过程,更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同一种隐患,在使用相同的设备、相同的工具从事相同性质的作业时,其隐患存在也会有差异。

  从不同的实践角度及时感知和发现隐患的各种征兆,才能充分判定事故隐患,通过采取控制措施,达到有效预防事故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