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债权债务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债权 > 债权债务常识 >

中国为什么要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时间:2012-01-28 15:12来源:molchao 作者:香水百合 中国法律网
欢迎有识之士进来讨论和指教。中国为什么要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中国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 “两房”终获美国政府出手搭救,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两房”债权人松了一口气。然而美国政府的出手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将创历史新高,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或将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债权人套得更深。 “只要有如此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在,那么不是这里损失,那里也会损失。”社科院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昨天表示,被美国国债深套,主权财富基金或外汇储备出海抄底不成,反成“垫被”的不只是中国,这是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同困境,“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是否需要那么多外汇储备?” “两房”获救的悖论 公开资料显示,“两房”共持有5.4万亿美元的未清偿债务,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40%。如果“两房”破产倒闭,全球金融市场将出现大幅动荡,那些“两房”的债权人处境可想而知。 对于美国政府的救助计划,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分析认为,这意味着2008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达到历史新高,与“两房”资产组合有关的信用风险,大部分将转移到美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新增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存量国债的市场价值可能缩水,从而给国际债权人造成资产损失。” 而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5038亿美元。 “不是这里亏,就是那里亏,羊毛都是出在我们身上。”张斌形象地说,“毫无疑问,在美国爆发的这场次贷危机中,包括中国、日本等国在内的国家,成了强有力的买单者。”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的看法较为乐观。他表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采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存量美国国债市值降低,这对于持有债券不到期就转手的投资者来说有损失,但官方储备管理通常是持有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买还是不买“都是亏”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国央行目前正为如何处置所持美国国债感到左右为难:如果央行停止购买美国债券,其原有投资将陷入亏损,因为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仅3%;如果继续购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也将导致亏损。 “除了收益率损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债券还将遭受汇率损失和价差损失。”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陈勇称。 尽管遭遇多重风险,央行目前却无法停止继续购买美元债券,因为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引发中国原有投资进一步损失。陈勇表示,这一两难处境是人民币汇改滞后所造成的,由于结售汇机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也不得不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而美元一旦恶化,“我们是大户”,风险自然更大些。 纽约时报上周五报道称,因在美国公债和抵押贷款市场的投资价值缩水,央行已经开始与中国财政部就充实其资本金的方式问题进行了会谈。 该报称,财政部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将其他政府机构的债券转至央行。报道还称,由财政部注资将降低央行独立性。财政部对人民币升值一直抱反对态度,这或将对央行产生一定影响 “仅仅是冲击的开始” 在张明看来,持有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他分析称,中国政府很难通过多元化外汇储备来规避风险。如果中国每年不购买1500亿美元左右的机构债,而改为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将会面临其他问题。例如,如果中国政府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将会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如果购买更多企业债,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将会上升。当然,中国可以转而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欧元资产太贵,日元资产收益率太低。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都高于美国。 “如果我们不下决心纠正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冲击,‘两房’危机可能仅仅是冲击的开始。”张明说。 外管局出手的尴尬 不仅仅是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投屡战屡败,但中国外储出海的步伐依然“矫健”。据财经网报道,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外管局已在近50家英国上市公司分持1%以下的股权,这些公司既包括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英国天然气公司、吉百利、英国电力公司、联合利华、乐购、传播公司等,还有力拓、必和必拓亦名列其中。 而此次外管局上阵,外汇储备的大规模出海欧洲似乎运气也并不好,恰恰赶在“欧元区的危机”,变身成了“欧元或英镑资产”。就在这个8月,欧元区的“次贷问题”开始浮现,长期坚挺的欧元和英镑大幅跳水。统计显示,自8月11日-9月8日间,欧元兑人民币贬值5.45%,兑美元贬值4.74%。
