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刚走进办公室,后面就跟进一个人,"这是××办公室吗? 请问,周×的教育债务报上来了吗? "一个女人低沉、凄婉的声音。 "是×镇的,贰万肆仟元吧, 报了呀。"我不加思索地回答。 这笔债务我映像非常深刻:我们基层所的同志上报村级教育债务时跟我说过,这笔债务的原债权人已经去世,现在由他妻子龚× 代领。我本能的想,这个周 × ×一定是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因为年迈体弱而死了,那个代他领取偿还资金的妻子也必定是个老态龙钟的农妇。可是当我转过身面对这位女人时,我有些意外,想知道 债权。这是个才四十左右的妇女,看上去虽然没有一般农村妇女的饱经风霜,却有一脸的忧伤与茫然。 "你是--?"我不惑的问。 "我是周×的妻子"。她回答。 "这笔债务报上来了,省里已经审批了,马上就要偿还了。"面对她的质疑和忧郁,我细心地解释道。 "哦,是报到这来了啊!"她将信将疑地说。"当时村里的会计找我要原始欠条时说:村里要凭原始欠条向上面申报村级教育债务,等核实以后就可以偿还了。我怕是个骗局,就特地上来问问。"她申明了来意,声音仍然低沉、凄婉。 "我丈夫今年五月在工地上做工时从四楼掉下来摔死了,现在我的小儿子病了又要花钱。这笔还是九几年搞校园建设村里欠下的八万多,十几年了,还是零六年我女儿患脑癌时及需要钱治疗,我们找到市里有关领导才先后还了几万。这么多年,为这笔债我们不知跑了多少路,找了多少人,去过省里,到过市里,现在,我女儿死了,丈夫也走了,最后还欠我们贰万肆仟元。"说完,垂下头,陷于沉思中。 她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她的遭际让我顿生怜悯与同情。 自2008年我市启动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以来,在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过程中,从镇、村中小学校等债务单位了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未到本世纪初,每个行政村、中小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号召,为了达标验收, 不顾自身财力,到处借债搞校园建设。最后,完成了建校任务,却欠下累累债务。 2008年、2011年,全市通过审计核定的债务共有3519.053万元(2008年核定3396万元,2011年核定123.0525万元)。这些巨额债务有的是向学校老师或本村村民借的,有些是拖欠民工的工资或是包工头的工程款。 这些年来,村委会、学校讨债的不离门。为了应付一些急债,他们只有借新债还老债。有的债务人从甲转到乙,又从乙转到丙。听说 债权。有些包工头讨不到帐,索性将校园大门锁上,还有的将债务单位告上法庭。因为学校的撤并,有的债务也几移其主,有的从学校转到村委会,有的从甲学校转到乙学校。 教育部门的同志感慨地说:一些学校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村里和学校又没有资金来源,要不是国家出台政策由政府偿还,这些单位哪有能力还债啊! 我去过一些原债务单位--乡镇、村级中小学校,却见不到一个师生的身影,呈现的景象是满目萧条和狼藉。原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很多农村孩子转到城里上学,当初借债建设的学校只剩下寥寥几个学生,从师资到财力都无法支撑没有生源的学校。于是,学校又重新整合,撤消的撤消,合并的合并。 债权。被闲置起来的学校,有的被荒废在那里,有的被村民用来圈养猪、牛。 当初向广大民众借钱建设的学校,现在就荒废在此,不禁感慨万分:如果当初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兴许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在核实债权人的债务时,我接触到不少债权人,他们纷纷倾诉家境的贫困与讨债的艰辛。 听同事讲述这样一件事:正在清理核实"普九"债务时,某学校一教师检查出患了肝癌,他多次打听债务的落实情况,时常不自禁地说:"不知道在我死这前能不能拿到这笔钱?"果真,在领到那笔偿还资金前他就去世了。 一次,一中年男人来到办公室,一副抑郁的神情问我:" × ×人的教育债务这次可以还吗?我是他弟弟,我哥哥十多年前承包了 × ×学校的建设,至今末结到帐,民工们天天逼债,我哥哥无法支付,现在已经神精失常了,剩下的事都是我帮他打理。" 我帮他查了下,没有他哥哥的名字。他很失望地说:"2008年审定普九债务时,说这属村级债务,没有被认定,这次又没有审进来,不知道这笔债还有没有希望偿还。"那副焦虑让人内疚与自责:为什么当初怎么不努力争取一下,或者"违规"把这笔债务审核进来? 一天,一债权人请了他们乡的乡长来说情,要求偿还他建学校的十多万元工程款。为了说明其债务的真实性,他拿来了当初建校的施工合同和法院的裁决书,还有一份报纸。报纸上有篇他结不到帐,无奈之下封锁校门的报道。 他已不是第一次来了,这次还请上了当地领导。他讲述了十多年来讨这笔债务的艰辛过程,口语中饱含着抱怨与无奈,还有一份执着。我们耐心跟他解释:这笔债务不能偿还是因为当初省审计厅审计村级债务时,把它认定在文化、卫生建设债务类,不属这次偿还范围,国家会逐步化解这些债务的。并劝他再耐心等待。 在审核、化解这些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过程中,深感债务单位的困难,同时,又被债权人的苦楚所触动。多亏国家出台了由政府化解债务这一"民心"政策,要不然,这些仅靠地方财政保证工作运转经费而毫无其他资金来源的行政村和镇、村中小学校会将这些债务背到何年何月啊!而那些广大并不富裕甚至还有些贫困的民众又等到哪年哪月才能讨回他们当初被借去支援学校建设或为建设学校所欠下的钱啊! 通过两次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全市已经化解了三千多万,但还有些没有被划规进来,同时,还有很多其他村级债务有待化解,这些债权人还在期盼着他们的债务能早日偿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