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报道说我们买了很多美国债券。 请教专家,这么做的用以是什么?是因为政治因素吗?谢谢!!!
“两房”终获美国政府出手搭救,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两房”债权人松了一口气。然而美国政府的出手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将创历史新高,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或将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债权人套得更深。
“只要有如此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在,那么不是这里损失,那里也会损失。”社科院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昨天表示,被美国国债深套,主权财富基金或外汇储备出海抄底不成,反成“垫被”的不只是中国,这是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同困境,“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是否需要那么多外汇储备?”
“两房”获救的悖论
公开资料显示,“两房”共持有5.4万亿美元的未清偿债务,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40%。如果“两房”破产倒闭,全球金融市场将出现大幅动荡,那些“两房”的债权人处境可想而知。
对于美国政府的救助计划,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分析认为,这意味着2008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达到历史新高,与“两房”资产组合有关的信用风险,大部分将转移到美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新增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存量国债的市场价值可能缩水,从而给国际债权人造成资产损失。”
而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5038亿美元。
“不是这里亏,就是那里亏,羊毛都是出在我们身上。”张斌形象地说,“毫无疑问,在美国爆发的这场次贷危机中,包括中国、日本等国在内的国家,成了强有力的买单者。”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的看法较为乐观。他表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采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存量美国国债市值降低,这对于持有债券不到期就转手的投资者来说有损失,但官方储备管理通常是持有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买还是不买“都是亏”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国央行目前正为如何处置所持美国国债感到左右为难:如果央行停止购买美国债券,其原有投资将陷入亏损,因为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仅3%;如果继续购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也将导致亏损。
“除了收益率损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债券还将遭受汇率损失和价差损失。”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陈勇称。
尽管遭遇多重风险,央行目前却无法停止继续购买美元债券,因为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引发中国原有投资进一步损失。陈勇表示,这一两难处境是人民币汇改滞后所造成的,由于结售汇机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也不得不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而美元一旦恶化,“我们是大户”,风险自然更大些。
纽约时报上周五报道称,因在美国公债和抵押贷款市场的投资价值缩水,央行已经开始与中国财政部就充实其资本金的方式问题进行了会谈。http://www.5law.cn/info/minshang/zhaiquan/zhaiquanzhaiwuchangshi/2012/0203/134362.html。
该报称,财政部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将其他政府机构的债券转至央行。报道还称,由财政部注资将降低央行独立性。财政部对人民币升值一直抱反对态度,这或将对央行产生一定影响
“仅仅是冲击的开始”
在张明看来,持有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他分析称,中国政府很难通过多元化外汇储备来规避风险。如果中国每年不购买1500亿美元左右的机构债,而改为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将会面临其他问题。例如,如果中国政府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将会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如果购买更多企业债,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将会上升。当然,中国可以转而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欧元资产太贵,日元资产收益率太低。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都高于美国。
“如果我们不下决心纠正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冲击,‘两房’危机可能仅仅是冲击的开始。”张明说。
外管局出手的尴尬
不仅仅是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投屡战屡败,但中国外储出海的步伐依然“矫健”。据财经网报道,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外管局已在近50家英国上市公司分持1%以下的股权,这些公司既包括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英国天然气公司、吉百利、英国电力公司、联合利华、乐购、传播公司等,还有力拓、必和必拓亦名列其中。
而此次外管局上阵,外汇储备的大规模出海欧洲似乎运气也并不好,恰恰赶在“欧元区的危机”,变身成了“欧元或英镑资产”。就在这个8月,欧元区的“次贷问题”开始浮现,长期坚挺的欧元和英镑大幅跳水。统计显示,自8月11日-9月8日间,欧元兑人民币贬值5.45%,兑美元贬值4.74%。
应该是,不太清楚!
中国银行持有多种美元债券,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一阵,我们看中的就是对方在产品上的实力,我们有广泛的市场和需求,这是很好的结合。其实并不存在买便宜资产的概念。我们不认同抄底概念,我们银行是债务投资者,不是财务投资者,没必要找到战略协同效应。 中国银行业务,资产这一块是比较弱的,需求增长很快,但产品有限。包括市场上类似的产品竞争,都比较简单。怎么样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是中国金融面临的问题。这给我们很好的机会来看国外的市场,国外的市场特别注重产品。银行业的复杂产品指标,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入比例,国外银行非利息收入达到50%,中国银行最高的是18%。我们利用这个机会看我们所需要的产品,把产品放回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现在看来,美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都会有大的波动,美元的汇率也一定会有很大波动。因为美国政府至少要发债,又得借债,又得增加市值,会使美元走软。金融市场会萎缩,投资美国的外国资金会越来越少,美元会不断地增长并下滑。当投资者在观望的时候,整个商品波动也很大。中国银行多少持有一些国外债券,中国银行业和所有企业都受美国汇率影响,也受石油等价格影响。从最近至少一两年之内看,这对中国经济会有影响。 投行以前过度扩张了,现在的转变是给它两个约束,接受银行同等的监管,因为现在投行的杠杆资本金很少,因为高度杠杆,如果市场紧张就没有钱,这就会出问题。我国银行受到监管,至少得有10%到12%。还有,要求投行必须有自己的负债业务,有自己的资金来源,投行要有改变,但投行的功能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产品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投行能够根据你的需要量体裁衣,来为你服务。
外汇储备~!买美国东西可以用那个~!而且可以威胁他~!呵呵
是,政治也是服务与经济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将美国比做一个股份公司,中国拥有美国大量债券,就等于持有美国大量股票。对其经济有潜质。从而掌握政治筹码。
我们大赚他们利息。爽
市场全球化带来的金贸合作 我们国家也有! 现在是金融危机,各国都在发行债券满足国内生产发展需要!而我国现在恰恰是美国现有的最大债券国家!
控制经济从而控制国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