group/topic//
首先是中国为和美国搞好关系..其次如果不帮美国会使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对全球其它国家的影响甚大.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而危机一爆发就会使受危害的国家着重恢复经济,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zhxr63 -大师的发言. 以美元为纽带,中国与美国可能已经达成新的“政治承诺”。在保尔森访华的笑容背后,实际上有着与中国强化经济、金融互信和协调的政治使命。 与过去的历次访华相比,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4月的访华是比较神秘的一次。这次访问虽然名义上是为6月将在美国举行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进行铺垫,但保尔森在中国却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从新上任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他是保尔森的谈判对手),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国家主席胡锦涛,都非常正式地会见了保尔森。 从两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局势来看,两国如此高规格的会见是应该“有话题”的。但保尔森访华到底谈了些什么?从境内外媒体的报道来看,实际上都无从得知。 在经济领域,媒体猜测两国所谈的问题无非重复过去的贸易和人民币汇率等议题。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美国财长保尔森抵达北京时,可能将收到其东道主所认为的一份厚礼——不断走强的人民币汇率即将达到一个新的关键高点。因为在华盛顿,人民币汇率已成为了测试中国对美国贸易申诉回应态度的“试纸”。对于媒体的这种猜测,保尔森也乐得顺水推舟——只有当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时,他才会感到高兴。 然而,这些很可能都是表面文章,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次按危机之下的美国经济,其金融体系所受的伤害,正在向实体经济层面蔓延——消费乏力、失业增加、经济增长继续放缓。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也首度松口,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在未来风险仍然不确定的情况下,美联储不断减息、美元持续贬值的态势将难以扭转。 在经济意义上,美国这只“经济恐龙”现在受伤了,相比看债权转让是指。正在舔着自己出血的伤口。此时,美国真的希望人民币加速升值吗?美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外部经济环境?哪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波动最可能对美国产生冲击?这就是保尔森此次访华的原因。在当前特殊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大升不但不是送给美国的厚礼,反而会是美国消费者的噩耗——对于消费已经萎缩的广大美国消费者,来自中国的基本消费用品涨价,只能进一步打压普通美国人的消费信心。 更让美国政府关注的是,中国官方手持的1.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既是中国政府要面对的麻烦(外储在不断贬值),又是美国政府关注的潜在风险(中国拿外储买了高额的美国国债)。中国当然不会轻易抛售美国国债,但这必须建立在两国的“政经互信”和某种承诺之下,一向在战略上制胜的美国,一定要把中国因素的变数降到最低。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美国正日益依赖中国为其生活方式提供资金来源,中国正在迅速超越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其结果是,美国并不仅仅依赖中国生产的消费产品,中国还日益成为美国金融系统的提款机,难怪有市场分析师戏称中国是美国的“财务干爹”——当然,这个“干爹”当得并不硬气。就目前形势而言,中美结成经济关联方,对于美国经济有着现实的重要性。中国还远到不了影响美国经济消涨的地步,但如果中国此时不与美国一道保持金融与经济政策的协调,美国的经济伤口则可能被撕大。以美元为纽带,中国与美国可能已经达成新的“政治承诺”。在保尔森访华的笑容背后,实际上是有着与中国强化经济、金融互信和协调的政治使命。从温家宝总理要求美国放宽对华出口限制、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来看,中国可能接受了美国的要求。但其代价就是,只要美元在贬值,中国就要为美国经济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买单。 人民币升值,中国外汇储备损失近1000亿美金 从国企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国资流失论”,到中国国有银行上市之初的“银行贱卖论”,种种中国特色的舆论压力都曾经给有关政府部门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促成了政策的一些变化。这些事件让原先不太重视舆论的官员,也开始对社会反应高度关注了。在外汇储备管理问题上,有关政府部门未来将可能遭遇类似的庞大舆论压力。 当前中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让央行几乎掌握了国内所有的外汇资金,不过央行为了将这高达1.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拿到手,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需要不断发行票据,支付利息,以对冲因此多发的钞票。庞大的对冲成本正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很多人士都开始怀疑央行和财政未来是否会像韩国一样,因为难以负担对冲成本而被迫放弃数量型对冲的手段。鉴于中国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极大地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实力,而且考虑到中国目前政治体制下财政所控制的资源和控制资源的能力,些许对冲成本即便是利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也应该难不倒一年收入增长20%以上的财政。 人民币大幅升值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市场也毫不怀疑。在可预见的未来,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而导致外汇储备出现巨额账面损失,就不难想象。