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型基金将绝大部分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因此被广泛认为是投资者间接参与债券市场投资的合理渠道。与直接进行债券投资相比,债券型基金固然提供了分散投资的优势,从而使得单一券种风险得到控制。然而,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债券型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却忽略了对债券市场的有效跟踪。 债基收益远离债券市场 如果一种投资方式很好地对应了债券市场,那么其收益变化也应主要通过利率曲线的变化而体现。但实际上,债券型基金收益与利率曲线的拟合度很低。 考虑到企业债是债券型基金的主要持仓组成部分,我们选取企业债利率曲线作为分析标的,将其与基金的净值变动进行回归分析。在主要持仓券种均有较高拟合度的情况下,债券型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其收益状况仅有20.49%可以被利率曲线的变化所解释。观察基金个体,大部分基金拟合度也集中于10%~30%的区间,与债市有较高契合度的基金数量非常有限。 这样的结果与希望通过借道债券型基金进而参与固定收益投资的投资者预期并不相符。 债基长期收益不具债市特征 前述结论基于单周数据的分析,因此可以说从短期投资操作来看,债券型基金的投资回报与直接购买债券的效果不尽相同。 债权。那么如果从长期投资的角度长线持有债券型基金,投资者是否可以获得类似于债券市场的收益呢? 通过分析2003年至今长达8年收益数据,债券型基金的整体收益与债券市场的同步率仍然很低,两者相关性仅为0.175。因此即便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者仍然很难通过债券型基金获得类似于债券市场的收益。 债基业绩与债市收益偏离的三大原因 造成基金业绩与债券市场收益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权益类资产扭曲了债券型基金的回报。国内的大部分债券型基金都持有权益类资产,此类资产的价格波动显著高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价格波动,因此很容易使得债基的回报偏离债券市场。 2011年三季度,市场上将近95%的债券型基金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资产。从最近11个季度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债券型基金较大比例的持有股票资产是一个长期现象,并且持仓比例会随着市场热点的切换而发生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些因素都为债券型基金的收益带来了过多的不确定性。投资债券基金实际上获得的是结合了股债两市收益的混合体。 债券型基金经理不断地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个别券种,也是造成债基收益逐渐偏离债券市场收益的重要原因。投资者通过债券基金获得的是结合了债市基础收益和管理人投资决策能力的混合体。 此外,债券型基金所面临的债券估值问题也造成其收益偏离债券市场。债权国。 债基整体收益稳定并高于债市 综上,债券型基金既不具备间接投资债券市场的桥梁作用,也不是迅速介入债市投资的有效途径。然而,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来看,债券型基金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投资理财手段。 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债券型基金的整体回报率远超债券市场投资,且收益相比直接投资债券市场更加稳定。因此,债券型基金更适宜作为一种收益适中、风险较低的投资理财工具,而非间接投资债券市场的手段。李艳张桐(作者单位: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转载于2012年2月13日《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