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购房流程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购房 > 购房流程 >

拍卖火爆不代表收藏火爆

时间:2012-03-22 20:09来源:rickydd20 作者:百合在歌唱 中国法律网

买家你追我赶地出牌竞价是拍卖公司最愿意看到的场面。竞拍者的行为迅速和冲动程度似乎与拍卖公司的获益成正比。甚至买家对拍品知之越少,拍卖公司的生意就越容易做,这已是行内心照不宣的秘密。 过去收藏是有闲人的爱好,喝着茶聊着天,把玩欣赏品鉴。现在艺术品成为火热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多的“热钱”急于低买高卖。 拍卖市场的这种投资过火而收藏行为减少的现象带来不少危害:古玩艺术品的数量是有限的,市场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于是仿品自然越来越多。就连齐白石的画作也出现了无低价拍卖,这其中投资者蒙受的经济损失难以计数。拍品价格出现虚高,真正的藏家却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再加上拍卖公司在非正常“繁荣”的市场中牟利,渐渐忽视了引导藏家认识艺术品价值、培养他们热爱古代文化的责任。 古玩艺术品拍卖市场看似繁荣,但却隐藏着重重危机。北京远方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王向功先生提醒藏友,现在的古玩市场上很少有“漏”可捡,贵买贵卖才是趋势,他希望能帮助藏友从“出价机器”向收藏家转变。 做好功课再出价 王向功先生有六个大博古架,摆满了各种瓷器、玉器。他把架子陈列在公司会议室里供人参观。这种“显摆”并不是惹人艳羡,因为架子上没有一件真货。这是他五六年前入行时交的学费,那时候花大价钱买进来的宝贝有五分之一都是赝品。所以他告诫藏友,耐住性子先学再买,有钱时买精品,房地产。没实力也不买假货。也许是因为上当受骗的次数太多了,就想干脆自己来做拍卖公司,让大家别走自己的弯路。 跟许多收藏者的经验一样,王先生说大部头的收藏大全等书籍是入门的必备资料,你看大学生创业加盟店。一定要对有兴趣的项目有直观的了解。比如玩玉,最好买一套古方主编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作为标准器,根据标准器判断藏品,否则一出手就上当。收藏层次应该循序渐进地从百十元到成千上万元。虽然王先生是拍卖公司的经理,但他劝拍友不要对拍卖会上的那些天价数字念念不忘,关键要训练自己看出决定价格的因素到底在哪儿。   初学者到藏家梯级进步 王向功把藏友分成三类,刚接触收藏的入门者,相比看房产合同纠纷 。正在学习的收藏者和想进入拍卖市场的企业家、商人。他们就针对这个梯队提供了步步升级的“培养方案”。 比如对刚进入收藏领域的白领和工薪阶层,可以从网站上挑选几百元钱的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窑瓷器,或者现代的书画家作品。当他们拥有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之后,就会需求档次更高一点的藏品。收藏者队伍在不断扩充,初级者会不断地进入。这样当初的新手拍下来的藏品还可以重复送拍,循环给他们的后来者。 在山西举办的一个讲座上,一位老板就带来了连儿女都不让碰的宝贝,结果被专家告知没几样真东西,他花在拍卖会上的钱全打了水漂。远方拍卖网站收藏家俱乐部就是针对那些对艺术品有兴趣、经济实力较强但都曾经被坑过无数次的人而开办的。俱乐部请专家为他们进行专题讲座和定期的培训。每个月的第三个周末都举办鉴宝讲座,由专家对照实例仔细讲解东西真在哪儿,又假在何处。 此外藏友还经常被带到故宫博物院去看“标准器”,再去潘家园找仿品,喜欢瓷器的还能有机会去各窑口参观。这些办法不仅能加强藏友的拒假防骗水平,还能使他们了解古代文化。这些做法是将拍卖公司自身的发展寄希望于藏友的进步。因为投资应该以更有眼光的收藏为目的,拍卖公司应该培养收藏家队伍,而不是投机商人。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