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债权债务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债权 > 债权债务常识 >

与毒贩同行同住就是毒贩?

时间:2012-02-05 02:20来源:身边做起 作者:若冰 中国法律网
> > 与毒贩同行同住就是毒贩?

与毒贩同行同住就是毒贩?

作者:王田 时间:2012-02-04 查看(0) 评论(0)

与毒贩同行同住就是毒贩? (2003年01月04日 10:47)
  本报讯 (记者何雪峰)马某两次与毒贩同机飞达广州,并与毒贩一起住宾馆,还在交货地点附近吃了饭,而毒贩被捕后,认定他就是指使贩毒的幕后人,种种疑点似乎都显示马某就是幕后人,但经过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辩护,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判定马某无罪,律师评论此举体现了司法遵循“疑罪从无”的原则。

  认同乡同行惹祸上身

  马某牵涉进这起贩毒案件还得源于几年前认识的老乡。1998年7月,马某坐飞机从兰州飞往广州,认识了同乡马外那(男,已判刑),遂结伴而行;1998年9月4日,http://www.5law.cn/info/minshang/zhaiquan/zhaiquanzhaiwuchangshi/2012/0205/136772.html。马某准备到广东南海九江给朋友买车,在兰州的机票代理点又遇到了两个月前认识马外那,马外那正好与另一男子也买票到广州去,于是三人又结伴同行;9月5日一起飞到广州后三人先在某宾馆订了房,休息之后又到三元里某饭店吃了一顿饭,下午两点多,马某单独离开前往南海九江买车。就在马某离开一个小时左右,老乡马外那到白云区新市镇棠溪岗贝路口再次与四川人伍桂英(女,已判刑)交易海洛因,被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在现场人赃俱获,当场查获用来交易的海洛因克、现金256万元。

  经审讯,在1998年7月,逃债伎俩 。马某同马外那同行到广州后,马外那就贩卖了海洛因5477克给伍桂英。据罪犯伍桂英供述,是一个叫“小马”的人用电话指使她与马外那交易的。而据罪犯马外那供述,是一个叫“马玉龙”(与马某姓名只相差一个字)的人指使其交易的,根据马外那的供述和辨认笔录,你知道中医能治好糖尿病吗。认定马某就是指使他贩毒的幕后嫌疑人。

  三大疑点让马某涉案

  2000年11月20日,马某被公安人员抓获归案,2001年1月4日被逮捕。经过审理,种种疑点似乎都显示马某就是罪犯马外那贩毒交易的幕后人。

  首先,马某两次同罪犯马外那一起坐飞机到广州,对比一下债权法案例。而两次马外那都有贩毒的事实,马外那描述的“身高1.60米,30多岁,甘肃省东乡县人”的特征与马某基本相符,而且马外那经过辨认照片,一口咬定马某是幕后人;其次,马某两次到广州来,都与马外那显得非常亲密,尤其是第二次,两人的机票是一起打出来的,三人共在一间房间休息,并且还在一个饭店吃饭;第三,罪犯马外那被抓之后,马某知道此事后,怕惹麻烦,也搬了家,导致下落不明。

  罪犯马外那因为不甘心“自己是受人指使却要判死刑”,要家里的兄弟帮忙找到幕后人马某来顶罪,马外那的兄弟根据提供的线索,经过多次寻找终于协助公安抓获马某。

  法律援助帮助洗脱罪名

  2002年4月25日,公诉机关以贩卖毒品罪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2年5月27日公开审理,如果马某罪名成立,将会被判死刑,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广东省合众拓展律师事务所王田、江有声律师担任马某的辩护人。债务人权益。辩护律师认为,糖尿病如何食疗。虽然马某有重大嫌疑,但是现有证据不能证明马某参与了毒品交易。第一:根据罪犯伍桂英供认,两次毒品交易全是跟马外那接触,马某并不在场;第二:毒品包装上并没有马某的指纹。能够有证据证明的就是马某两次跟马外那同行到广州,并不能证实被告人马某参与贩卖毒品海洛因。

  2002年12月2日,经过法庭审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马某无罪,在12月24日马某获释。

  律师点评

 “疑罪从无”

  有积极意义

  作为被告马某的辩护人,广东省合众拓展律师事务所王田律师称,从侦破案件的环节上看,马某怎么也逃脱不了贩毒嫌疑,因为所有一切疑点都显得太巧合。但是法庭重证据、轻推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三款“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成立的无罪判决”,法院如此判定,体现了司法“疑罪从无”的原则,这在中国司法过程中有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