现在中国政府将为获得外汇资金的掌控,而要多付出比美国国债高达250个基点的利息成本。如果2008年中国再多增加3000亿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那中国将因此至少多付出75亿100亿美元的成本。这或许财政还能撑住,但现有1.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能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账面亏损呢?2007年人民币升值了6.46%,即便人民币在加速升值的态势下,2008年人民币仅升值7%,这1.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将在账面上出现1000亿美元或相当于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汇兑损失。即便考虑这1.7万亿美元,一年能从美国3%的基准利率下拿回4%5%的高回报,这仍将意味着外汇储备的所有收益,打不平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汇兑损失。到200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如果出现账面亏损500亿美元,将不会令人奇怪。可以想象,如果到2008年年底,人民币升值就让中国外储出现500亿美元巨亏,有关部门的状况将会多么窘迫。难怪英国《金融时报》会说,如果有可靠的数据出台,如此巨额的亏损可能很容易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该报联系的一些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甚至都拒绝公开谈论潜在外汇亏损的问题。 中国需要重估汇率 虽然华盛顿彼得森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都为中国政府讲话了:“这些都是账面损失,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经济后果。”但拉迪也表示,如果像以往曾经出现过的那样,(政府)准备动用现有外汇储备,为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那么,这方面的损失可能将具有实际意义。对于“屁股”已经在火炉上的政府来说,如今使用单一的调控政策,就像使劲向下吹风想降低火焰高度一样,但这远远不够,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将“屁股”从火炉上拿开。放开管制,将外汇交给民间管理,或者充实大众所需的社保,减少甚至补足社保亏空,政府恐怕才能从未来的舆论压力中解脱出来。否则,未来任何被迫的政策行为,都可能导致中国经济难堪重荷。 美元持续贬值对于中国来说,造成的负面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会使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随美元大幅贬值,还会使得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欧元)不断贬值,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前不久欧盟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就是因为人民币的相对贬值对欧盟产品产生了强大的杀伤力。虽然不能确信美国存在美元贬值的阴谋论,但弱势美元的确已成为美国的既定政策。一方面,美国通过不断开动印钞机,向全世界输出流动性,换取全世界的廉价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美元贬值,美国实际上是在变相地“赖”掉巨额的对外债务。正如谢国忠所说,如果外国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从而推动美国债市收益率上升,这将会迫使美联储遏制通货膨胀。而美国一定会指责这种办法是金融恐怖主义。 许多投资大师已经坚定地看空美元,而次按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出现的一些衰退迹象,进一步使得市场相信,过去强大的美元帝国正在走向衰落。这就像冰海中航行的泰坦尼克号,因为船舱进水而缓缓下沉。中国还应该用人民币汇率之锚,把美元紧紧钩住吗?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作何期待?美国一方面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汇率加快升值,一方面又警告中国不要打抛售美元的主意。美国不认为中国会在外汇储备上大量抛售美元,在人民币汇率机制上不敢完全与美元脱钩,在商品贸易上也不敢完全摆脱美国市场,因为这对于中国有政治上的风险。正是因为拿捏住这一点,美元在贬值上更加没有后顾之忧。而中国则担心,汇率升幅过大会影响出口,影响就业,会吸引更多的热钱进入中国,会带来中国金融市场的震荡。中国既定的汇率政策是小幅、渐进升值,不引起市场的动荡,但这一政策也应该随着形势而变化。时势异而政策不变,这是政策上的优柔寡断和固执。中国所要坚持的立场是:在全球视野中,实行对中国利益最大化的汇率政策。现在官方一致认可,国内流动性过剩是外生的。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汇率上,解决的办法也在汇率上。 如果美元持续贬值的趋势明朗,中国就没有必要再与美元保持软挂钩。在新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重估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政策。
因为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些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局几乎全部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风险较低。所以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券国。 中国要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是外交的需要,我们知道美国对中国这个后崛起的国家向来具有敌视的态度,中国要想跟美国谈判中具有话语权,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就掌握了美国经济的节奏,可以以此作为谈判筹码取得成效。
无奈之举,我们国家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就是出口,而主要的出口国就是美国,你说,我们能不用美元结算么。第二,美国人要是说:不好意思,我最近手头比较紧,给你打个欠条吧,我估计咱们国家也得点头,一来二去的美国债券就出来了,第三,美国要是说,你必须买我的债券,要不我就不要你的商品,我们敢说不买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的主要原因。至于拥有的债权能否掌握美国的经济节奏,我看啊,就跟咱国内现象的一样,现在谁不是欠账有理,讨债难。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