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婚姻法规 婚姻动态 结婚知识 离婚知识 婚姻效力 家庭关系 离婚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同居纠纷 涉外婚姻 婚姻法论文 婚姻法案例 夫妻债务 婚姻调查取证家庭暴力 离婚房产 协议离婚 离婚手续 重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起诉书 计划生育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婚姻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的心理病态

时间:2010-11-24 21:31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家庭内暴力与辍学、自杀等青少年行为障碍有共同的心理机制,因此必须同时进行个别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

  家庭心理治疗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分支,它通过对患者的家庭成员做心理治疗来消除患者发病的因素,缓解家庭对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康复。

  父母常常只承认孩子的暴力问题是自己教育的失败,苦于无能为力而求助于治疗者。治疗者多采用认知领悟的方法,分析父亲尊严、权威缺乏的表现及原因,同时也分析造成父亲权威缺乏现象中母亲应承担的责任,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干涉的具体表现与发生暴力的关系,并促进父母双方沟通、交流,逐渐恢复健康的家庭结构和家庭角色,使父母形成一致的养育态度。

  通过对父母的家庭治疗,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变化,从而将对父母的指责变成感谢。由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孩子也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训练弱者敢于面对强者发言,强者能接受弱者的情感和意见,双亲会更了解孩子。渐渐的,双亲和孩子能对等地交谈,使孩子逐渐认识到对父母的暴力行为是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内心紧张情绪的发泄,是不良的应付挫折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又针对施暴青少年往往对家庭有依赖性和独立能力弱的特点,采用森田疗法,让其逐渐建立重在行动、重在目的的生活态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树立自信心,并在治疗中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双亲。

  上述个人和家庭治疗,旨在解决亲子关系偏离这一根本的冲突,治疗过程是家庭再统合的过程。

  行为的经过可分为:暴言期、暴力期、无欲期、恢复期。

  家庭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一般由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组成。

  家庭因素父亲权威缺乏,母亲过分保护、过分干涉。

  个人因素温顺、谨慎、敏感,有较强的不安全感,任性,忍耐力弱,学业挫折,被欺侮等。青春期心身的激烈变化。

  社会因素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竞争,尊敬师长观念薄弱。

  个案分析:

  李×,独生女,17岁,高中二年级时休学,因为情绪不稳,怕考试,不上学,打骂父母半年有余,近半个月来因打骂父母加剧而入院。

  她的父亲是某名牌大学的教师,事业心强,工作勤勉,人称“老黄牛”。他性格温顺、老实,除工作以外,几乎包揽全部家务,很少有其他兴趣、爱好,平时寡言少语,甚至与妻子、女儿也很少交谈。他对女儿的要求及行为很迁就,女儿要喝水他都倒好送到手中,只要女儿撒娇或发脾气,他就会一一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包括不合理要求。女儿既喜欢父亲对自己的宽容,又看不起父亲的“书生气”。母亲也是某大学的教师,健谈,喜交往,不愿操持家务,但在家庭中占据支配地位,对女儿要求严格,在教育方法上与丈夫不一致,常常在女儿面前挖苦、指责丈夫教育子女的方法,甚至表示看不起丈夫,这一切使女儿对母亲极为不满。

  李×性格内向,沉默少语,学习成绩一般,但又好胜,总想做一位居里夫人式的女人。她情绪波动大,适应环境能力差,对父母依赖性强,要求苛刻。她要求父母采用各种途径,不惜以高额的金钱代价多次转学,但终因考试成绩差、怕考试而不上学,以致高中二年级有四门功课不及格,不得不休学。

  李×同情父亲,但又嫌他太窝囊,对母亲的严厉极为反感、不满,自己因学业上的挫折和人际交往的困难而自暴自弃,每天除看电视以外,不做任何家务劳动。她不断向父母要娱乐费,由每月40元逐渐增加到100元。父亲表示异议时,她便破口大骂父亲无能,并摔砸电器。从此以后,在家中稍有不满,她就表现出暴力行为。因为母亲管教严厉,所以她的施暴对象基本是母亲。母亲为了逃避暴力,只得离家或躲在房内闭门不出。李×为了发泄,又将父亲作为施暴对象,甚至抓住父亲的头发,用父亲的头去撞开母亲紧闭的房门,以致父亲被撞得头破血流。

  李×在幼年时是个温顺老实的孩子,据母亲讲,她没有第一反抗期,内向,不善交往,自尊心强,要求完美,偶尔有控制不住的反复洗手的症状,对环境适应差。对母亲虽有反抗,但最终总是服从母亲的决定。

  医生刚接触李×时,发现她腼腆少语,身体较弱,很难想像她会对父母施加暴力。检查中未发现她有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等任何精神病的症状,只稍稍伴有强迫症状。其发生暴力是在内向、追求完美性格的基础上,因学业挫折导致辍学,又加上青春期危机,出现不安、焦躁、抑郁,冲动性增强而导致的。

  住院治疗后,医生对李×施行森田疗法,在参加“重作业期”的治疗中体验“重在行动”的生活态度,促其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及劳动习惯,矫正在家庭中无所事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锻炼交往的技巧、能力,帮助她分析性格的弱点,承担暴力行为中自身的责任,使其由住院前单纯指责父母到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父母与自己,初步具备了与父母沟通的基础。同时医生对其父母予以治疗,帮助他们分析暴力发生的家庭因素,不再仅仅指责对方,逐渐做到父母共同教育孩子,加深了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在对全家的家庭治疗中,最重要的是使双方能耐心听对方的话,也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经过这样的多次交谈、沟通,李×本人终于决定出院后要好好学习,双方形成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性循环。

  治疗家庭暴力最根本的是解决亲子关系中的冲突,在家庭成员再统合的过程中消除被治疗者的暴力症状。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