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做欠条——不是笑话 他们也没有回家。他们也在风雪中守候。但他们不是不愿意回家,不是不能回家,而是还没有拿到五年前的工钱 。 200多名农民工5年前在安康市旬阳县政府搞开发的工程工地上干活,至今没拿到一分工钱。今年春节前他们为讨薪又守候十天十夜,结果得到的是县政府资金无限期到位后,才能兑现的“红头文件欠条”。(中国新闻网2-2《三秦都市报》) 欠钱看来是真的。因为那个有旬阳县国土资源局发的文件说“目前尚欠施工单位工程款400余万元,施工单位拖欠乔大国、李中喜等民工工资100余万元。五年来因工程无法启动,拖欠的工程款一直未兑付。” 不打算赖账看来也是真的。因为该文件承诺,“县政府资金到位后,我局及时通知你们,劳动。由你们与施工单位来我局当面算清帐,以施工单位提供的拖欠名单和数额为依据,所欠民工工资由我局现场向你们兑付。” 把红头文件当欠条看来也是真的。因为这个红头文件上标注着“此承诺等同欠条”。 旬阳县过头资源局的领导说他们这回“闹笑话了”。 据我看,他们一点都没有“闹笑话”。他们倒是很认真、很诚恳——当然也有点“很无奈”的味道。他们知道农民工干了活就应该拿到工资,他们知道农民工只能找他们——因为他们是“业主”。但他们也很无奈,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业主,他们只是政府的“委托业主”。相比看劳动合同短期化。工程是政府工程,欠农民工工资是政府拖欠。县政府欠的账,国土局拿什么还?但他们又不能不认账、不能赖——只好打欠条了。用红头文件做欠条尽管有点不大雅观,信誉度相对总是要高一些的。但—— 农民工还是拿不到钱。因为“政府的资金”还没有到位。什么时候到位?旬阳县国土局没有说——他们也没法说,因为他们不是决策者,因为他们手里真的没有钱。于是——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旬阳国土局的苦衷和无奈,但我们依然不知道那些民工能不能拿到钱,什么时候能拿到钱。因为再权威的欠条也还是欠条——是不能当钱花的啊。 对于民工维权,事实上劳动合同签收单。国家这些年非常重视。讨薪英雄,维权英雄是多得不能再多——甚至温家宝总理也曾出面为工人维权;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强化,就连联合国的组织也赶来帮助咱的农民工维权。但面对旬阳县这样的问题,依我看,大部分人还是会傻眼。 因为拖欠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钱是公款——来要审批,去要核对——按规定还应该一板一眼。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当欠债者所花的钱本身是公款,是需要审查的时候,讨债者该怎么办?这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从制度上讲,不论是旬阳县国土局还是旬阳县政府,他们收入和支出的钱都是公款,都是要经过公正性审查与评估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他们欠了钱,该谁还? 其实政府欠钱也不仅这一桩。落后地区拖欠职工工资的事也不是一个地方。低保不到位,退休金发不够,教师工资不按政策涨……甚至同一个地方的公务员,一个机关与另一个机关执行的标准都不一样——因为有的是直管的,有的是“横”管的。地方没钱的时候,中央的政策也只好等等看。 不能全怪地方政府。因为没钱的时候神仙也只会打欠条。但这问题还依然存在。但这问题——应该说有点严重 。因为这些年国家发展很快。因为建立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是全民的心愿。拖欠一时可以理解,拖欠的时间一长就有问题——因为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受到怀疑。因为公正就会受到挑战。而这种危害的严重性不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拿红头文件当欠条——这应该不是笑话。 风雪中民工啊,你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回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