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选择、名词解释、大题等都要 08年中国人民大学民法学 一、概述下列概念之间的区别(每题6分,共24分) 1、重大误解和欺诈的民事行为 2、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和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3、自然人姓名权和法人名称权 4、个人合伙和法人合伙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6分) 1、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超越法律、章程规定的权限订立合同,若善意相对人有正当理由认为该代表人的行为并不越权,则合同虽系越权签证,亦视为有效。() 2、定金是实践性合同,仅有定金的合意尚不能使定金成立。() 3、原材料由定作人提供的承揽合同中,若原材料因不可抗力而遭毁损灭失,则损失由承揽人负担。() 4、两个发明人在同一天分别申请专利的,应该在收到专利局的通知后协商确定谁是申请人;如不能自行协商确定,那么,专利局对双方都不授予专利权。() 5、对于可分割的合作作品,由合作者分别地对自己创作的部分享有单独著作权。() 6、驰名商标的保护,不受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类别所限,也不以注册商标为限。() 7、对于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来说,继承了继子女的遗产,并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8、诉讼时效中止前已经发生的时效期间统统无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重新起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一般侵权民事责任与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区别。 2、试述我国担保法所规定的保证方式并比较其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违约形态及违约责任的形式。 2、请比较物权法中物权的保护方法与物权的债权法保护方法。 刑法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罪刑法定原则 2、犯罪集团 3、结果加重犯 4、业务侵占罪 5、寻衅滋事罪 6、医疗责任事故罪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犯罪的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2、滥用职权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一)试述我国刑罚的目的。 (二)试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综合考试(法理、中国法制史、宪法) 宪法部分(共30分)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6分) 1、特别行政区 2、违宪审查 二、单项选择(将各题备选答案中惟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目空格处,只填序号。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_制定的美国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A、1782年B、1787年C、1786年D、1785年 2、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政治协商会议B、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军事制度 3、国务院实行___________。 A、集体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 C、总理负责制D、部长委员会主任负责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_。 A、公民B、选民C、人民D、居民 三、多项选择(从各题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若干项填入题目空格处,只填序号。每题2分,共4分) 1、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违反___________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A、宪法 B、法令 C、法律 D、行政法规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_.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行政监察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2、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修改宪法。() 4、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5至1/2.() 5、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五、填空(将正确答案填入各题空格中,每题2分,共4分) 1、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 2、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六、简答题(7分)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与地位 中国法制史(共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官当 2、不大敬 3、都察院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分) 1、《法经》是_______时期制定的重要法典。 A、春秋时期 B、战国初期 C、西周末年 D、秦朝初年 2、清末变法过程中曾将大理寺改成__________. A、刑部 B、法部 C、大理院 D、理藩部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_________制定的宪法文件。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临时政府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4分) 1、清朝的“九卿会审”中的“九卿”包括__________等九人。 A、六部尚书 B、中书舍人 C、通政司通政使 D、大理寺卿 2、《大明律》分为_________等篇目。债权融资。 A、名例律 B、吏律 C、产律 D、刑律 四、填空(每题2分,共4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版印行的法典是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行政法典是_________时期制定的__________. 五、判断正误(对者划√,错者划×。每题1分,共2分) 1、按唐律规定,“十恶”中的各种犯罪,除谋反、大逆外,都可以依常赦而赦免。() 2、唐宋之际刑部不是主审机关,而是司法行政机构,但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六、简答题(共8分) 简要评述西周时期的“七出”、“三不去”制度。 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共40分)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4分) 1、不合法行为必然引起保护性法律关系产生。() 2、一般说来,道德的调整范围大于法律,但有时道德规范不予评价的行为,法律也会加以规范。() 3、法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在严格的法治条件下,不允许适用法的机关进行自由裁量。() 4、法对主体行为的规范作用是实现法的社会作用的形式和手段。() 二、多项选择(请将所有正确答案填入题目空格处,只填序号,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6分) 1、调整性法律关系可以表现为_________. A、平权型法律关系 B、隶属型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 D、相对法律关系 2、在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指_________. A、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个别性文件 B、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 C、司法判决 D、其他社会组织发布的文件 3、授权性规范的表现形式包括___________. A、规定主体可以作出(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 B、规定主体可以请求相对义务人作出(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 C、规定主体可以要求国家机关予以帮助或救济的规范 D、不禁止主体作出(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 三、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6分) 1、法的继承性 2、任意性规范 四、简答题(本题8分) 简述我国当代法的形式渊源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联系实际。本题16分) 试论法的体系的内在协调和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