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倡导“高温关怀主义”!

时间:2012-07-08 02:09来源:井秋峰 作者:愚娘做菜 中国法律网
我们倡导“高温关怀主义”,正是基于对社会、对弱势群体、对每一个公民、对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深层关怀。没有这种关怀,人们不会关注,没有这种关怀,人们的脚步不会停下来稍微想一想生活的意义、经济增长的意义。

7月下旬以来,我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近日我省同样高烧不止。在高温下,总有一些劳动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山西,工人们日夜不间断地装煤,保障全国各大电厂的电力供应;在京沪高铁段上,工人们冒着炎热仍然在按进度轮班作业;在广州,亚运建设进入最后的冲刺期,街道上随处可见挥汗如雨的工人,持续高温并没有对市政工程的进度产生丝毫影响。

正是这些坚守在一线的劳动者,保证了高温之下社会运转的正常秩序。然而,伴随高温而来的各种事故也频繁发生,尤其是在户外作业的劳动者。7月30日至8月1日,济南出现多名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世,大多为环卫工人或是农民工。与此类似的高温死亡事故在广西、新疆都有发生。同时,各大医院急诊室的中暑者爆满,高温天气已从天灾转为人祸。实际上,这样的人祸早已不是第一次遇到。每年高温天气来临,各地都会出现极端事故,媒体又会重新呼吁社会关注。在这些呼声中,专家学者早就给出了意见,无论是立法层面,还是政府监管层面以及企业的执行层面。但每每高温天气一过,人们似乎就忘记了它曾经给社会带来的伤痛。

我们的时代走得太快,总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总有很多事情要做,人们似乎没有耐心停下来解决好一个问题就只顾着往前赶。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GDP增长的速度,也赶不上新问题发生的速度。于是,新问题未解决,老问题还在。比方说,制定了半个世纪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在面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时已经失效,今天的时代环境、用工环境、劳资关系已经天翻地覆,老法规无法适应新问题。可惜,这么多年过去,我们仍然在遵守这一部陈旧的法律,法规更新进步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速度。同样,一直以来要求政府强化劳动保障监管,促使企业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这种缺乏利益驱动的执法对有关部门来说没有好处,只能增加责任,于是,政府部门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做些表面文章。提倡了多少年的高温补贴,当记者问到工人时,往往是“从没听说过”的答复,令人倍感心酸。

快慢转换的中国,有些快是不必的,有些慢是不能容忍的。我们知道要解决问题,最终靠的是法律,最终靠的是政府的监督和企业的执行,但是,如果全社会缺乏关怀,无论多大的问题都会被我们随意忽略掉。因此,我们倡导“高温关怀主义”,正是基于对社会、对弱势群体、对每一个公民、对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深层关怀,这是普世关怀中的一个环节。没有这种关怀,人们不会关注,没有这种关怀,人们的脚步不会停下来稍微想一想生活的意义、经济增长的意义。“高温关怀主义”不仅针对政府、针对企业,同样针对我们每一个人。社会关怀必须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内在激情。我们的商场应当让户外工作的工人进来享受一下冷气,我们的企业哪怕为工人的宿舍增添一把电风扇都是好事,我们的医院应当尽量减少向中暑工人的收费。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都应当有这样一种关怀意识。无论什么灾害,无论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受到伤害最多的永远是穷人。

我们倡导的“高温关怀主义”,也不仅仅是针对当下这样的高温天气,同样针对所有“穷人的灾难”。换言之,我们可以为“关怀主义”加上不同的主语,这是我们对人类自身关怀的普世性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