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收筹划原理 企业经营决策任务之一就是正确预测分析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发展趋势。据此,须结合自身的生产能力、资金运转速度和税负轻重等因素,计划企业的生产量和销售方式,以期取得最大利润。以销定产的经营决策,由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折旧“税收挡板”的共同作用,因而合理安排企业的产销结构,能够使企业享受税收筹划上的收益。 二、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 某汽车钢圈厂生产轿车钢圈卖给某汽车制造厂配套使用。经预测,销路好时,从1994年开始,以后10年中,每年可销售8万只钢圈,估计可能性是0.4;销路差时,则每年只销售4万只钢圈,可能性是0.6。该汽车制造厂希望钢圈厂供给配套钢圈。 洽谈协议为: (1)如果保证供应,则汽车制造厂在10年内不再购置其他厂的钢圈。每只钢圈价格为150元。 (2)如果钢圈厂每年只能供应4万只钢圈,则售价降低3%。 (3)如果每年固定供应8万只钢圈,则售价降低5%,超过4万只,不足8万只,也按此价收购。 钢圈厂根据上述协议,分析了本厂的情况: (1)如果要达到年产4万只,对比一下财产继承遗嘱范文。需将成型车间改建,投资50万元,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1994年年初改建,年底可完工。 (2)如果达到年产量8万只,需扩建成型车间,投资800万元,除了自有资金50万元外,其余资金由贷款解决,年利率6%,也可于1994年初开工,年底完工。 (3)钢圈厂现有生产轿车钢圈的固定资产为1000万元,年折旧率20%,每年分摊管理费为10万元,车间改建后每只钢圈的变动成本为75元,扩建后可下降8%。 (4)经市场预测1994年后的10年内,其他汽车制造厂也需要钢圈,预计每年需求量最大可达3.2万只,概率是0.6,需求量最少也要1.2万只,概率是0.4,每只售价150元。另外,需缴纳增值税6%和33%的所得税。 该厂财务部门根据掌握的材料,对市场销售情况做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三个可行性方案供厂长选择。 方案一: 用自有资金投资50万元改建车间,生产4万只钢圈,全部卖给汽车制造厂,则: 产品单价=150(1-3%)=145.5(元/只) 产品销售=145.=582(万元) 年固定费用=(年固定资产十新增投资)折旧率十应摊管理费=(1000十50)20%十10=220(万元) 年变动成本总额==300(万元) 年销售总成本=固定费用十变动成本总额=220十300=520(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